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灵气大宋 » 第14章 马扩献策

第14章 马扩献策

    马扩喝多了,正在熟睡,赵榛一阵拍门,亸娘连忙将马扩叫了起来。

    赵榛看马扩睡眼惺忪,就给他喝了口灵泉,马扩立刻清醒过来。诧异地道:“殿下给我喝了什么?”

    赵榛道:“不过是一碗醒酒汤罢了,孤左右睡不着,想与将军商量一些事。”

    马扩忙道:“殿下请讲。”

    赵榛道:“咱们杀了完颜宗望,金国必不能干休。以小小的五马山,断然无法抵御金人铁骑,你说,咱们下一步,该当如何?”

    马扩道:“大王神机妙算,一举射杀完颜宗望,必然天下震动,声名播于宇内,此时大王只要登高一呼,两河义军必然群集响应,共助大王完成抗金大业。”

    赵榛道:“话虽如此,但眼前困境如何度过呢?”

    马扩回到房间,不多时拿出一幅舆图,展开来,指着地图说道:“殿下请看,自燕京往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唯一可拒者,除了西面的太行山,就是这赞皇县的屏障五马山了。不过五马山孤立平原之上,金人若大举来攻,也不是久守之地。”

    赵榛皱眉道:“依照你的意思,我们是要往西遁入太行山?”

    马扩摇头道:“非也,太行山巍峨高峻,殿下若要蛰伏,倒是个好去处。但大王一战击杀金国完颜宗望,天下震动,正当趁机号令群雄,图谋抗金大业才对。岂能遁入深山,浪费此大好良机呢?”

    赵榛一想,觉得他这番话也有些道理,这时候正是群情振奋,自己忽然说要跑路,士气必然大受打击,干掉完颜宗望带来的名声,也会消失殆尽。可是就凭着这点人和金国打的话,和自杀也没什么区别。

    马扩继续说道:“仁宗皇帝八年,黄河大水,向北直入大名府,在武清(注:天津)入海,这条河道被叫做‘北道’。十二年后,黄河再次泛滥,从山东入海,这条河道,又被叫做‘东道’。自此,这一带便形成了数百里泥泞沟渠,犹如天堑,使得金国骑兵难以通过。是故金兵两次侵我大宋,都只能避过这道天堑,借道庆源府,沿着太行山脉向南进攻。”

    他这么一说,赵榛就明白了,敢情这五马山乃是兵家必争之地,金人若要南下攻宋,则必经五马山,守住了五马山,就等于扼住了金人的咽喉。

    马扩道:“臣以为,为今之计,当兵分两路。一面派出人马前往两河之地各路义军处,宣扬大王击杀金国太子完颜宗望,并率领孤军堵住金人南下必经之路的壮举,号召各路大军前来相助,如此,则五马山虽只是弹丸之地,短时间内却也不惧金人。”

    这一点,赵榛深表赞同,由于金人残暴,动辄杀烧掳掠,所以两河地区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到处都是义军。就连一代名将岳飞,也参加过义军。想到岳飞,赵榛不由在心里念叨,鹏举啊,你现在在哪啊?

    说起来,以自己现在的王八之气,要招揽岳飞,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臣问过赵邦杰,如今两河地区大大小小的义军有数百股之多,其中最大的一支,则是由王彦率领的‘八字军’,已发展到数万之众。朝廷发下了许多空头扎子,任命了许多虚衔武官,赵邦杰的武翼大夫就是这么来的。这些人分散各地,互不统属,终难成事。如今由殿下来登高一呼,必定能够聚拢人心,统一号令啊!”

    赵榛笑道:“这样一来,孤倒是成了黑暗中的萤火虫了。不过若要抗金,生死自然要置之度外,这重担,孤接了!且说你的第二条法子是什么?”

    马扩拜服道:“大王好气魄!至于第二条法子么,则是派一个信得过的臣子,前往应天府面见官家,详叙此间之事,请官家派大军北上,助大王抗金。如今,宗泽元帅就在汴梁留守,只要官家同意发兵,宗帅率领大军旬月可至。臣想,只要咱们能在五马山挡住金人的进攻,过得几个月,金人久攻不下,必定士气低落。到时,宗帅的主力军忽然加入,雷霆一击,则金兵可破。金兵一破,大军趁势而上,若打得好,趁机收复燕京,也未可知啊!”

    马扩这个如意算盘倒是打得挺响亮,若真如他所说,倒也有成功的可能。可以说马扩不愧是历史上留名的人物,谋略还是不差的。

    只可惜赵榛却知道这谋划根本就不可能成功,因为他是个穿越者,没人比他更明白赵构是个什么玩意儿。

    在后世的网络上,网友们给这货取了许多绰号来侮辱它。比如完颜构,赵九妹,阳痿构,赵跑跑,大宋海贼王,大金送王……

    这货被金人吓破了胆,一心想着逃跑,想要他派兵抗金,根本就不可能。

    而且,自己现在是大宋的信王,还弄死了完颜宗望,对赵构的帝位有着巨大的威胁,他不在背后使绊子弄死自己就不错了,还发兵,发个屁。

    马扩见赵榛面色不对,不由得问道:“殿下觉得臣的主意有什么不对吗?”

    赵榛问道:“以你所闻,当今陛下,是个什么样的人。”

    马扩却不好评论当今皇帝,闻言有些犹豫。

    赵榛道:“不必忌讳,但说无妨。”

    马扩道:“臣闻当今圣上曾入金营为质,镇定自若,凛然不惧,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

    后面的话马扩就不说了。赵构登基为帝已经成了既成事实,从法理上来说没有什么问题,而从赵构为康王时的表现来看,这是个一腔热血的贤王,他登基为帝,当是大宋之福!

    如今君臣名分已定,赵榛就算有心,也是不宜再争了。这两兄弟都是人杰,若能同心协力,何愁不能驱除鞑奴,中兴大宋呢?

    镇定自若,凛然不惧,非凡的勇气?

    赵榛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这说的是完颜构那废物吗?

    不过仔细回忆自己所知的历史,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在赵构被金人吓破胆之前,他似乎真的是个勇气十足,挽狂澜于既倒的热血青年?

    根据赵榛所了解的历史,赵构阳痿还要再等两年,也就是1129年,那时赵构正躲在扬州的行宫里抱着一个宫女行乐,忽然听说金人杀进扬州来了,一吓,就痿了。

    大概就是从此之后,他的男儿气概荡然无存,行事卑鄙无耻,成了一个十足的小人。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马扩的计策,或许是可行的?

    赵榛主意已定,对马扩道:“既然如此,便以将军所言。只不过南下求援,非同小可,将军可愿亲自前往么?”

    “让臣去?”马扩吃了一惊,随即就明白了,这山上人数虽多,却只有自己是个正经的官员,除了自己,还有谁能担此重任呢?便道:“臣愿往,此事不管成败如何,臣定会回来复命!”

    赵榛道:“既然如此,那我写一封亲笔信,官家见了,自会信你所言。”

    赵榛说着,就找了笔墨开始写信,由于知道这段历史,所以这封信的大致内容他还记得,也就模棱两可地写了起来。

    信的内容,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承认赵构的皇位,并无觊觎之意。然后说明了自己在河北的境况,希望赵构能派来援兵。最后回忆了几件往日兄弟间的小事,确认信的真实性。

    他继承了赵榛的记忆,居然也能写得一手瘦金体的好字。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发明的,赵佶的儿子们大多会写,赵构一看便知。

    赵榛吹干墨迹,用了印玺,把信交给马扩,说道:“事不宜迟,你明日便下山吧!”

    这印玺自然是从赵恭的身上拿回来的,至于赵恭,已经死在乱军之中了。

    马扩却道:“臣暂时还不能走!”

    赵榛奇道:“为何?”

    马扩道:“咱们杀了完颜宗望,金人必来报复,第一波攻击是最猛烈的。臣要留在此地保护殿下,等到各路义军来援,殿下的安全有了保障,臣才能放心南下。”

    赵榛点点头,这马扩还真是有情有义,便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先下手为强,趁着士气正旺,军心可用,明日发兵攻打赞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