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诸葛亮魂穿崇祯 » 第二十一章,虚情身必死,邪信当尽毁

第二十一章,虚情身必死,邪信当尽毁

    一番闹剧结束,场面渐渐平息下来。

    崔应元发觉新皇压根也没理会他,依旧平静的凝视着自己。

    他心里顿时发虚起来。

    这招苦肉计可是他与李实等人一起商议出来,只求活命的。

    莫不是也被新皇看穿了?

    应该不会吧...新皇不过十六岁,听闻更是易热血上头,性情中人。

    那开内帑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应该会被他这番真挚演技给唬住啊!

    这时候新皇摆了摆手,安抚众人道。

    “你等之罪责,自有公正审判。且先退下,你留下。”

    诸葛亮口中的你,便是那位一直一言不发的汉子了。

    崔应元等人绝望的看了他一眼,无奈的退下了。

    而这位汉子依旧沉默,一幅引颈待戮的模样。

    “你这汉子,为何一言不发,不为自己辩白?”

    “回皇上,田尔耕自知罪孽深重,应当挨上千刀万剐,更何况锦衣卫乃皇家之鹰犬,应杀则杀,应判则判,怎可呼天喊地,实为求活?”

    田尔耕瓮声瓮气道,言语间充满了对崔应元的不屑。

    诸葛亮暗暗点头,算是认可了此人。

    正如他所言,锦衣卫身为皇家鹰犬,自当成为皇权最利的一把武器。

    若是这武器有了异心,便会迟钝,难显其威力。

    观察至此,诸葛亮心中已有决断,当即道。

    “田尔耕接旨。”

    “臣在。”

    那田尔耕即便至此,也不敢表露出多少兴奋。

    只是看他指尖微颤的样子,怕也还是恐惧。

    诸葛亮看在眼里,继续道。

    “你有滔天罪恶在身,理应着刑部三司会审,定罪处罚。然,此刻正是国家飘摇,社稷震荡之际,良才难求。遂委任你暂为锦衣卫东南指挥使,即日起前往江南地界,辅助户部收缴矿商两税,另彻查江南商贾偷税等情况。”

    “臣,领旨!”

    田尔耕到了此时,终于难掩心中激荡。

    诸葛亮说完,不忘补充几句道。

    “另有刘桥,吴孟明二人,也算忠良之辈,你可同携往江南引为助手。记住,只调查,不抓人,更不可肆意大刑伺候,残害百姓。”

    “明白。”

    田尔耕回应着,更是重重磕了一个响头,再抬起头来时,满脸早已是鲜血淋漓。

    仅这一下,便与那崔应元的小磕小碰,形成鲜明对比。

    诸葛亮轻抚着羽扇,同身旁的锦衣卫道。

    “崔应元,李实等罪孽深重,更意寻死迷惑我,押往刑部会审吧。”

    “遵旨。”

    身旁的锦衣卫们当即行动起来,将那一大帮呼天喊地,只求活命的原五彪,十孙等一众阉党统统送往刑部。

    他们居然还敢向魏忠贤乞活,吓得一直跟在诸葛亮身后魏忠贤长跪不起,汗衫都被冷汗浸湿。

    而随着这一帮人的押解离去,留下来的锦衣卫们,无不神情紧张,行动迅捷,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崔应元。

    整个锦衣卫的风气,为之一肃。

    诸葛亮连连点头,这等风气才是他最想看见的。

    而身旁的魏忠贤,他本意也有几分震慑敲打他的意思,便任凭他长跪,也不理睬。

    这一番敲打,果然有效果。

    那魏忠贤就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一般,连忙开口道。

    “皇上,老奴忽然想起自己还有一物,能助皇上您更好的平抑党争。”

    “噢?这倒是新奇了,何物?”

    “呃...劳烦田指挥往我住处中那老歪脖子树下一青砖挖掘,不出两米必有一箱子,烦请将其取来,交予皇上。”

    若是在平常,魏忠贤这番话还没说完呢,那田尔耕也该有所表示了。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那田尔耕岿然不动,只等新皇发话。

    诸葛亮点了点头,他这才敢领人去取。

    且说他出了锦衣卫所,直奔魏忠贤住处。

    那是一方幽静阁楼,讲究的就是一个奢侈低调。

    只是魏忠贤一倒,此处早已被搬空肃清,一段时间未有人光顾,连那入口处的牌匾都有些歪了。

    所谓人走茶凉,便是如此。

    田尔耕不敢多想,寻到老歪脖子树以后,便发觉一众灰砖之中,有一青砖格外扎眼。

    将其翻开以后,一顿狂挖,果然找到一箱子。

    他几人忙将箱子取出,一来一回,已过了一个时辰。

    等再度返回时,便发觉新皇已高坐于指挥使位置上,正审阅着锦衣卫过往卷宗。

    ‘新皇真也勤奋,便是这点时间也不肯休息,换做天启帝,只怕早回宫咯。’

    田尔耕暗自想到,这才蹑手蹑脚走入前厅,下跪叩首道。

    “回皇上,东西已带到。”

    “打开看看。”

    诸葛亮见人已返回,便收起了卷宗,揉了揉干涩眼眶,好奇道。

    田尔耕忙将其打开,却发觉里面不是金银,乃是一张张书信,占满了整个箱子。

    要知道这箱子颇阔,能容纳一成人藏匿其中,可想而知那书信之巨。

    这时候魏忠贤才透着几分不好意思,开口道。

    “皇上,不瞒您说,这是我给自己欣赏的东西。它们全都是各地官员,乃至朝中上下写于我的祝贺信件。特别是不少东林人士,最喜在我贺寿之时送信,我一一照单全收,留作纪念。

    现在想来,应当早交予皇上,充作这些人的证据。”

    诸葛亮闻言,遂取来一两张信件详阅。

    果不其然,那信件中多得是阿谀奉承之词,其中肉麻程度,简直把魏忠贤当作了亲爹。

    再查看信件落笔,满朝文武,国公勋爵,十之八九都有贺信,足见朝局之糜烂。

    如此朝堂,对外焉能不兵败辽东,对内焉能不激起各地民变?

    这时候魏忠贤才赔着笑,搓着手掌,似那苍蝇品食一般说道。

    “皇上,要是这些书信被公之于众,写信的官员们也就别想在这朝堂上立足了。您掌握了这个,就是掌握了绝大部分官员的命脉啊!平抑党争,可不就是好法子吗?”

    其余锦衣卫一听,也是眼前一亮,尽是点头赞许。

    唯独诸葛亮,却断然道。

    “将它们,尽数焚毁吧。”

    “啊!?”

    在场的锦衣卫们都惊讶出声,更别提魏忠贤了。

    如此拿捏百官的机会,新皇怎么就轻易放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