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完美人生从听劝开始 » 第八十二章 秦如玉快不行了

第八十二章 秦如玉快不行了

    夜渐渐深了。

    都市仍然车水马龙,大家都在为生活奔波。

    这座城市究竟有多少为爱神伤的人?

    光是这小小的角落,就有三个人:跑步机上的张浩,阳台上的王蔓蔓,卧室里侧躺着的林欣。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半小时,但王蔓蔓没有回房间,张浩也还在继续跑步。

    给不了她明面上的陪伴,但张浩不舍得她一直这么孤单,虽然这样做似乎毫无意义,但他仍然想尽己所能给她多一点陪伴。

    直到王蔓蔓回屋,张浩才关上跑步机。

    跑了将近一个小时。

    他早已经大汗淋漓。

    他子完澡,回到房间,看到熟睡的林欣,轻轻吻了一下她,替她盖好毛毯。

    刚准备关灯睡觉。

    手机亮了。

    张浩一看,是秦如玉妈妈的电话。

    他心莫名一惊,有那么一刻,觉得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果然,接起电话,那头是秦如玉妈妈痛彻心扉的哭声。

    “阿浩!如玉她快不行了!”

    张浩连衣服都没换,以最快的速度冲了出去。

    来到医院。

    秦如玉的病房挤满了人,她身边的朋友都来了,有放声痛哭的,有悄悄抹眼泪的。

    她身边的朋友,哪怕是最亲密的人都不知道她这个病,直到现在……

    她不想让大家为她伤神太久。

    张浩走到床前,秦如玉看到他时,握住了他的手,她的手腕瘦削如柴,只剩皮包骨,脸上却带着笑容:“张浩,谢谢你,感谢你在我的生命中出现。”

    张浩泪如雨下。

    他握着她的手,感受她生命最后的温度。

    她说着:“我签订了器官捐赠协议,我会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看这个世界……”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语气越来越弱,直至没有。

    她瘦弱的手无力垂落。

    病房里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

    看到她苍白毫无血色的脸。

    往事一幕幕从他眼前掠过。

    校园里她青春靓丽的身影,那时他们只是认识,并未进一步了解。

    毕业后的偶遇,一起找工作,一起创业,一路扶持,直到分开。

    再相见,却已是即将天人永隔的局面。

    医生进来处理器官捐献的事情,张浩才知道秦如玉捐献了她的眼角膜。

    秦如玉的父母年龄已经大了,在这打击下已经毫无处理这些事情的力气,于是委托张浩去处理。

    张浩想知道秦如玉的眼睛捐给了谁,这样她也好有个念想。

    但医生说捐赠者和受赠者都不能公开,这是医学规定。

    只告诉他,受赠者是一位非常优秀杰出的人,秦如玉的眼睛一定会以另一种方式看到更美好的世界。

    张浩一直忙忙碌碌,没有时间悲伤。

    处理好这些事情,安顿好秦如玉的父母及亲人,天已经亮了。

    后续还有秦如玉的后事及追悼会,他跟秘书说需要请三天假,刚打完电话,林欣的电话来了。

    清早醒来竟然不见张浩,她很是担心,“你去哪儿了?”

    张浩沉默了一下,回道:“如玉走了,我在医院。”

    林欣急忙问道:“需要我过去帮忙吗?”

    “不用了,我来处理就行。”

    毕竟是她的前女友,他让现女友来操持这些事情,秦如玉的亲友会怎么想?

    时隔三年多,张浩还是第一个单独跟秦如玉的母亲说话。

    当初他们分手的时候,也是这么面对面坐着,秦如玉的母亲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曾经在张浩的眼里是一个知书达理的母亲,直到那次分手。

    当她冷言冷语说出“你拿什么给如玉更好的生活?”“你现在一无所有,难道要她跟着你一起吃苦吗?”“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面对现实吧”“长痛不如短痛,快刀斩乱麻,不要浪费彼此时间”……

    那时的他如同一个做错事的孩子,毫无辩驳能力。

    那时秦如玉的母亲还只有五十来岁,保养得当,她气场强大、颐指气使,一字一句都在表达:你再纠缠我女儿就是我最大的敌人!

    张浩选择放手,因为他那时没有坚持的底气。

    如今这个母亲已经从原来那个知书达理、保养得到的母亲变成了一个蹒跚老人。

    头发花白、弯腰驼背、身材瘦削,唯有眼睛里还看得到当年的一丝风采。

    秦如玉遗传了她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性格,倒是她不再像之前那么强大。

    她就当年的事情跟张浩道歉。

    当时的张浩,面对逼迫他们分手的未来丈母娘,心中的确有恨。

    但事到如今,张浩早已放下当年的恨意。

    她也是因为爱女儿。

    张浩摇摇头,“都过去了,反而是您二老当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这些年,还要帮如玉保守秘密,也很不容易。”

    秦如玉母亲流着泪:“哪怕是你公司破产,我们都认为你是个好孩子,从来没真正希望你们分手,奈何如玉她福薄……”

    “听说如玉捐赠了她的眼角膜,我们想知道捐给了谁,也好有个念想。”

    张浩告诉她,医学规定不能透露捐赠信息。

    秦如玉母亲唉声叹气,“我们不会打扰人家的生活,只是有个念想,知道女儿的眼睛在那儿。”

    看着秦如玉母亲凄苦的样子,张浩决定再去找一次医生。

    可是和上次一样,医生仍然拒绝透露,张浩恳求许久,他才给了他多一点信息,说受赠者是一位很年轻的化学工作者,有很多科学成果,是化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实验过程中损伤了眼睛。

    这种年轻又有科研成果的化学工作者一般是科研单位上班,有了这些信息,张浩查了一下近几年化学科研成果奖的得主,再看看年龄,很快锁定了两个人,再查了一下这两个人近期参加学术论坛的轨迹,发现其中一个之前经常参加学术论坛,但近三个月却没有露面。

    张浩看了一下这个人的信息。

    是一个叫潘文的女性,33岁就已经是博士生导师,其简历和奖项足足有三四页,而且很多是英文,张浩看都看不懂,只看到她15岁就考上大学,是Q大少年班成员,这种少年班在全国挑选人才,一年只有十几个,可想而知,她是传说中的天才学霸。

    看完这些信息,张浩心里有一丝欣慰,如果是捐给这样的人才,秦如玉泉下有知,也会有点小骄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