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阁品少爷 » 135 朝局易变劝入仕

135 朝局易变劝入仕

    苏轻虽然口头上答应了毕忠文,保毕涟一命,可苏轻却一直记着毕涟要杀他的心思,怎么可能轻易放了毕涟。

    之所以答应毕忠文,是因为苏轻觉得,让毕涟被砍头,实在是太便宜他了,得让毕涟一辈子都活在痛苦之中,才算是他应有的结果。

    正好想从毕忠文口中得到一些情况,苏轻便将这个‘好心’的想法说了出来。

    其实,就算不对毕忠文说,苏轻也打算这么做的,只不过正好可以利用上。

    陶媤媱凝视着自己的夫君,听着他说得十分有自信,眼眸里一阵柔光生起,静静地贴靠着他,心里皆是安宁。

    “午后你们回府去就行了,留几个管事在这里看着就行,想必他们不敢偷奸耍滑的。”

    苏轻感受到了陶媤媱的情绪波动,轻声嘱咐道。

    陶媤媱则‘嗯’了一声,紧紧地环抱着苏轻,似乎不舍得他离开。

    不过,苏轻眼下还想着去向唐行让求证一些事情,即便心下不舍,也得和陶媤媱分开了,便轻柔说道:

    “媤媱,待我向舅舅求证过后,就去接触那内位的佥事使尹炳武,想来肯定是有办法见到岳父的,别太担心了。”

    陶媤媱听了,蹙了蹙眉头,随即还是松开了他,笑着点头:

    “嗯,我相信苏郎一定可以做到的,我不着急。”

    虽然二人嘴上说得轻松,可两人心里都明白,陶信顺被关押在诏狱内已经有两个多月了,眼下还不知被折磨成什么样了。

    故此,二人心里还都有些紧迫的。

    ……

    和陶媤媱分开后,苏轻又见了迎夏一面,相比起陶媤媱她们,迎夏就显得简单忠心多了,对苏轻的话言听计从,而且苏轻只是朝着她笑一笑,她都觉得很开心了。

    认真听完苏轻的嘱咐后,迎夏重重点头,又送了苏轻出门,这才转身去找陶媤媱她们。

    苏轻吩咐她的,不过是让她‘监视’陶媤媱三人,不要让她们三个突然吵闹起来就行。

    对于迎夏,苏轻还是挺放心的,将陶媤媱四人放在心底后,苏轻开始思索,该如何接触尹炳武了。

    就在他思索对策之时,唐府也到了,苏轻便下了马车来,只见唐府的下人在搬动出来。

    这让苏轻很是惊疑,急忙拉住一个下人,询问是怎么回事。

    听了下人回复,苏轻这才知道,原来是唐夫人准备回娘家去住了,说是这个家没法住下去了。

    苏轻听了,内心微惊,知道唐夫人要回娘家,一切都是因为唐仕睐,也因为他而起,心中多少有些复杂。

    不过,苏轻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相反他才是受害者,而且唐仕睐的做法,也太过于离谱了。

    唐夫人不仅没有悔改,反而吵着嚷着要回娘家去住,多少让苏轻有这个舅母要不得的心思。

    不过苏轻也知道,一日夫妻百日恩的道理,眼下唐夫人或许只是气头上,待她明白过来后,自然会回头的。

    “你就陪着你那外甥过日子算了,我们娘俩用不着你心疼!”

    就在这时,只见唐夫人领着唐仕睐,一边从里面走出来,一边骂骂咧咧地说道,唐仕睐还是被人抬着走的。

    同时也看到了站在门口的苏轻,唐夫人朝着苏轻冷哼一声,而唐仕睐则满脸阴鸷,也不说话,跟着唐夫人,让抬着他的人抬他上了外面等待着的马车。

    苏轻出于礼节,在看到唐夫人和唐仕睐时,还恭敬行礼,可没想到,得到的却是冷遇。

    好在苏轻内心还算强大,前世经历过社会毒打的他,各种各样的场面他都经历过不少。

    眼下唐夫人和唐仕睐没有对他冷言嘲讽已经算是好的了。

    看着唐夫人和唐仕睐母子坐着马车离开,苏轻微微摇头,转身走进了唐府内。

    唐行让此刻正满脸阴沉地坐在正厅内,看到苏轻进来,脸色才稍稍好了一些,却依旧很是阴沉。

    苏轻急忙行礼,又劝说道:

    “舅父息怒,舅母许是在气头之上,待气消了,自然会明白的。”

    唐行让听了,摆手道:

    “别提这个蠢妇,纵容她的儿子,做出这样的恶事来,她反而觉得那孽障没有做错,真是慈母多败儿让她们走了也好,免得我看到心烦。”

    苏轻闻言,知道唐仕睐也在气头上,不好多言及此事,只得劝说一二后,便转移话题:

    “舅父,早上时我去了刑部大牢,见到了毕忠文,从他那里得到了我岳父的一些情况……”

    说着,苏轻将毕忠文所言,告知了唐行让。

    唐行让听后,惊诧地看着苏轻: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难怪你那岳父会被关押这么久。”

    苏轻见唐行让满脸诧异,似乎对毕忠文所言并不知情,便问道:

    “舅父,有关我岳父和孟阁老相交的事情,你也不知道?”

    唐行让皱了皱眉头,思索了片刻后,不确定地回道:

    “我确实没听到过,不过,既然是孟阁老和你岳父私下相交,知道的人肯定不多。”

    这话让苏轻突然有些狐疑起来,毕忠文可说了,这事是被人传开了的,唐行让作为能够上朝的四品大员,按理说不应该不清楚啊。

    可是毕忠文说的话,却显得很合乎情理,否则,无法解释,陶信顺被关押了这么久,还没个结果。

    突然间,苏轻又想到了孟凡昌,也想起了苏秉之交代他的事情,便想着是不是先去见一见孟凡昌。

    不管如何从孟凡昌口中得到的消息,肯定更为准确一些。

    想到这里,苏轻便正色地说道:

    “舅父,我父亲让我带了有关秦贵士的罪证,交给孟阁老,正好我岳父的事情和他也有关,便想着去见他一面,你觉得如何?”

    有关秦贵士的罪证,唐行让早就听苏秉之说起过,故此并不觉得惊讶。

    只见他紧皱眉头,缓缓说道:

    “孟凡昌这个人,很是古怪,你若是去见他,还得谨慎一些才是。”

    “此前朝仪上,庆王提议奖赏你们父子,秦贵士站出来反对,孟凡昌竟然一句话都没说,态度十分诡异。”

    “按理说,你父亲是他的得意门生,他又恨极了秦贵士,既然尺靖卫做恶的事情,被你们父子抓到,他应该极力支持才是。”

    “可那天朝会上,他竟然沉默不语,似乎不认识你父亲一样。”

    苏轻听了这话,对孟凡昌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微微轻叹道:

    “舅父,你是不知道,我父亲对他这个恩师有多敬重,也十分相信孟阁老。”

    “可如今看来,谁都有私心,孟凡昌自然也是如此,说不定,他对我父亲这个得意门生,也不过是利用的态度呢?”

    唐行让听后,也跟着叹息:

    “难说啊,能够做到次辅的位置上而屹立不倒的,都是心思深沉之人。”

    “更何况,满朝上下都知道秦贵士奸,可孟凡昌当了这么久的次辅,除了嘴上喊一喊要对付秦贵士之外,似乎也没什么实际举措。”

    这话突然让苏轻想起了他刚到京城时,在城外一个庄园里遇到的那个钓鱼老者所言了。

    那老者说,有的人表面说是反对,其实背地里是支持的。

    苏轻相信,孟凡昌这个‘老二’肯定是想扳倒秦贵士,自己当‘老大’的。

    不过,眼下秦贵士圣眷正浓,而且权势滔天,孟凡昌表面上是反秦贵士的,说不定私下里和秦贵士却达成了一定的默契。

    或许秦贵士也明白孟凡昌的心思,可他也明白,皇帝肯定需要有人反对他,否则,他这个首辅也做不长久。

    如此一来,二人表面上互相针对,就像是生死之敌,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可其实背地里,二人默契相当,皆有各自的底线。

    只不过孟凡昌在隐忍等待时机,等待一个可以将秦贵士彻底扳倒的机会。

    而秦贵士同样暗中警惕,只要发现孟凡昌有威胁他的可能,立马就会对孟凡昌出手。

    想到这些,苏轻便向唐行让说出了自己的种种猜想。

    唐行让听后,惊诧地看着苏轻,实在没想到,苏轻对于朝堂的局势,能够看得如此透彻。

    虽然苏轻说的只是猜疑,可唐行让却觉得,他说的恐怕就事实了。

    在心里惊叹了几声后,唐行让感慨道:

    “轻儿啊,以你这份才能以及敏锐察觉的心思,若能做官,说不定此后的首辅,就是你。”

    苏轻听了,急忙摆手谦逊了几句。

    唐行让却突然正色地说道:

    “轻儿,说正经的,我一直想举荐你为官,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了。”

    苏轻闻言,疑惑地问道:

    “举荐?舅父,何为举荐?”

    唐行让见他不明,便解释道:

    “大崇朝入仕有两种,其一为科举,得中进士后,便可等待实缺授官。”

    “还有一种便是察举,由五品以上官员保举推荐,不过这种方式,并不一定可以被选中为官,而且即便被吏部通过,也得经过考察,审核,起步也只是九品芝麻官。”

    苏轻听唐行让说,还可以举荐入仕,内心原本还颇为惊喜,可听唐行让的解释后,瞬间就失去了兴致。

    被举荐还不一定能够选为官,即便为官也只是九品芝麻官,他可不想自己从九品慢慢磨,还不如当一个官家少爷来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