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诸葛亮魂穿崇祯 » 第六十五章,合并异常顺,募兵生异样

第六十五章,合并异常顺,募兵生异样

    这几日王承恩接待最勤快的,就是眼前这两位兵部的侍郎了。

    就连他们最喜欢喝什么茶,吃那些点心,王承恩心里都有了数。

    而他们被召见最勤快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新皇即将做一件大事。

    合并五军都督府,将军权统一。

    这毕竟是一件极大的事情,涉及甚广,新皇与这两位侍郎也是研究多日,才拿出一份厚厚的人员名单。

    而今天,就是确定的日子。

    “近日辛苦二位了,合并名单已出,便随我同去朝会,向群臣宣布吧。”

    “是。只是此次合并都督府涉及数位勋贵,皇上您真的不保留多一些勋贵,以安抚他们吗?”

    “不必,职位有能者居之,宁缺毋滥。”

    诸葛亮已经打定了注意,这才带着两位侍郎前往皇极殿朝会。

    而早就等候多时的朝臣们见到新皇带着两位侍郎到来,也颇为惊奇。

    但也仅是惊奇罢了。

    只要不带后宫女眷,来一个垂帘听政就行。

    朝会随即开始,众人收拾一下自己,各自肃穆道。

    “吾皇万岁!”

    “诸位平身,近日我巡查各地卫所,发觉滥竽充数,老弱病残者甚多。而统御卫所的五军都督府,更是有许多人长期称病休假,不理正事。如此行事,再有十年,我大明将无可用之兵!诸位以为,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遵照程序,向朝臣询问道。

    涉及军事,其他五部自然歇菜,谁也不敢多说半句。

    毕竟这种问题上说错一句话,军法无情,那可是真要掉脑袋的,跟言官的死谏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而在此时,王洽出列,接上话道。

    “回皇上,臣以为五军都督府相互掣肘,相互分化多时,眼下流寇四起,北方更有外族入侵,正是危急之时,臣以为应当将五个都督府合并为一,选一能将担任。同时我部应当尽快审查各地卫所兵员,清退老弱病残,清除吃空饷,喝兵血之弱将,重振我大明军威!”

    洋洋洒洒一大段话说出,朝堂上已是鸦雀无声。

    换做平时,这王洽断然要慌。

    只是这些话完全就是新皇想说的,只是让他提出罢了。

    而这番对话,就是试探勋贵们的反应的。

    毕竟合并都督府,就意味着大批官员要丢了饭碗,他们如何能忍?

    可是预想中的激烈反对并没有到来,反倒是那大腹便便的成国公朱纯臣悠闲出列,镇定自若道。

    “皇上之决策,极为英明,我等莫敢不从也。”

    这番话,顿时让沉默的众人品出三分异味来,再看那朱纯臣的举动,竟敢直视新皇,颇有挑衅之意。

    虽只是片刻,但要是换一位性子暴戾的君王,只怕这朱纯臣就要脑袋搬家了。

    诸葛亮却是不恼,当即还以眼神反击,同时开口决断道。

    “既然如此,那就照兵部的提议办。从今日起,五军都督府尽归一府,统一管理天下兵马。卫所糜烂,兵将皆成农民,已毫无战力。今日起军户制全面改制,军户将原地转为农户,子孙后代不必只参军,归户部管理。”

    户部尚书李国普闻言,很是积极的出列,出言附和道。

    “臣一定将这些军户管理好。”

    “嗯,有劳国普多费心了。本次改制影响甚广,牵连甚大,遂从北直隶三省开始改制,若有良效,再向全国推广。”

    “臣遵旨。”

    李国普当即领命,再次返回队列中。

    有了李国普的带头,朝堂上也终于不再死气沉沉,多有讨论声起,稍有活力。

    而诸葛亮的谋划还未结束,他又道。

    “我大明边陲不稳,内地又有流民四起,乃是多事之秋。卫所既已全面改制,旧属兵将即日起组成新军,由我亲自管理,名号未定,兵饷则由内帑供养。申用懋何在?”

    “臣在。”

    申用懋也赶忙出列,深怕自己掉链子,拖后腿。

    诸葛亮见他积极,赞许道。

    “此事交予你去协商,今日起可发皇榜于各地,招募乡勇选拔入军,暂定人员三千人,你可能办到?”

    “臣必不辱使命。”

    申用懋赶忙下跪叩首,坚定道。

    诸葛亮颔首,示意他起身说话。

    待得几项制度落地,本次朝会就开始讨论其他事情了。

    陕西的灾情愈发严重,户部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若非新皇开年就发内帑银两赈济灾民,只怕早有饥民暴动了。

    然而内帑存银不多,连李国普自己也不知道如此消耗,要熬到几时。

    朝会遂在这般惨淡中,草草收场。

    同一天,招募新军的皇榜就在兵部,以及合并后的大都督府的共同撰写下,开始发往京畿各地。

    灾荒之年,能有皇粮可吃,谁人不愿参加。

    至于有新皇指导,则被无视了,谁也不相信皇帝真会来统兵。

    于是不过短短半日,兵部新增的募兵处前就挤满了人。

    把控本次招募的申用懋见状,心中大定。

    这招募如此顺利,简直就像是白送的一般。

    只是看着这人流涌动的现场,申用懋忽然察觉出几分不对劲来。

    在这一片乡勇之中,有一批人显得格外扎眼。

    有道是看人先看鞋,只看鞋子便能看出一人的家底是否殷实。

    这句话放在贫民身上,最为贴切。

    贫民者,直接是裸足行走,再有些许家底,便换草鞋。

    若再往上,也就是富民小地主一层,那也不过是添一双布鞋罢了。

    尽管他们穿着同普通民众一样,也是麻衣裹身,但鞋子骗不了人,他们穿的竟然全都是皮靴。

    而且他们的数量,还不少!

    特别是这些人展露出的身手,更让申用懋心惊。

    本次招募是要组建强军的,所以不可能选择老弱病残者,必有考核。

    而五军都督府内的考核,多为统一。

    兵卒只需身体健康,能操持兵甲即可。

    伍长一类的小官则需要弯弓搭箭,体能上佳者。

    这批穿着皮靴的人,個个身手上佳,孔武有力,招募人员见了,自然赞叹不已,会让他们做一个伍长之类的小官。

    哪怕是申用懋自己,也会如此安排。

    等到这批人全被招揽入列,招募的名单送到申用懋手上的时候,他已然慌了神。

    “姓朱,姓徐...又姓朱...这些人,不会全是原来那些勋贵的旁支吧?”

    申用懋自言自语道,脑海中已经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若基层的伍长,再往上的队长,百户,千户全成了那些勋贵的旁支,那这新军,不又成了他们的力量了吗?

    这招釜底抽薪,真可谓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