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有一本大周科举全集 » 第58章:交换条件

第58章:交换条件

    待他看到榜单后,也是大吃一惊,不仅罗胜中了,就连高承影也中了,青竹学社三人皆中,这样的成绩,简直太好。

    罗胜二十九名,只是高承影的名次不高,在五十多名。

    看来若是没有恩科额外加了的名额,他肯定也是中不了的。

    就算知道原题,也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如果不是罗胜和萧华二人帮他再三修文,说不定连这个成绩也很难拿到。

    就像高考作文一样,哪怕题目以前写过,但还真不能说再写就能拿高分,这东西不是数学题,一是一,二是二。

    不管怎么说,结果是好的,那什么都是好的。

    他又看了看,熟悉的人中,张冬这次并未中举,落了榜,刘承远却是中了,名次也不高,比高承影还低,倒数第三名。

    这次中的还有周存阳的儿子周显山,以及周显山的表弟沈介山,竟然没有想到这对表兄弟二人同时中举。

    只是他看不惯周显山这人,也不去关注。

    其余的,也没几个熟悉的,前三名的依旧没变,解元霍邦彦,亚元彭本清,第三名经魁左江飞。

    看来自己这只蝴蝶,并没有改变原有的定局。

    当然说一点没变也是不可能的,肯定也会几个人并来能中的,此次被挤了下去。

    是谁,他不得而知。

    上午,罗胜和高承影二人登门,说了些感激的话,本想中午在家里小聚一下,可还没来及喝酒闲聊,罗胜已经被家里派人接了回去。

    说是族里的族长,以及乡里的几位士绅也都亲自过来庆贺,他这个当家人总得回去招待一下。

    罗胜家里已经挤作一团,远近的乡里差点踩破了他家的门槛。

    高承影知道萧华家里的有些不方便,因此直接去了罗胜家里帮忙应酬,准备吃完两家的酒席,再参加完鹿鸣宴回乡。

    中举后,秦家院子里热闹了许久,前来恭喜的,送礼的络绎不绝,就连以前不怎么走的街坊邻居也都不再顾忌秦红玉的名声,上门结交。

    “隔壁周举人家里送了贺礼,是周举人长子周显正亲自送来的,正在前厅里。”

    此时阿秀来到书房里请他。

    萧华打发了阿秀,将一封刚写好的书信折好,走到前院,给柳飞叮嘱了一遍,让他去一趟青竹别院。

    这才来到前院,见了周显正,二人第一次见面,算是认识了一下,周显正远比周显山做人要讲究许多,待人接物很让人舒服,二人闲聊了两句,周显正也就告辞。

    只是邻里关系,正常走动一下就好,留一个面熟。

    一连几日不是家里摆酒席,就是在罗胜家吃酒席。

    由于南直隶没有巡抚,这鹿鸣宴一直由知府代为主持,不过真正的核心人物还是这次乡试的考官们。

    这日,三人前来参加完知府祝彻主持的鹿鸣宴,主考官苏郸就坐在上位,卢向文也在场,七十二个新进举子,摆了十余桌酒席。

    作为前三名的殊荣,可以与主考官们同桌。

    萧华没有这个资格过去,与罗胜、高承影、刘承远挤在一桌。

    这回刘承远得中,心情自然大好,见高承影也中,于是从师生关系变成了乙榜同年,这关系更进了一步。

    此时他也少了些作老师的高高在上,多了些肺腑之言。

    “太华,当初一见你,我就看你是个有天赋的,是读书的料!”刘承远在得知他的表字后,也很快与他熟络起来,甚至将他大为吹捧。

    这让萧华听的一愣一愣的,只得客气一番。

    刘承远最善人情往来,于是按照乡试名次,让萧华领头,但萧华提议应当按长幼,于是又推刘承远带头。

    大家去给各考官敬了酒,敬酒的人多,考官们大多都是抿一口,但新进举子不管酒量好坏,都是一口干了。

    与卢向文敬酒的时候,刘承远不敢打头,还是将萧华推到最前,作为卢向文点出来的案首,刘承远是不敢专美于前的。

    卢向文见萧华过来,也是酒到杯干,显然十分给他们这几个举子的面子,然后又特地说了几句勉励,这引来几位考官的注意。

    “这几位是?”

    “这些都是卢大人的今年点的生员!当头的是今年的案首!”

    “哈哈哈,卢学政慧眼如炬,为朝廷选才也是公正不阿,来!”苏郸多少听了卢向文的事迹,此时举杯来敬。

    “不敢当,不敢当。”卢向文没有摆架子,也是回敬。

    “今日人才济济,你们这些才子们,不如当众作个诗词来,好让苏大人评一评,博一个喜庆!”

    祝彻不喜卢向文,只是他也没有在这酒桌上与人为难的意思,知道苏郸最爱诗词歌赋,特别提议。

    “好!”

    “我看成!”

    “若是头名,当得个彩头!”

    祝彻直接拿一把扇子,递于苏郸:“此扇为载义先生的画扇。”

    苏郸也是人精,也看出来这祝彻是故意交好与他,只是他身上并没有带什么值钱的东西,于是也就给了这个面子。

    于是,众人开始吟诗作对。

    萧华敬完酒后,只守在座位上,埋头吃自己的,哪怕别人来劝,只说自己不会诗词,推脱过去,看着一众举子们表现,就连刘承远也是跃跃欲试,当场作了一首词,也不错,只是不算最好。

    这彩头被第三名经魁左江飞得去。

    本以为这样就能结束,谁知散席后,卢向文让他过几日来他府上,这让萧华有些意外,只得点头答应。

    宴后,高承影也准备回乡,二人送行。

    “此次得以中举,谢过太华和大师兄!”说罢,高承影深深施了一礼。

    罗胜笑了笑没有说话,萧华开口道:“明年二月京城会试,若是正月里出发时间有些赶,我等还是年前,暂定在腊月初,二师兄到时候过来与我们一起走吧,今年就在京城里结伴过个年。”

    “好!”高承影答应下来,翻身上马,跟上一支商队。

    罗胜看了看那匹身量不矮的淮马,也是颇有些感慨,这淮马不如北边马珍贵,不过价钱也不便宜,没个几十两银子是买不下来的。

    这马在南边最为实用,体型比江南马大,力量也足,驮人也好,拉货也罢,都好用,耐力特别好,走山路涉水都成。

    “大师兄也喜欢马?”

    萧华见他若有所思,这淮马乃是殷风起那边让人送来的贺礼,只是自己对骑马无兴趣,与殷风起说了声,转手送了高承影。

    “哈哈,我没这个讲究,倒是弘载最喜欢这马,我觉着骡子就挺好的。”

    “哈哈哈……”

    此时距离腊月还有一个月,正好足够各自准备的了。

    三人各自分头行动。

    自从上一次与秦红玉发生意外后,秦红玉好像已经不再管他,平时只躲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这让他多少有些不习惯,不知道是何缘由,不过他现在还不敢多问,生怕惹出别的事来,当下有重要的事情要办。

    萧华来到书房门前,钟灵打开门。

    “二姑娘在屋里!”

    “哎。”

    屋里放了火盆,秦红玉正坐在榻上,身上盖了块毛毯,竟然没有饮酒,让人意外的是正在绣花,小表妹正在一旁陪着她一起绣。

    “二表姐,明日我准备去青竹别院里读书。”萧华硬着头皮请示。

    哪怕不请示,也可以偷偷地跑过去,不过他觉得还是得跟她说一声,刷一下存在感。

    “嗯,记得早晚回来。”秦红玉正在榻上做针线,头也没抬。

    没有想像中的为难,竟然如此顺畅就答应了。

    “这是我弄了些礼物。”萧华抱着两个锦盒,一个递与秦红玉,一个递与小表妹,然后又从怀中掏了两个小盒子,分别给钟灵和阿秀。

    自从中了举后,他这手头已经宽裕了许多,主要是秦红玉似乎不怎么管着他,以前最给了十两二十两的银子,现如今直接给了他一百两算作奖励。

    而他从殷风起那里又得了五十两,加上以前卫惊鸿也给过他几十两银子,他现在身上至少二三百两银子,加上他平时除了买书外,就不怎么开销,吃住都是现成的,也花不了多少钱。

    这次索性花了些钱,去置办了些礼物,而这次外面送的贺礼也是不少,他也捡了一两件好些的,给身边的人都送了送。

    倒也简单,给柳飞送了一把好剑,给铁枣送了一把折扇,这些侍女们就都送首饰,反正就是不能重样。

    此时,钟灵和阿秀不敢收,想要推辞。

    “既是三郎给的,你们就拿着吧!”秦红玉摆了摆手,面上并没有多少表情,甚至连自己的锦盒都不愿意打开来看,反而是递于钟灵,“收起吧。”

    倒是小表妹打开锦盒,拿出一支金钗来,笑起来,这是她当初给他的,却被姐姐看到,缩了缩脑袋。

    秦红玉瞪了她一眼,一看就知道她把这个送人了。

    小表妹紧接着从锦盒子里掏出一双镶宝石的金耳饰,本想立马试试,见姐姐望来,赶紧放回盒子里,然后招着阿秀回了自个的厢房。

    次日,萧华特地来到青竹别院里。

    知道他过来,卫剑等着他来。

    柳飞也总算得机会过来,此时极为高兴。

    这次过来,是为会试作准备的,考题已经有了,缺的是会做题的人,正所谓一事不烦二主,这次还得靠卫惊鸿。

    本次乡试的七篇文章都是卫惊鸿所作,他几乎没动几个字,就凭这份本事,她若是个清白男儿,说什么也能进高中两榜,进士及第。

    可惜这个时代再有才学,没有身份资格,那这一生都是抬不了头,做不了正常人。

    “萧爷来了!”秋月见他一笑,赶忙改了口,领他进去。

    “还是叫我三郎吧,这声爷把我叫老了都!”

    “那哪成?”秋月笑了。

    “哈哈,不用改口,还是三郎听着亲切!”萧华从怀中掏出一件绸布,里面包着件手镯子,塞到她的手中,“还请秋月姐姐笑纳。”

    “这,哪里使得!”

    “这一年来,承蒙姐姐关照,一直未有表示,如今中了举,多少也要表示一下才好!”

    萧华说的情真意切,倒让她不好拒绝。

    她默默收下塞入怀中,脸上笑容更盛:“谢过三郎。”

    二人进了书屋,他给卫惊鸿也送了一份,不过卫惊鸿只是看了看,并不是非常在意这些首饰,她也不缺这些,不过心里还是极为高兴,笑着点了点头。

    “怎想起来送这些,这怕要花不少钱。”

    “我也就是借花献佛,卫姐姐喜欢就成。”

    他曾想过送些贵重的,可是自己这几百两银子还是少了些,根本不够,再者说,他有些摸不准卫惊鸿到底喜欢什么。

    或都说她喜欢的上等香料,他却送不起。

    “这回能中举,也多亏姐姐帮我,小子感激不尽!”

    她嫣然一笑,招了招手:“上来坐吧,以后不用送这些。”

    “这总是占姐姐的便宜,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哈哈……”她捂嘴而笑,拉他上榻,秋月与他脱了外衣和靴子,满上酒水,又给火盆里加了炭,这才退出书房,说是去温酒。

    二人相互喂酒,吃着点心,又缠在一起。

    事毕。

    他有些不明白,卫惊鸿到底是图啥!

    钱财?显然不是,甚至她还会给他一些钱。

    身份地位?这更不是了,他之前啥都不是,哪怕中了举,在她见过的官老爷中也不算什么。

    总不能是图色?

    好像对,听秦红玉说,她以前是有这个前科。

    只是他觉得有些不可思异,更多的是有些不太认同这个解释。

    “姐,我一直有一事不解!”

    “嗯?”

    “为何待我这般好?”

    卫惊鸿伏在他胸膛笑了一阵,却是没有回答。

    “姐,我这边有篇文章,还得你帮我改一改!”他坐起身子,从衣袖中掏出自己所作的三篇文章,这里边只有一篇是他需要的,也是会试的考题之一。

    “嗯。”她接过来,靠在榻上,左手拿着文章,右手与他十指相扣。

    看了会,她说:“要改成什么样的?”

    她没有问为什么,以及别的,乡试前也曾改过类似的文章,那些文章都有不少都是乡试原题。

    只是她此时,一句不问,他本来准备好的说辞也没能派上用场。

    “就用你喜欢的文风,词藻华丽,引经据典,排比如赋,行文美如画的。”

    萧华从《科举全书》中,已经看到这次会试的主考官是柴广跃,是淮党人,也是阉党之一,不过副主考官却是太和党人。

    柴广跃的文章风格,他已经看过了,跟卫惊鸿之前的文风极像。

    “嗯,这几日,我与你改出来。”

    他看了一眼卫惊鸿,沉默了会,然后开口:“姐姐,你可有什么愿望?”

    押题说是运气,不过是给外人听的托词,萧华不信她一点看不出来,他觉得有必要统一下想法,若是她所有求反而最好。

    他最喜欢的是合作,实在不成交易也行!

    你现在帮我,后面我再来帮你,互利互惠。

    最怕的是无所求的,这样的人最不容易被掌控。

    “怎么了?”

    “姐姐若是有什么难得的愿望,只要是我能办到的,定会为你想办法实现。”

    “哈哈哈。”

    她笑出声来,放下手中的文章,又靠回他的怀里,侧着脸望着他,轻轻挑着他的下巴,眼神里少有的有些认真,“就知道你是个聪明的。”

    “只是这事怕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