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辽靖的盛世雄衰 » 辽靖会盟安国乡,完成中原大一统

辽靖会盟安国乡,完成中原大一统

    随着辽、新安两国皇帝会盟立国长达十三年的四国鼎立彻底结束,新安皇帝姜佰赫向辽靖皇帝宋高织说道“你我二国结盟数十年相互信赖,中间从未有背信弃义之举,你们能穷阶下囚,走上当皇帝的路,我表示很佩服,当然,我也不愿意丢掉皇帝的位置,所以我愿意向辽婧俯首称臣”辽靖皇帝宋高织回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你我两国会盟商量中原统一一事。难道你还要凭那些残兵败将再跟我打吗?”

    新安皇帝姜佰赫说道“消消气,消消气,我没有这个意思。”

    于是辽靖皇帝宋告知接着说道“天下之争持续数十年,野心、权力、武力、策略交织在一起,可是带给子民的只有伤痛、苦难、离别和绝望。百姓民怨沸腾。既然天下只剩下我们,我们何不成为天下共主呢?“

    姜佰赫听完辽靖皇帝的这番话,顿时陷入沉默。其实,姜佰赫心里面是赞同辽靖皇帝宋这个提议的,毕竟自己的子民也是他们国家的百姓,如果能够统治天下,那么这对自己的子民是最好的结局,但是这样一来,必定会引起国内的大动荡,而且会牵扯到自己的子孙后代,这对他的子孙后代是不公平的。

    所以他沉思良久,还是决定要考虑一下。

    “我需要考虑几天,你先去休息吧,等你想好了,咱们再详谈。“姜佰赫说道。

    辽靖皇帝宋听了姜佰赫的话,便起身离开。

    看着辽靖皇帝宋离去的背影,姜佰赫心里面是非常矛盾,一方面,他非常希望这次能够与辽靖联手统一中原,一方面又非常担忧这件事情,因为他不想让自己子孙后代受到牵连,所以他需要考虑,考虑好了他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一夜,姜佰赫失眠了,他坐在床上想了整整一晚,他终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答应与辽靖皇帝联手。

    第二天,一大早姜佰赫驱车赶往杭州。来到大殿门前姜佰赫心中十分挣扎,但考虑到天下之民,他毅然决然的选择放弃王位。

    一位太监对宋高织说道“新安皇帝姜佰赫请求进谏”

    宋高织对姜佰赫说道“请姜佰赫进殿”

    太监对殿外喊到“请新安皇帝姜佰赫进殿”

    来到大殿上姜佰赫对宋高织,行完跪拜礼后说道“臣,叩见皇上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高织听到姜佰赫的话,心里面也十分欣慰,姜佰赫能够做出这样的抉择,说明自己是非常值得培养的,他点了点头,说道“姜爱卿免礼吧!“说完他继续说道“姜爱卿啊!昨天朕已经与国内的各个大臣都商议过,朕认为你的理念是对的,但是你有一点忽视了,那就是国外。“说完他看向辽靖皇帝宋高织。辽靖皇帝宋高织也知道姜佰赫心里的担忧,于是解释道“爱卿不用太紧张,朕昨天与诸位大臣商议了半宿,大家的意见也是一致的,认为你的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现在我宣布,姜爱卿正式任命为辽靖的宰相,兼职辽靖的监军、军务大臣。钦此。“说完,宋高织将一道圣旨递给姜佰赫,示意他接旨。

    姜佰赫连忙接过圣旨,说了一声:“臣遵旨“后双膝跪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完圣旨后,宋高织问道“爱卿,你现在还有什么疑虑吗?“

    姜佰赫抬头看着宋高织,回答道“臣没有疑惑,只是臣有一个请求。“

    宋高织说道“哦?说来听听。“

    “臣恳请陛下,在开国大典后,向国内的子民承认辽靖皇室,并向国内的子民表态臣服,这样,我大辽的威严才能保住,臣心中才能放心。“

    “这是自然的。爱卿,请你放心,朕一定会办妥这件事的。“说完,宋高织就把圣旨收进怀中,说道“既然爱卿没有疑虑,那么朕也该上朝了。“

    李毅站起来对着宋高织说道“启禀皇上,对姜佰赫发这么多权我怕以后会出了大乱子,臣请陛下将姜佰赫降为三品文官,这样他才能更好的掌管辽靖国内的政务。“

    宋高织听了李毅的话,脸色立即变得非常阴沉,说道“你是什么意思?你是说朕在徇私枉法,想将姜佰赫降为三品文官,以便姜佰赫掌管辽靖国内的政务,你是什么意思?“

    李毅见宋高织这副模样,心里也十分愤怒,但是他还是忍住了,说道“陛下误会臣的意思了,臣只是想要让姜佰赫成为一个文官,这样,陛下的权力也不会被架空。而且臣的这种做法也是为您好,您应该明白的。“

    姜佰赫也听出李毅的弦外之音,说道“皇上,臣认为李丞相所说非常有道理,您现在的权利确实已经被架空了,所以,您必须改革,改善朝堂的秩序,如果姜爱卿真的能够胜任辽靖国内的官职,那么他会成为一个好的辅佐皇上的大臣,如果他做不好,恐怕会引起百姓的反弹,到时候恐怕会影响到皇上的威望。“

    宋高织说道“爱卿说的有理,这个朕会考虑的。“

    “臣谢陛下恩准。“姜佰赫跪倒谢恩。

    接着宋高织又对李毅说道“李丞相,既然爱卿提出来了,那么朕就同意你们之间的合作,但是朕丑话说在前头,姜爱卿,你如果敢在朝堂上胡作非为,那么你就别怪朕不顾及昔日的兄弟情谊了,到时候,你也别怪朕翻脸不认人!“

    李毅连忙跪地“臣不敢!“

    “你知道就好!“宋高织说完,就拂袖离去,留下李毅一人。

    宋高织走后,姜佰赫看向李毅,说道“李爱卿,我们的事情,就麻烦你去处理了,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臣定当竭尽全力完成此次事宜。“

    “嗯,好。“姜佰赫转身离开了。

    待姜佰赫走后,姜佰赫对身边的侍卫吩咐道“你马上将此事传遍天下,宣布我大辽正式与大食合作,并且派遣使者前往大食皇宫,与大食的国王签订条约。“

    “臣领命。“说罢侍卫就离开了。

    接着姜佰赫又找到了姜佰赫。

    宋高织说道“爱卿啊!你现在已经正式加冕成功,现在,你就去准备一下,准备迎接天下百姓归顺于我辽靖吧。“

    “微臣遵旨!“

    姜佰赫恭敬的答道。

    “嗯,去吧!“

    姜佰赫离开后,宋高织心中感慨万千“没想到,没想到啊!这一切都是我儿宋智的功劳。“

    半个时辰后…

    宋高织坐在龙椅上对着文武百官说道“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朕有三镜,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三面镜子,可以同时使用,可以同时使用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如同:镜中观自己,镜外观别人,镜上观自己,镜后观自己,镜下观自己。

    而且这三种使用方式也有着不同之处,一是镜中可照出别人的相貌;二是镜下可以将别人的相貌照进自己眼里。第三就是镜外可以通过相互交换镜像,使自身与其他相关事物的相貌变化,这种镜像技术可以说是世间最强大的镜像技术,但也仅限于此,而且只限于皇帝。

    皇宫里的那些太监、总管、侍卫。或者是皇子公主等等人员的相貌是永远改变不了的,而且这种技术还有着一点缺陷,就是不能透视。不过这也没关系,只要将相貌改变成普通人的相貌就好了,至于那些皇子公主们的相貌,只要不让他们的脸露出来就好了。“

    众位臣子们听到宋高织的话,心里一阵激动,原来如此啊。这可真是一件好事。

    “这个镜中镜是朕从一本古书上发现的,这个古书里的记载就是镜中镜的原理,不过镜中镜是可以随意变幻的,而这个镜中镜是不能随意的变化,也就是说,只有我们大辽皇帝或者我的亲生儿子才有资格使用,其他人根本无权使用。如果有一天,朕不幸驾崩,大辽就只有一位新的皇帝。“说到这里,宋高织停顿片刻,然后再一次说道“但是,现在有了李毅和姜佰赫两个好臣子帮助我统治朝廷,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坐稳皇位,不过在我坐稳皇位之前,我希望你们能够帮助我统治辽靖,希望你们能够全心全意的辅佐我登上皇位,朕不会亏待你们。“说完宋高织对着众人拱拱手,表达他的谢意。

    “陛下言重了,臣等为陛下效犬马之劳是臣等应该做的,不需要陛下这般客气。“李毅和姜佰赫也纷纷回礼,说道。

    “哈哈哈哈“宋高织笑了笑说道“好了,我现在宣布今年冬季的税赋减免三分之一。“

    宋高织话音刚落,满朝文武就欢呼起来,他们知道今年的冬天的税收不用缴纳了,虽然这个消息有些突然,但是却在他们意料之中,因为他们也已经想好了对策,所以并没有太大的反映。

    “还有。“宋高织继续说道“今年的粮草供应也减少一部分。“

    这时,群臣又开始议论起来。

    “陛下,粮草减少一部分,那么我大辽的国库不是就空虚了嘛!“

    “粮食的储存比例不变,还有各类物资的储存比例也不变。“

    “好!“群臣又是一阵叫好。

    “但是,我们不能再减了,因为今年的秋天,是我们大辽的灾年,我们的农田,土地,水田的水产等等,都受到了极大的损伤,现在大雪封山,根本不能种植水稻、水米、菜蔬。而且我们大辽的各类物质都缺乏,所以我们不能再减了。“

    宋高织说完这句话后,群臣又陷入一片沉默。

    过了一会儿,一个老臣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如果我们不能按时的把粮食运送到各地,那么我们的国库岂不是要空了吗?“

    “对啊!“

    “是啊!“

    “陛下,我们大辽的情况您应该知道,如果不能保证供给粮食的话,我们大辽就要饿死了啊!“

    “这是当然的,这个问题我早就考虑过了,不过我有一个办法,我们可以在各地设置一些衙门,每一户人家的家丁都可以参与到衙门的建设当中,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省我们大辽的财富了。“

    宋高织话音刚落,就有大臣附和道“是啊!这个方法真不错啊!“

    其余人纷纷称赞道“陛下圣明。“

    宋高织点点头说道“嗯,那好,我就这么决定了,明天我就召集大臣们在御书房举行会议,讨论这个计划。“

    “陛下英明。“群臣齐声说道。

    宋高织又对着群臣问道“你们还有其它的事情没有,如果没有的话,朕就先去处理公事了。“

    “臣等没有其它事情了,请陛下放心,臣等会好好工作,绝不偷懒。“

    “嗯,那就散朝吧!“

    “恭送陛下。“

    “恭送陛下。“

    在第二天的开国大典上,本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而宋高织却写了一张罪己诏,反省自己在统一中原的过程中所造成的一些重大错误。在过程中所错杀的冤案以及因为错误的观念而立的过于严苛的刑罚与军法的。

    宣读完后,另一张限令诏,搬了出来诏告天下,诏令百官不得再私吞粮食、牛羊、牲畜、药材等各类物品,同时禁止大辽任何人使用镜中镜,违者杀无赦,这一道诏书颁布后,立即引起一片哗然,很多人都议论纷纷,有些人则暗骂宋高织,有些人却在庆贺,他们觉得,自己终于不用被镜中镜控制,而且还有了一份丰厚的收获,所谓的俸禄和银钱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他们更喜欢的是银钱。

    宋高织宣读了诏书之后,宋高织就匆匆离去了,他不想耽误时间。

    宋高织走后,群臣开始商量起来,他们商量完毕,就去拜访朝臣。

    宋高织的这一道诏书,让宋高织名震天下,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一时无俩,甚至还超越了宋高织的弟弟宋高昌,他的名字在宋高织宣布诏书之后,一直在宋高织的百官心里流传着。

    当然,宋高织也不是一无是处,在百官中,也有很多忠于宋高织的人,他们纷纷站出来,指责宋高织。

    随后,在开国大典上送高姿,对着文武百官及天下百姓说道“我大辽经二十四年完成了对中原的统一,这几年我要感谢诸位臣子与天下百姓对我的支持,如果没有大家的鼎力相助,也没有这场开国大典。我大辽南及南海诸岛,北及支努尔,东起东海海域,西吉吐蕃全境。“

    “陛下,我们不敢居功,如果没有大家的鼎力相助,我大辽不可能如此快速的完成统一中原的壮举,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陛下,陛下,您可千万别妄自菲薄啊!我大辽的百姓也都非常支持陛下。“

    “是啊,陛下,这次开国大典,您可算是大出风头了。“

    “是啊,是啊!“

    一群臣子纷纷附和道,宋高织也是心花怒放。

    不过,宋高织并没有因为这个而得意忘形,他知道这次开国大典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宋高织还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在大殿上,他表示,这次开国大典只是第一步,以后,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还要向天下百姓解释这一切,所以他要求朝中官员们要严守规矩,不可擅自使用自己的镜中镜,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如果有哪位大臣贪污受贿,他也会追究到底,这就导致了宋高织一个月只有两三天的休沐日,而休沐日又是最忙的时候,因此,宋高织就更加珍惜自己的休假日,所以,他每天都非常忙碌。

    此时,一位士兵匆匆忙忙的跑着过来说道“陛下,边境形势不容乐观,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以及北元大举进攻边境。我们快扛不住了,目前,边境的守军此剩8万人了!”

    “边境情况怎么样?“宋高织一惊问道。

    “我军现在已经坚守不住了,我们已经失败了五次了。“士兵说道。

    “什么?你再说一遍。“宋高织听到士兵的话,心里咯噔一下,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刚刚宣布了开国大典,边境就遭到了突袭,难道是乌丸人又趁火打劫了。

    士兵看着一脸阴霾的宋高织,连忙把边境的情况说了一遍,原来,边境的战况非常危急,支奴干军队在边境上一直占据着优势,而且他们的粮食和物资非常充足,反观我们,因为刚完成中原的统一国库空虚,所以根本不能补给,所以边境的将士就陷入了艰苦奋斗的状态,他们每天都在和敌军厮杀,每天都在牺牲,每天都在死亡,士兵们都是抱着必死的心态在战斗。

    “我大辽不是没有援军吗?他们是干什么吃的?“宋高织大发雷霆道。

    “他们不敢违背陛下的命令,所以才不敢派兵来增援我们,他们怕死。“士兵低下头小声说道。

    “混账东西,一群废物,我大辽的勇士都是英勇善战的,他们怎么可能怕死呢!“宋高织怒吼道。

    宋高织的二儿子宋家虎说道“父皇,儿臣请令率15万精兵支援边境。虽说支奴干布,瓦剌部及北元是一群骄兵悍将。但想必他们都是因为客气的利益而触发弱,他们发生了利益的冲突,想必他们的他们的实力会大大瓦解。如果儿臣率领15万大军支援边境,一定能够将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打退回去。“

    宋高织听到儿子的话,沉吟了一下后,说道“既然虎儿愿意领军出征,那便由你带兵前往边境,不过你记住了,一旦遇见支奴干部及狠良兀部。你一定要尽全力歼灭他们,一定不能让他们破坏我们的开国大典,如果不能阻止他们的破坏,你也要想尽办法活捉他们。“

    “儿臣谨遵父皇之言。“宋家虎拱手说道。

    “嗯,你去吧!“宋高织挥手道。

    ......

    随后,宋家虎又跟宋高织商议了一些具体的细节。

    随后宋家虎就离开了大殿。

    宋家虎离开后,一位老者走到宋高织的身旁。

    宋高织看了一眼这位老者,问道“李老,有什么事吗?“

    这位老者就是李家长子李家龙,也是宋高织手中掌握的权势最大的臣子之一,不过,他平时很少过问政务,除非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他才会来找宋高织。

    李家龙说道“陛下,臣认为现在的局面非常的不妙,边境战线岌岌可危,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就会彻底击垮我大辽的防线,到那时候,我大辽的损失将会无穷无尽。“

    “李老说的没错,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的实力实在是太强了,如果再拖延下去的话,我大辽就会彻底崩溃。“宋高织叹息一声说道。

    李家龙接着问道“陛下,不知道您打算怎么办?要不然我去边境调拨一批物资和军饷过去支援边境的边境驻扎。“

    宋高织摇摇头说道“不行,我大辽的物资和军饷都是有限的,如果你现在调拨物资和军饷过去边境的话,肯定会引起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的警惕的,到时候他们可能会对我们的大军展开报复,所以,这些物资、军饷我们必须留着以备不测,如果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真的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那么,就只能依靠我们的兵力抵挡他们的进攻了。“

    李家龙点点头,说道“我明白该怎么办了。“

    宋高织继续说道“好了,你去准备吧!朕现在需要休养生息,争取早曰恢复元气。“

    “是,陛下!臣这就去安排。“

    ......

    十天后,随着宋家虎的支援部队赶到边境,边境的战士得到了大大的改观。虽说是好事,但是大量的压力给到了宋高织身上,宋高织不得不加紧练兵,他必须让他的大军尽快的恢复元气。

    宋高织也是非常担忧,他怕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的军队一旦攻克边境城池,那么,宋高织的大辽将不复存在,他的皇帝宝座也会被夺去,所以,这件事情他不得不小心。

    宋高织决定从南边抽调兵马,增援边境的军队,这样他的大军能够快速的调集物资,增强实力,他要亲临战阵,为大辽战死的战士报仇,让他们的家属能够享有荣华富贵。

    宋高织的想法也得到了大臣的赞同,大臣们纷纷提出建议。

    “陛下,南边虽然地处蛮夷之地,地广人稀,但是那里毕竟是大辽的故土,如果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进犯我大辽故土,我大辽的子民将不得安宁,如今边疆的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实力强横,如果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趁机侵略我们的故土,那么,到那个时候,我大辽必定陷入内乱之中。如果到那个时候,我大辽将会彻底分裂,成为两国争霸的局面,那样的话,我大辽危矣。所以臣以为。还是尽快的增强我们的实力为好。“

    随后,一位臣子走了上来,手上拿着各省百姓的安心信件,恭敬的递交给了宋高织。

    宋高织拿着这封信件,看了起来。他越看越感觉到害怕,因为这份信中说的非常详细,他们已经收服了几个州府的州牧以及郡守,这些州府的州牧和郡守都投靠了李家虎和李家虎的亲戚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这让李家虎大喜过望,因为他们的军饷,军械都是从其它地方缴获的,所以,他们的武器装备和粮草等等都不够,现在他们已经有了充足的粮草补给和军械,这样的话,他们的战斗力会更加的强悍,到那个时候,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的军队想要击败他们,将会更加的困难。

    宋高织看到这封信之后,眉头紧皱,他不知道该做什么选择了。

    这个时候,李家龙走了过来,恭敬的说道“陛下,如果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进攻边境,我们应该怎么办啊?我们现在的实力已经是非常的薄弱了,再加上这个时期,我们国库又出了问题,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去支持我们的战役。“

    宋高织。陷入了沉默,想了一会儿后随后说道“目前国库空虚,以防守为主。调遣各地工匠扩建及补修长城。争取尽快的补齐国库的空缺,这样一来,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就拿我们没有任何的办法了。“

    “是,陛下。“

    李家龙恭敬的答道。

    李毅站起来对宋高织说道“启禀陛下。刚开国如此大兴土木,恐怕大辽会走,泰,隋的老路啊!恳请陛下三思啊!“

    李毅是宋高织的幕僚兼谋士,李毅的提醒无疑是雪上加霜,李毅提醒的也非常正确,如果宋高织贸然扩建修补长城的话,势必会丢失天下民心,这样一来,不但会影响边境战士的信心,也会影响整个大辽的民心,甚至会导致大辽的内部混乱,到时候就会造成大辽的灾难,这对于宋高织而言,绝对不是好事。

    宋高织看了李毅一眼,随即说道“李爱卿说的没错,我们应该先稳固边境战场。等稳定好边境的战局后,我们再进一步扩张边境的军队,增强边境的兵力,让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不敢轻易侵犯我大辽。“

    “是,陛下英明。“李毅恭敬的说道。

    宋高织看着李毅说道“朕这段时间一直忙着练兵,把边境的大事情都忘了。这件事情就拜托李爱卿了。“

    “请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完成陛下交代的差事。“李毅坚定的说道。

    宋高织点点头,他相信李毅,毕竟,李毅跟随他这么多年,对于李毅的忠诚度宋高织是非常清楚的。

    “好了,朕累了,想休息一下。“宋高织说道。

    “臣告退。“

    李毅躬身施礼,然后转身向外面走去。

    李毅离开御书房之后,立刻去找王承恩。

    这段时间,王承恩为了筹措军资,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筹措军资的问题上。

    ……

    这次李家虎带领的部队有三千五百名骑兵,三百匹骏马,还有八百辆马车。三千五百名战士分别负责三个师团。另外还有四万名军队负责运输物资,运送粮食,以及军饷物资和粮草。

    李家虎带领着三千五百名骑兵向边境的战场飞驰而去。

    ......

    做完这些事以后宋高织连夜写了一封屯田召书。他把自己的意见和计划书写了下来,他希望李家虎和李家虎的部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边境的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这样的话,他的胜利几率就会大很多了。

    宋高织在书信中表示他愿意用三倍的价格购买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的兵权,希望他们能够归顺朝廷,如果他们不愿意归顺朝廷的话,他也不介意杀了他们,他要用他们的鲜血来洗刷他们在边境的罪状,用他们的血来证明大辽的统治者是一个非常仁慈的皇帝,他们不仅仅只会掠夺他们的土地,还会保护他们的土地。

    这封书信很快就传遍了大辽的每一寸土地,很多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的族长都听说了宋高织的意图,不少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的族长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的族长纷纷派人来找宋高织理论。

    宋高织的态度很坚决,他不管这些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的族长如何反抗,他只是让人告诉这些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的族长,如果他们不按照他写的书信去做的话,那么,他将会亲自率兵前往大漠,杀光他们。

    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的族长听闻宋高织要亲征大漠后吓坏了,他们可不愿意宋高织亲自去攻打大漠,如果宋高织真的亲自率兵前往西域的话,这将会引发战争,如果他们和宋高织作对的话,肯定是吃亏的,到时候,他们将会被全世界唾骂。所以,支奴干部和狠良兀部的族长纷纷表示,他们愿意归顺朝廷,并且愿意在边境的土地上建设新的城镇,他们也愿意向宋高织献出自己手中的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