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有一卷神异图志 » 第八章 嫂嫂潘芸

第八章 嫂嫂潘芸

    收尸人几乎相当于奴隶,并无俸禄。

    班头不同,勉强脱离了最底层,虽无资格进入大武朝官员体系,却算是个吏,也有俸禄可拿。

    每月俸禄十两银子。

    当天,计宁提前预支了俸禄,请伙房给甲班收尸人每人额外提供一小坛琼华酿。

    这一招,惹得甲班众人乐得合不拢嘴,口中直呼计班头义气。

    让乙丙丁三班收尸人嫉羡不已。

    甲乙丙丁四位班头共住一处庭院中,院内东南西北各有一房,计宁接手的便是刘茂所住的东厢房。

    将房间里外彻底清扫完毕,计宁迎来了第一位客人。

    陈冬阔步走进房屋,计宁躬身请入。

    “计宁,想必典狱大人已与你交代分明了吧。”陈冬微笑开口道。

    计宁拱手,深深作礼,恳切道:“深谢陈大人举荐之恩,大人若有差遣,小人在所不辞。”

    “计班头无需多礼,我等都是为朝廷效力,推举贤才,乃是本分。”陈冬十分满意计宁的态度,摆手笑道。

    “我此次前来,乃是奉陈典狱之命,授你除魔司内藏武学形意伏魔拳。”

    言罢,陈冬从怀中掏出一本书册,递给计宁。

    计宁双手接过:“劳烦大人跑一趟。”

    话毕,计宁也从怀中掏出一个巴掌大小的布袋,恭敬奉上。

    陈冬随意接过,上下称称,分量十足,约莫三两银子。

    计宁先是花费七两银子买酒,这仅剩的三两,半点不留,悉数贿赂给陈冬。

    反正他暂时也用不到银子,还不如上下打点,以后做事自然少了掣肘,轻松许多。

    “计班头,切记不可将武学外传,否则后果绝非你能承受。”

    “另外,按照规矩,你需七日后将武学书册返还,但我见你行事稳妥,半月之后返还即可。”陈冬笑道。

    他既然收了好处,也就不为难计宁。

    “谢大人。”

    二人没再多聊,陈冬起身便走。

    不过,他走到门口忽然停下脚步,回过头特意叮嘱:“计班头,刘茂身亡,典狱大人不便出面,还望你抽空去刘茂家中看望安抚一番。”

    “不敢有忘。”计宁拱手。

    直望着陈冬走出班头院,计宁才关上房门,回身坐下,面色沉凝。

    “总感觉心里不踏实,刘茂死的蹊跷,提拔我太过突然。”

    “而且,还有个疑点。”

    “按理说,安抚家属这种事,恰恰应由作为刘茂直属上级的陈典狱出面才对,这陈家叔侄屡次提醒,非让我这个接替者去,意欲何为?”

    “看这架势,我若不去,说不定会继续派人催促。”

    于是,计宁又前往账房,再次预支一个月的俸禄。

    留了两撮胡须的账房先生丝毫不作难,爽利地再次支出十两银子给他。

    “计班头,典狱大人吩咐过,五月之内的俸禄,随便您预支使用。”

    不对劲,绝对有问题。

    计宁越发怀疑陈典狱的动机。

    索性四十两银子一次全部支取,以应对意外情况。

    新安坊,重重深巷中,一户不起眼的大门前。

    计宁穿着新买的绸缎青袍,头发绾髻,用一根木簪固定,相貌普通,双目有神。

    手中提着买好的新鲜鸡蛋和蜜桃果品。

    抬手扣响门环。

    邦邦邦……

    “谁呀?”

    里面传来少女不满的声音。

    大门缓缓打开缝隙,一个头扎双丫髻的可爱少女探出头来。

    见到来人,少女略带戒备地问道:“阁下何人,有什么事吗?”

    “姑娘,在下乃是此间主人刘茂的同僚,奉上官之命,特来探视。”

    计宁笑道,说着,将自己的身份木牌递过去。

    “除魔司,班头。”少女轻声读道。

    “请官人稍候,我去禀告一声娘子。”少女把木牌还给计宁,然后关上大门。

    过了一会,少女重又出现,打开大门道:“你进来吧,跟我走。”

    里面是简单的二进院落,很快便走进正厅。

    主位上端坐着一名身穿素白长裙的明艳女子,眉如远山,目含秋水,肤如凝脂,体态婀娜。

    见到客人至,女子立即起身相迎,站起来的刹那,一股淡雅芳香倏然四溢,胸前一阵起伏,好似波涛汹涌。

    计宁目不斜视,将手中礼品送上,拱手道:“刘嫂嫂,在下计宁,本在刘大哥手下差遣,平日多受刘大哥恩惠,又受上官吩咐,特来探望。”

    女子目光柔和,福了一礼,轻声道:“妾身替老爷谢过官人,老爷的后事多亏贵司帮忙,否则妾身一介弱女子,还真不知如何是好。”

    “小月。”说着递给少女丫鬟一个眼神。

    “哎。”小月心领神会,把礼品拿下去,就退走了。

    “官人请坐,小月这丫鬟行事轻浮,如有得罪还望见谅。”

    女子伸出纤纤素手,请计宁坐下。

    “岂敢。”

    计宁轻撩袍服,从容落座。

    “刘嫂嫂,刘大哥去世,还望节哀顺变,生活上若有困难,尽管和在下言说,必当尽心竭力。”

    “官人客气了,妾身平日依仗刺绣手艺足以谋身,没什么困难的。”

    女子的目光始终落在计宁身上,似是在审视一般。

    计宁默然,一时间也找不到话题。

    气氛陷入安静。

    “咯咯。”女子轻声一笑,彷如莺啼。

    “不知官人可曾婚配?”

    “额,不曾。”计宁脸色微红。

    女子忽然哀怨道:“家夫亡故,独自生活实在寂寞,妾身看官人颇为顺眼,愿委身于官人,不知官人可愿意?”

    言罢,一双水润妙目期待地看向计宁。

    “啊?”

    计宁愕然,古代女子不是都含蓄保守,这位怎这般大胆?

    心下不由得警惕。

    “这……恐怕不妥吧。”

    “非但不妥,妾身以为正合适呢。”

    “妾身无依无靠,终究要再嫁人,与其嫁与旁人,不如嫁给官人。官人本就与亡夫交好,又接替了亡夫的差事,妾身放心的很呢。”

    这一番言辞实在恳切,也充分表现出身为未亡人的可怜和那份独到的理智。

    计宁沉吟片刻,问道:“敢问嫂嫂芳名?”

    女子眼睛一亮:“妾身姓潘,名芸。”

    “潘芸,好名字,芸草花黄,芳香馥郁,当真人如其名。”计宁微笑赞道。

    “官人同意了?”潘芸眼睛更亮。

    计宁摇头道:“不妥不妥。”

    “官人当真不解风情呢。”潘芸闻言,目光一黯,语气颇为幽怨。

    “嫂嫂切莫心急,时机若到,日后在下定亲自登门拜访。”计宁安抚道。

    女子聪慧,立即明白:“哦?官人是怕败坏自身风评。”

    计宁无奈点头。

    “咯咯咯,官人真是个妙人呢。”潘芸素手掩口,娇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