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沉袅 » 第三十六章 大夏缘来

第三十六章 大夏缘来

    “持剑,手要端正,不斜不歪。”

    周若平缓的声音在望月山谷中响起,初阳东升,她正看着顾清练剑。

    而顾清紧握玉黎长剑,立于屋前,此时已是手臂酸软,一颗颗汗珠自额头冒出,沿着脸颊滴落,她悄悄望了眼挂在云彩之上的初阳,不由低声轻叹,此番练剑又不知练到何时。

    等到周若走远,她急忙拎起另一只空闲的手来,擦拭起脸颊汗水,刚做完一切,却发现师父正好看来。

    “吃不消磨难,便是懒而怠,既然选上修剑一脉,便得有吃苦的能耐,”

    周若凝眉而立,不知从何处折下一细小树枝,见到顾清偷懒,便扬手打来。

    树枝击于顾清手腕,皮肉之痛并不传来,转而一股温热的气息绕来,瞬间顾清手腕酸软顿减。

    “一只手酸了,换另一只手便是,如此反复,等到徒儿剑尖可平放这张树叶,每日晨练举剑便不用再练。”

    周若走近前来,伸手摘下细枝树叶,平放在玉黎剑尖,说话间,周若又将手指压于剑尖,重量倍增,顾清手腕再次一片火感,不消片刻,玉剑黎尖微颤,顾清握不准长剑,树叶随风落去。

    “一只手酸了,换另一只手便是,如此反复,等到徒儿剑尖可平放这张树叶,每日晨练举剑便不用再练。”

    “师父...那等到清儿能将树叶停住怕是不知何时,这实在太难。”

    “难?”

    周若微挑长眉,拿过玉黎长剑,秀口微张,一口清气吐出,灵气一卷,掉落树叶重新立起,只见周若笔直握剑,剑尖丝毫不颤,而方才掉落于地的树叶飞将上来,稳稳立于剑尖。

    顾清一时大受震撼。

    “师父你莫不是用灵力操控树叶剑尖这么狭小的间隙,怎能立着叶尖....”

    周若汗颜,本想以身示范,却不想顾清竟考虑到灵力操控上来,真是哪到哪儿的歪道理,这个顽劣的小丫头....

    她收了长剑,手指微卷,轻轻敲打顾清额头,责骂起来。

    “是叫你学着控剑,怎会贫嘴诬赖为师滥用灵力操控树叶,你这滑头,快练快练。”顾清嬉笑闪躲,接过师父手中玉黎剑,正欲再练,望月大殿上突然传来洪亮的一声啼鸣。

    啼鸣似雀似鸾,声音婉转。

    顾清望着远方的望月山,凝眉而叹,“大殿里何时养了鸟来,莫非是掌门走时未带??”

    周若摇头,她并未听过,师兄不曾养过鸟兽来。

    她的双眼穿过望月山,只见望月殿前,几个僧人持着禅杖,一步一步登上殿来,而为首一面目慈祥的老僧人似有察觉,他面露微笑,朝着周若山谷方向双手合十,行起礼来。

    顾清见周若双眼泛光,踮着脚伸出手指在师父面前摇,师父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几个风尘仆仆的僧人走来,他们,似乎不是自白芨而来.....”

    “僧人?”

    “嗯,看来今日望月宗有贵客来访,徒儿随我一同面客罢。”

    望月大殿之内,一只羽毛丰盛的金尾雀停在老僧禅杖之上,梳理雀羽,而那声悦耳的啼鸣显然自它口中传出,在老僧背后,几个面容虔诚的僧人见到周若前来,亦双手合十,行起佛礼来。

    大殿内,不见许真人踪影,自上次金梧树一行,听闻师妹周若经历,许真人便携了李念北,至北而去,他誓要与沧门寻个道理,周若劝告无效,只让许真人小心传说中还未死去的赵念上人。

    由于道辉看着贡献殿,于是望月宗唯一的长老周若便暂代掌门一职。

    老僧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贫僧吡真见过施主,我等一众从东方之夏龙华寺而来,欲往西去,宣讲吾佛吾教吾礼....此番路过贵宗,便生拜访之意,望施主勿怪,勿怪。”

    周若不由怠慢,左手行了望月礼,“怎会多怪,大师自远东登门,便是客来,清儿,快去殿后寻些茶水和吃食来。”

    “是!”

    僧人纷纷再次双手合十,“多谢施主。”

    趁着顾清忙碌之际,周若拉开座椅,请几位僧人入座来。

    “我曾记得,白芨之外,有一座高不可攀的大雪山,其上之高,直冲云霄,山之巅灵气稀薄,半日内必有大雪,几位可是从此过来?”

    老僧浅笑不语,只是摊开伤痕累累的手指,而手指上,全然再无指甲痕迹,老僧他揭开兜帽,只见面部皮肤糜烂溃散,血肉翻翻,吡真似回想一事,忽面留苦涩。

    “走时,散竹大师让我领有百余教众不懈西行,可大雪山上,寒雪纷飞,多有磨难,雪崩而至便使数百僧人遇难,大雪过后便...便...只剩我等苟延残喘....”

    老僧继续轻叹,“但接下来的路....也还是需继续走,即使,只能慢慢地走。”

    周若不禁感叹,“那大师为何还执意西行,我观大师身上可无任何灵力波动,若是路上遇着险难,可要丢了性命。”

    老僧只是浅笑。

    “传闻西地罪恶多犯,世人多死多难....”

    “我龙华寺供有九天菩萨,九天菩萨不忍世间多生罪恶,便教我等广传教义,让世人多得醒悟......只期望世人修身直至彼岸,早点脱轮回海,入大白日净土。”

    “哪怕付出性命,大师觉得也值嘛。”

    老僧吡真释然一笑,“我佛曾言,世间苦难均是平衡,若我等僧人多受苦难,那世上悲苦之人便能减少一分磨难。”

    “呀.....若能以我等僧人血肉之躯,驱散世间万千磨难,纵使折骨魂消神魄,又若如何....正可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周若低眉,内心震撼,“大师乃真慈悲也。”

    顾清端着茶水和素食从殿后走出,金羽雀突然轻声而鸣,老僧吡真见此突然会心一笑,他望向周若,单手并指,“阿弥陀佛,我等此番拜访,亦是为了一缘。”

    周若轻眯凤眼,“哦.....大师何出此言?”

    老僧吡真伸出手来,金羽雀见状飞下禅杖,稳稳停在老僧手心。

    “此鸟名为.....大夏龙雀。”

    吡真老僧将大夏龙雀接于另外手掌,他望着望月大殿下的台阶轻声而语。

    “此雀生于大夏境内,出生于东,朝西而飞,散竹大师特让我携于西行......前些日子我等僧众路过一高山之时,此雀飞入云霄,叼来一指甲大小的金色果实来,起初我等并未在意.....但这金色果实被龙雀藏于素食中,我寺禅子无意将果实吞食,而后,他的体内竟生出一金色之力....”

    先前老僧带着僧人路过白芨之地,一行衣衫褴褛的苦行僧人,并未有人会为其敞开宗门,可望月宗却不径相同....

    此前夜间风雨而临,龙华寺僧人一行躲避不及,浑身沁湿,风雨交加中,万物皆寂,但夜中,远方山头月色突然亮起,遥遥望去,空中出现一人伸手便将乌云散去。

    随后一道者携有弟子,降落于地,大有邀请之意,此人言语温和,诚恳至极。

    于是龙华寺僧众便有了拜访望月之意,望月一宗如此,当得上禅子还于缘分,毕竟,尚在大夏时便多闻沉袅仙与望月宗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此后禅子传佛后,至西归东回去,自己这残破身躯已然不能相伴回去,今日倘若结缘,能得沉袅之仙护佑,禅子也能平安归去....

    周若若有所思,金色果实.....

    白芨之地除了那岐凤山的金梧树,哪里还有什么金树而言。

    顾清领悟过金梧树岁月之道,就传承而言,顾清倘若一心求岁月之道,便是第二颗行走在人间的金梧树,有了传承,金梧树才会结出梧果,道悟与道果相互呼应,故而这大夏龙雀能觅得梧果。

    只是,金梧树结果,会在某段时刻消散,这大夏而来的僧人却有缘觅得梧果,还能吞于体内,看来运势非凡...

    但这龙华寺禅子,本可将这梧果生出的岁月之力炼于体内,为何偏要登门还与此果岁月之意?

    老僧轻拍身旁僧人,后者摘下兜帽,露出一张同样饱经风霜的脸,年轻僧人面容憨厚,眉目神色间,多有一丝朝气。

    周若和顾清看去,小僧人双手合十行了一礼。

    “阿弥陀佛,小僧名为拉措,见过二位施主。”

    “这金色果实乃因缘而来,果实被我无意吸入体内,并无他异,几日过后,甚至有强身健体之感,但小僧夜夜梦寐,皆梦见一金树花开,花开过后,敛花结果,凝于月下,似有树灵托梦,呓语岁月之礼。”

    拉措再次一拜,“我等跋山涉水,路过此地,夜遇风雨,见一道者抛洒月色,落于山巅,撤去风雨,多加邀请,小僧这才明悟,何为缘起,今日至此,便是,还缘。”

    周若颔首,方才彻悟,原来这都是掌门师兄邀请之意。

    禅子拉措憨气一笑,转身正对顾清。

    “大夏龙雀自来时,便啼鸣不已,想来已是发现缘至何起,一番下来,小僧猜测,岁月之礼便是缘于这位施主体内传来。”

    “小僧虽知晓缘起何处,是否能还缘,还得看这位施主悟性,随后我便将体内金果之内传于施主,还请施主,闭上双眼。”

    拉措跨步走到顾清面前,同时,那只大夏龙雀从老僧手上飞来,蹲于顾清肩前,而顾清不明所以,她只是看向周若,回头望去。

    周若颔首示礼,“多谢龙华寺的小禅子,清儿此乃你的机缘,自然接去罢。”

    顾清点头,随后拉措双手一挥,几张佛经飞出,他低声诵读佛经,一指点在顾清眉间。

    随后拉措身上漫出光圈,佛经愈加光亮,顾清肩上大夏龙雀振翅而鸣,轰的一声巨响,顾清牟的沉入金色识海。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喝啰怛那哆罗夜耶....’

    金色识海中,有僧人低语。

    “施主,此为,缘来。”

    顾清转头望去,识海金色化为泡影,一切,皆若。

    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