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有一本大周科举全集 » 第52章:表字太华

第52章:表字太华

    院试放榜并不是指定哪一天,具体都是以阅卷速度为准,快的话就会提前张榜,慢的话就多等上许多天,通常来说在五到十天。

    当然等上半个月的也有,甚至也有因其它意外,比如主考官亡故,等上个把月的。

    而考生们看榜,往往都是早上过来看一看,是不是放榜了,若没有,则空跑一趟。

    有的便在客栈里等着,确认放榜了才出来看一看,当然囊中羞涩的索性不等了,直接回乡,反正州县里的衙役也会下乡报喜讨赏。

    只是今年的放榜时间有些快,比往年都要快上许多,比府试还快,着实有些出人意外。

    此时贡院外,并没有多少来等放榜的考生,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碰运气走一趟的。

    在考官们的监视下,军士们接过新取的秀才长案榜单,欢喜异常,每次张榜的时候,都是军士们抢着做的事。

    他们得到名单后,就开始敲锣报喜,院试虽比不上乡试,但前十名肯定是抢着敲锣去考生的客栈里报喜的。

    赏钱多少,全看这人家是不是有钱,是不是大方,但哪怕考生再穷,也会有同伴慷慨解囊为那考生出赏钱。

    案首的报喜,往往都是军士头头的活计,旁人也不敢抢。

    一个军士带着两个兵卒拿着案首的喜报,向周边考生打听案首的住在哪里,待打听到住址就住在龙浦镇上,立马欢喜异常,这会不用跑远了,而且家中肯定不穷。

    周举人家里,听到一阵锣响。

    “这外头是怎么了?去前头问问!”此时周夫人问道,一个侍女领命去问。

    周举人虽然不在家,但家里有长子操持,几个月前,已经搬了过来。

    长子周显正从外面回来,见侍女来问,顺带赶了过来:“娘,隔壁家里中了院试案首!”

    周举人的长子也是个秀才,今年刚过岁试,考个个二等,守在家里读书科举,偶尔出面应酬一番。

    “可是魏家?”

    周夫人有些疑惑,自己家一共有两家邻居,东边的是魏家,西边的是秦红玉家。

    魏家是商贾出生,祖上出过举人,现任家主是个秀才,善于经营商事,有不小家底,家里一脉单传,儿子今年十八,尚未娶妻,正好参加了这次院试。

    “不是魏家,是那个秦红玉的远亲表弟!”

    周显正知道母亲有意魏家的小子,想让小妹结这门亲,只是父亲不太同意,想让小妹嫁到浙江去,其实还有一层原因是周举人不喜欢魏家。

    而母亲又不肯女儿远嫁,再加上今年新皇登基就让周举人又放弃了这个打算,一时之间倒是母亲这边占了上风。

    “哦,那个小子呀!”

    周夫人失去了聊下去的兴趣,转头道,“待会让人看看这魏家的小子可曾中了?若是中了,让人送份贺礼过去。”

    “哎!”周显正答。

    周夫人又挥了挥手:“好了,这事我让人来办,你安心读书。只要你得中了,也好为你父亲分忧!”

    “是,娘!”

    ……

    吴伯听见锣响,见是来报喜的,顿时喜上眉梢,只是二姑娘和三郎都不在家,本想直接给些赏钱,但这报喜的事,还是得报到主人面前才好。

    于是带着三位报喜的军士,一起往青竹别院去,那三人见案首家里高门大院,心知这是大户,也乐得跟着走。

    青竹别院。

    听到一阵锣响,卫剑打开门来,疑惑地看了几眼,几个敲锣的兵卒,让他有些警惕。

    “老吴!他们这是?”

    “哎,老卫,这是来给三郎报喜的,三郎得院试案首!”吴伯赶紧抢答。

    卫剑一听,嘿嘿一笑,赶紧招呼他们进前院,请他们在前厅稍坐。

    书房里。

    秦红玉正与卫惊鸿在里间下棋饮酒,秦碧玉在一旁倒酒。

    “姑娘,前院里来了报喜的,三郎中了案首!”秋月走进来,朗声道。

    “秋月妹妹,可是真的?”秦碧玉上前拉住她的手,跳起来问。

    “人就在前院里,是贡院里来的人,穿兵服!”秋月边说边指了指前院。

    卫惊鸿嫣然一笑,扔下手中的白子,披了件外衫起身:“让卫伯给他们每人封个五两银子。”

    “等等,每人十两!”

    秦红玉愣在当场。

    过了许久她才缓过神来,只是还没等她招手,秋月已经领命走了。

    “哎哎,你怎给这多!二两银子足矣!钟灵,你去与卫伯说,每人二两。”

    秦红玉的语气不是很足,特别是看着卫惊鸿那欢喜的模样,让她不是滋味。

    这不仅中了,还得了案首!

    别的都能是运气,独这案首的文章肯定不会是运气。

    心中微叹了一口气,这孩子眼看着是长大了,一时间又是欣喜,又是失落。

    “秦姐姐,这钱我来出便是。”卫惊鸿拦住钟灵。

    “你这个土财主,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

    “这钱不花去,留着又能如何?”

    “你。”秦红玉想起她的境遇,也是语结。

    她说是这几日,要与萧华张罗一下办个酒席,但又不放心萧华一人在这里,于是将妹妹留下来,先行回家里。

    临走时,她叮嘱了一声:“卫妹妹,可别忘了答应我的事!”

    “秦姐姐放心!”卫惊鸿答。

    “好。”二人分别。

    此时,萧华与高承影正在西院里读书,一想到还有科试要考,他就头大,不然这四书五经都可以扔了。

    他听到前院里的消息,也是一愣,自己中了案首,这有些奇怪呀,怎么会是自己得案首,按说没这可能呀。

    “恭喜萧弟!”高承影立即道贺,这案首可是代表着荣誉的。

    “恭喜!”西院里,有别的考生听到消息,也赶忙出来道贺,张冬见此也上前恭喜。

    这次西院里也有几位赶考的秀才,也是过了岁试,此时也出来庆贺。

    于是一众人随着萧华来到前院,见到那三个报喜的,其中一个竟然认识,就是那个背过他的军士。

    大家纷纷赶紧上前贺喜,那几个军士每人拿到十两银子,也真是喜出望外,一劲儿里讲好话,讨喜庆。

    萧华觉着这几位太热情,简单回应了一番,于是想让铁枣给赏,却被卫剑拦住,这才知道已经给过赏钱了。

    “这位兄弟,怎么称呼?”萧华向那个背过他的军士问道。

    “回萧公子,我叫丁蓝!”

    问了姓名,他也没再多问,便让人走了。

    “走,我等去看榜!”

    魏道久招呼一声,于是其它几个童生一道过去,高承影也跟了过去。

    萧华没去看榜,跟着秋月进了中院,小表妹走出来,拉着她的手一起进了书房里。

    “三郎,卢学政点你为案首,按礼节,你得去拜会一番,也是一番师生之谊!”

    卫惊鸿接着道,“待会我让卫伯去备份厚礼,你明日一早过去拜见。”

    “这个是自然的。对了,卫姐姐,可否帮我取个表字?那些个同考都有表字,独我没有,多少有些异类。”

    拜见也是得去的,他也不在意。

    “傻小子,你明日去拜见大宗师,他还能不给你取表字?”卫惊鸿笑道。

    许多考生会提前不取表字,只图遇上个大人物,再去求表字,也图一个师生之情。

    “卫姐姐,这事怕有些反常,暗说不会点我为案首的。”他有些疑惑。

    “为何?”

    “如今新皇登基,说不得阉党与太和党又要一番争斗,我不想夹在中间。还是先取好了表字再去为好!”

    萧华从京报里也看得出来,这卢向文是楚党,也属于阉党,而自己根本不想加入到任何一个党中,没有实力和背景,进去的都是炮灰。

    哪怕知道不是想避免就能避免的,但想尽量减少影响。

    “啧!”卫惊鸿一听也是深以为然,不曾想这小子竟然有如此的深思熟虑,“不管他是不是给你取了表字,但这师生之情是抹不去的。”

    “嗯,小子明白。只是能少一份亲近最好!”

    “你如此想,倒是对的。不过,这表字,都是长辈老师或是有名士们来取!”卫惊推拒。

    “我这学业一半都是你教的,取个表字而已!”

    但在萧华根本不想再去找什么人,左右央求了两次,她就是不答应。

    他也没强求,大抵是观念所致,没有太在意,想着大不了自己给自己取一个,于是准备自己想一个。

    中午与二女用饭,简单喝了些酒,没有留在书房里读书,而是去西院里,想问问高承影那边的结果。

    他刚走到前院里,秋月追了出来。

    “三郎,晚上记得过来。”

    “啊!”

    “这是角门钥匙,你从那边过来。”秋月抬头瞧了他一眼,眼神藏笑。

    他抬头瞧了一眼钥匙,黑不溜秋的,带着几错落有致的齿,有些发愣,这种话本里的情节也会发生在自个身上。

    萧华将钥匙揣进怀里,回到西院,看榜的人上午就已经回来。

    魏道久背了行囊正要往门外走,见着他,想笑又没笑出来,想开口却没说出声来,也不等同伴送行,索性拱了拱手,低头走了出去。

    “他怎么了这是?”萧华向一旁的高承影问道。

    “落榜了!”

    “哈哈哈。不好意思,鼻子有点痒。”萧华觉得自己笑的不太厚道,揉了揉鼻子,“不说他了,你和罗师兄考的怎么样?”

    罗胜是第五十一名,高承影是第一百七十一名,就连张冬也中了,名次比高承影高。

    “罗兄请我俩过去庆祝,不如一道?”

    于是二人索性也不读书了,带着仆人,一道去了罗胜家,村子里的人围满了罗家,此时罗胜家里摆了酒席,许多乡人都是自带酒食,特来庆祝。

    一个秀才就是这乡村里的头面!

    秀才功名,直接让一个普通的农家脱离饥饿,虽不能致富,但在这乡里间还是有着极高的地位的。

    因人多,罗胜还要应酬乡里,所以也没有说太多,简单喝了些水酒。

    临走时,他交代明早与自己一起去拜见新任学政。

    夜里,他从西院里的卧屋里偷偷溜出来,走到西院的角门,打开角门上的铁锁,直接进入一个巷道子里,巷子不长,走到头,又是一个门,只是里面销上了,外面打不开。

    他上前一推,没推开。

    这不是糊弄我么?

    “可是三郎?”传来秋月的声音。

    哎呦,原来是有人守着,听见是他,秋月开了门,这才领着他直接来到后院里。

    他挠了挠头,跟着进了卫惊鸿的卧室里。

    次日一大早。

    “天快亮了!”秋月过来报时。

    他推开身上挂着的人,一骨碌地爬起来,没有睡好,但只得起来梳洗。

    离走时,卫惊鸿才起床,给他递了张纸条!

    “这是什么?”他问,她笑了笑没有答。

    他打开一看:“太华!”

    口中念了数遍,这才作揖道:“谢姐姐!”

    “别与人说是我取的,只说是你自个取的!”

    “华明白!”

    他收拾好行装,与高承影一道,顺带他把西院里也想拜见学政的新进秀才也叫了上,毕竟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汇合了罗胜,众人一道来到学政的府邸,投了拜贴。

    这次果然不一样,门子听见是他,无需回报,直接将他们领了进去。

    在大堂里等了一大会,这才见一个微瘦国子脸的中年人走出来,没有穿官服,一身长衫,没有蓄须,很硬朗。

    “坐吧,不必拘礼!”卢向文很和善,声音洪亮,摆手让下人上茶。

    这次拜见,自然是以萧华为首,只是他的话并不太多,卢向文问一句,他才答一句,不问不说,就算说也是很简短,这让聊天的内容反而少了。

    反而是那几位一道过来的新进秀才有意想在学政面前表现一二,颇有些展示才华的意思。

    萧华也乐得听他们聊,之所以带这些人来,就是分摊一点注意力,毕竟自己的学业水平只能算一般,若是遇着难的问题,还真不一定能当场答得上来。

    特别是这师生之谊虽然好,但也有极大限制,一旦进入楚党的体系中,就别想再走出来。

    他只想拿到功名后,回乡守着娇妻美妾,过着士绅生活,不想过早被打上党派标签。

    毕竟乡试的主考官可是太和党的人!

    而卢向文的谈兴似乎并不浓,反倒也让他轻松不少。

    “可曾取了表字?”卢向文向萧华问。

    “回大宗师,已经取了,表字太华!”

    卢向文又一一询问了一番,罗胜早已经取了,高承影的表字是刘承远取的,倒是有位叫杜津秀才还未取表字。

    杜津当场得了卢向文取的表字,也是欣喜万分,连连作揖。

    卢向文的话头并不盛,由于人数多,也没多说什么,随机问了些学业上的事,又是一阵勉励,端起茶来,打发他们走了。

    “这次多谢太华兄!”

    那个叫杜津的明显比萧华年纪大,但却称呼他为兄,显然很感激他给机会,能与大宗师见面的机会并不会多,数百个新进秀才,并不是每人都有这样的机会。

    萧华也是没在意,摆了摆手,打道回府。

    往年院试后,大宗师都会摆宴席请院试前十名的秀才共宴,只是今年卢向文直接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