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书颜传 » 第三十七章 武安候父子

第三十七章 武安候父子

    书颜在平襄的时候一次也没生过病,就连易天启病了,书颜都还好好的,可回自己后,书颜倒是病了好几天,不过到也不怎么严重,就是没什么胃口,大夫说是感染了风寒,多注意饱暖,没事不要出门,好好调理,小半月就能好了。

    大过年的,原想着和家里人好好聚聚,没两天又只能待在自己房里养病了。

    易天启和书颜的情况完全不同,几年没回家,原本的想念在见到武安候那种臭脸时瞬间消失殆尽。即使武安候夫人很努力的想要去调和父子之间的关系,总就是有心无力。

    武安候虽然只有易天启这一个孩子,可这并不表示他对这个唯一的儿子就是百依百顺,相反他对易天启一直都有很强的控制欲。

    他希望易天启能够听从他的安排做事,听从他的建议做人,总而言之,他希望自己在儿子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最好是什么事都听他的。

    在易天启还是个小男孩时,的确如武安候所期待的那样,易天启很听他的话,他说什么易天启就做什么,所以那时候两人的关系很亲密。

    可当易天启慢慢长大,骨子那种不愿受人摆布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最开始还只是从一些小事上违反父亲武安候的意思,后来离开家,去了平襄参军,和家人的关系渐渐疏远后,就再也没有谁能掌控他的人生。他和武安候之间的关系,在没有明确的说明中变成了逐渐对立的关系。

    武安候对易天启的影响越来越小,不管他对易天启说什么,易天启都没有怎么反正心上。这让武安候觉的自己在儿子心里的地位受到严重危险,当他选择用父亲的权利逼迫自己儿子时,父子之间的关系就走到了一个冰点。

    三口之家,多年来第一次坐在一块吃饭,本来该是温馨、幸福的场面,可武安候偏偏控制不住自己,明明见到儿子心里是高兴的,更何况,他还有一个无比优秀的儿子,就更应该以儿子为荣。

    当他真的在与儿子团聚的饭桌上开口说话时,到了嘴边的好话,也变成了对儿子的责怪。

    话一说出口,武安候就后悔了,除了心里自责外,武安候夫人的眼神让他的心里更不好受,可做为一个父亲,难听的话已经说出口了,又怎么会收回来,只能硬着头皮顺着自己的话题继续说下去。

    易天启有多期待这顿团圆饭他自己也说不上来,即使和书颜分开了,他都还是努力让自己能够看起来开心一点,他期待看到父亲,也高兴看到母亲。

    虽然长大之后他从来没有在语言上表达过这份想念,可血缘之间的神秘关系不是说断就能断的,即便几年没有见面,也极少又来往的书信,在易天启心里,他始终都是爱着他的家人。

    父亲刺耳的话对易天启此刻的心情无疑是雪上加霜,从他在平襄的所作所为到他至今还不愿意娶妻生子,武安候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易天启的否定。他为之奋斗的事业在父亲眼中根本就不值一提,传宗接代才是他这个年纪最应该做的事情。

    易天启有时候很羡慕自己的好兄弟蒋书昭,因为宣平候从来不会干预自己儿子做的任何一个决定,而自己的父亲,却是什么事都想要插手。

    父亲的话,让易天启又想到了才分开不久的书颜,自打他发现自己喜欢书颜起,他就再也没有想要成亲的想法。

    原本他还有认真想过,等他在平襄再待上几年,就按照母亲的想法娶上一个贤惠的妻子,生几个孩子,就这样按部就班的过一辈子。

    但现在不行了,他喜欢书颜,就没有办法和其他女人生活在一起,父亲说的什么年纪大了,成婚的话,易天启听进去,不过一个字都没放在心上。

    为了躲避父母一个接一个催婚,才在家里待了两天的易天启,就跑到了京中大营躲清闲去了。

    在易天启看来,哪怕多干点活,也要比待在家里强上许多。父亲母亲一个说狠话一个说软话,这样的伎俩已经对他没有任何的效果。

    早在他十六七岁时,他就已经习惯了自己为自己拿主意,现在他都已经25岁了,就更听不进去别人的话了。

    武安候夫人苦口婆心,软硬兼施,不管是威胁还是装可怜都丝毫无法动摇易天启的想法,出于女人天生敏锐的洞察力,她甚至觉的儿子的态度比前几年更加坚决。

    要一个家族延续下去的确是简单的一件事,可要维持家族的繁荣昌盛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武安候夫人一方面希望儿子能够维持武安候府下一代的体面,同时另一方面也希望儿子能够为家族开枝散叶。

    这两件事中,第一件事易天启完成的很好,在朝廷新一代的年轻人里面,她的儿子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可是另一件事,易天启却没有放在心上过。这让武安候夫人一年比一年着急,可又对儿子无可奈何。

    易天启的人脉大多都在平襄,在京城虽然他的名气也不小,可真要论起在京中的话语权,他连比他低两级的蒋书昭都不如。

    蒋书昭对他的这位好朋友是有一定了解的,这几年对于时不时来找他点麻烦的武安候同样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对父子俩脾气相似,不管是谁都不会放下架子找对方好好的聊一聊,对于刚过完年就到军营里来找自己的易天启,蒋书昭并不感到奇怪,他早就料到了易天启在家待不了几天,所以特意提前回军营备上了好酒好菜,等着他来找自己。

    虽然这一切蒋书昭都料想到了,可当易天启真的来找他时,他心里反而没有一点欣喜,反而净都是对易天启的同情。都是同龄的好兄弟,他有妻有子生活安定,而易天启却连一个说亲的对象都没有,要是易天启没有代替他留在平襄,现在他的生活就是易天启的了。

    正因为这样蒋书昭才一直过意不去,在他看来正是因为自己才照成了易天启如今的局面,而他就应该为易天启负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