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我有一块两界玉 » 6、牛刀小试,大赚一笔

6、牛刀小试,大赚一笔

    宁安县城距离京不远不近,二十里地。

    属于京郊县城。

    两人搭乘牛车赶到京都外城时,已是午后时分。

    城内一片繁华,街头巷尾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牌匾,两边的商铺摇曳着幌子。

    街上很热闹!

    有赶牛车的农民,有穿着窄袖粗葛袄担着用白布遮掩的箩筐的贩子,有身着锦袍拿着折扇的贵公子,也有裙摆飞扬娇俏迷人的少女……

    看着古色古香的建筑和街上各式各样的服饰,陈淮有种看“清明上河图”的错觉。

    两个人随意找了个摊档,要了两碗面。

    不多时,汤面上桌,陈淮拿出瓶瓶罐罐,往汤里加了鸡精,香油,胡椒粉。

    顿时清汤寡水的素面也变得美味佳肴。

    “川伯,吃吧。”

    “谢谢少爷。”

    相对而笑,两人开始大快朵颐。

    可他们没注意的是,一旁好几对眼睛却都直勾勾盯着他们。

    “老板,我也要加他们一样的调料。”

    突然一声吆喝,打断了陈淮两人的吃食。

    回身望去,邻桌的胖子正盯着他们的汤面,不住地咽口水。

    店老板肩上搭着抹布跑了过来,一看究竟,摇头道:“加不了,这是客人自个的。”

    胖子一脸懵逼。

    出门吃个面,还自带调料?

    六月飞霜,怪事一桩!

    “哈哈哈!”陈淮和陈柏川相对而笑。

    但陈淮没搭理胖子,不是舍不得那点调味料,而是树大招风,宜低调。

    吃完了面,两人漫步在南城大街,一路走走逛逛,直到看见一家杂货铺,才停住脚步。

    四周张望一下,看到一家茶肆,陈淮将陈柏川打发过去,自己却进了商铺。

    商铺里琳琅满目,物品倒也不少。

    既有日常的农具,也有酒水面粮,大到锅碗瓢盆,小到香料粉末等等。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位客官需要点什么?本店物美价廉,包您满意!”

    店老板是个小老头,身形偏瘦,留着八字须,小眼睛,特显精明。

    陈淮瞥了对方一眼,摇头道:“我不买东西,卖东西。”

    “卖…卖东西?”

    小老头明显有些愣神,他开店二十载,卖过无数商品,却没见过来杂货铺卖东西的。

    摇头拒绝道:“抱歉,老朽开的是商铺,不是当铺,客官请吧。”

    陈淮也不着急,笑着从兜里掏出一面镜子摆在了柜台上,问道:“老板不急拒绝,先看看货的成色。”

    “货再好也……”

    小老头猫在柜台里,本想大骂,岂料人刚站起来,话说一半就给生生噎了回去。

    因为他看到了镜子的自己,清晰无比,完全没有虚影。

    急忙拿起镜子仔细端详。

    镜框呈现椭圆形,镜面清晰,镜身轻巧便于携带,粉红色的塑料外框和支架做工细腻,完全是上品。

    “这镜子哪来的?怎的如此精美?”小老头忍不住一阵惊叹:“老朽经商二十载,从未见过。”

    网上淘的,九块九任选……陈淮心里暗笑,却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解释道:“这镜子来自西域,那边的工艺比中原高上不少,是我叔父经商带回来的,你没见过很正常。”

    “哦哦,怪不得!”

    小老头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摸着镜子爱不释手,甚至很臭屁地打理了一番那十分猥琐的八字须。

    “如何?货不错吧?”

    陈淮将镜子从老板手里夺回,手撑着柜台作出一副小心翼翼的姿态,道:“这镜子极其难得,我家本作为传家宝一样的珍宝,若不是家道中落,绝不会轻易出售的。”

    小老头老板连连点头表示理解,问道:“那小哥准备如何售价啊?”

    “我没经过商,不懂行情,老板开价吧。”陈淮很爽快。

    小老头有些为难,一时半会有些纠结。

    心中盘算得失,这么好的东西,在京都这地方不缺有钱人,稳赚不赔。

    可是,他既怕价高了自己吃亏,又怕价低了对方不卖。

    十分纠结。

    片刻后,张开手掌道:“这个数。”

    “嗯?五百两?”陈淮假装大喜,当即答应:“成,就按五百两。”

    “啊?”小老头吓了一跳,连连摆手道:“不对,小哥,是五十两。”

    “多少?”

    “五十两。”

    “再见!”陈淮头也不回转身就走。

    “喂喂,小哥,回来,快回来啊。”

    眼见着陈淮离去,小老头连鞋都顾不上穿,光着脚就从柜台里钻出来,在店门口拉住了陈淮。

    苦着脸问道:“那小哥打算卖多少啊?这镜子虽好,可五百两肯定不行,较比铜镜差太多了,小店卖不出去啊。”

    这一点陈淮当然知道,假装为难道:“那怎么着也得四百两。”

    “不成,小哥莫为难老朽,七十两吧。”

    陈淮转身又走。

    “八十…八十两……”

    “不行!”

    “那一百两,最高了!”

    “好吧,承惠一千两,谢谢老板慷慨。”

    陈淮笑嘻嘻地将十块镜子摊在柜台上。

    小老头:“???”

    顿时一愣,苦大仇深地盯着陈淮,差点骂娘了。

    说好的传家宝呢?

    你家主母是猪?一胎生十只?

    当然,小老头老板也就是心中暗骂,买卖还是要做的。

    这种好东西,在京都根本不愁卖,哪怕溢价100%都有人要,一来一回就赚了一倍。

    “小哥,记住哦,日后如果还有好东西,记得往我这送,多多益善。”

    满心欢喜地将宝镜收了起来,小老头老板露出了商人精明的笑脸。

    可是,相隔一刻,老头后悔了。

    因为他看到对面小哥笑得比自己还奸诈。

    “这是化妆盒,除了镜子功能外,还有两个储物格,方便小姐夫人存放胭脂水粉。”

    “这是点火机,啪嗒一声就能点火,比点火石好用多了。”

    “这是琉璃杯,西域专门进贡皇宫的,民间少有……”

    ……

    一口气拿出了四五件稀罕物,看得小老头冷汗涔涔。

    他深知都是好东西,稀世珍宝。

    可是一面镜子一百两,其他东西肯定不便宜。

    老板急了。

    可到嘴的肉,怎么舍得松口。

    经过一番拉锯战,最终所有商品以三千两成交。

    大魏白银一两约37.3克,折合现价白银一克4.95元,陈淮等于赚了55万多。

    成本?忽略不计。

    牛刀小试,大赚一笔!

    老板一面激动地收下商品,一面肉疼地送上银票。

    至于老板的钱从哪来,陈淮管不着,也懒得理。

    他只对价格满意。

    最初只展示最简单的镜子,那也是为了其他商品高价售卖做伏笔。

    看着陈淮拂袖而去,小老头再也不敢交代有货光顾之类的话,只能点头哈腰老实送行。

    “恭喜老板喜得一批宝贝。”

    等到客人离去,店里伙计急忙上前奉承。

    小老头冷着脸回身瞪了伙计一眼,手起手落,啪的一声响起,打得伙计一脸懵逼。

    “尼玛的,恭喜个屁,老子经商二十载,第一次让人算计了。”

    老头又对伙计补了一脚,踹得对方惨叫连连。

    恰逢此时,门外传来参差不齐的马蹄声,几声嘶鸣,几匹马硬生生止在了商铺门口。

    “耿叔,近日可有什么稀罕物啊?”

    随着一声吆喝,几个身穿锦袍的年轻男子勾肩搭背地迈了进来。

    “吆,方少爷,您来得正好,小店刚好有大货。”

    店老板一阵喜悦,顿时换了嘴脸,将方永聪等人迎了进来,把刚入货的商品摆上了柜台,并把方才发生的事说了一下。

    不多时,方永聪等人急匆匆离开了商铺,并朝着陈淮离去的方向追去。

    陈淮怀揣着银票,漫步在大街上,听闻身后的马蹄声,眼角余光扫向街旁的一个巷口,二话不说钻进去。

    “追,别让他跑了。”

    方永聪一马当先,带人追了上去。

    可是,当他们追进巷子时,却发现明明是死胡同的巷子空无一人,陈淮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人呢?”方永聪大怒。

    其他人面面相觑,俱是一头雾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