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寻道九万里 » 第五章…………

第五章…………

    老村长家,书房。

    老人将手中的“仙法”奋力的砸向面前的少年。

    少年眼中带着问号,不明白自己又做错了什么,时隔多年再次挨到了老先生的“戒尺”。

    悻悻的捡起书,看了一眼发现是前几日送给老先生的书。

    老村长做法事,自然是要报酬的,贵重与否不重要,大家都送,李丰年也不好空着手。

    但自己又身无长物,一年不归,家中穷的只剩瓦片了,只好拿出花巨资购买的“仙书”以献师长。

    老村长是爱书之人,以书砸人?不应该啊。

    “我教你识字是让你看这些糟粕的?你出息了啊?自己偷着看就算了,还敢拿出来送给我!”老村长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方便教训人。

    “老师是爱书之人,我寻思你会喜欢……”李丰年弱弱道。

    “住口!你彪啊!”

    老人气的胡子直抖,想将手中陪伴多年的茶盏扬出去,终究没舍得,也只能狠狠的剐了少年两眼。

    “弟子知错”

    李丰年低着头,看着脚尖,如犯错的小学生一样。

    幼时仗着前世的见识与之顶了两句,挨了顿打,不服,挨之愈狠,枝折数根。

    自此他便学乖了,对错不重要,只要不顶嘴,什么都好说。

    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小脑养鱼了,当时脑一抽就把书送出去了,正如当时买的时候一样。

    事后后悔极了,前两天没发作还以为没有事呢,我说怎么这两天看我眼神怪怪的,原来是一直忍着。

    李丰年心思乱转。

    “带着你的破书离我远点,对就是墙角,别看我,转过去,离墙太远了,贴近点”

    李丰年听着老先生的指挥,从善如流。

    这是上辈子不曾做过的事,也做不来,此刻做起来却没什么心理压力。

    鼻尖触碰着凉凉的墙壁,听着书房的翻书声,和不时的咳嗽声。

    如以往傍晚课堂放空的脑袋,变的无所思起来。

    屋顶的麻雀叽叽喳喳的,跳动中带着瓦片轻微的响动,扑棱棱扇动着翅膀,从屋顶又跳到了院内。

    轻快的跃动着,偶尔用黑短的喙啄一下地面,又仰起头了,一顿一顿的打量四周。

    眼睛灵动又傻气,时快时慢的步伐透露着轻灵雀跃,不一会就聚集了一群。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丰年听到了一声假咳,他明白了这其中的意思,转身叫了句老师。

    走上前几步,恭敬的站着。

    平常倒也不必如此,谁让他脑抽,此时也只能规规矩矩的了。

    “你是来告别的”老先生开口,他知道的,他了解这个学生。

    身前放着两本书,一本缥缈录,一本山河图。

    前者是各大仙门以及风云人物介绍,后者是地理杂志,是一本游记。

    “出去看看不算坏事,看山也好,看水也罢,还是寻仙问道也随你,但愿你年老之时不觉是虚度光阴。

    不过,胸中别尽装些旖旎之气,这天地宽广,包罗万象,星辰大海,无止无尽,尽可装得,万不可小器”老先生语重心长。

    李丰年明白老先生的意思,是说美色虽动人,但山水星辰也未尝不美,格局要打开。

    被误解了,还好,没挨打。

    破书!

    李丰年并未答话,只是安静的听着训斥。

    老先生话也不多,又交待了出门在外万事小心就没话了。

    用一块布料将两本书包起来,送给了他。

    这两本书他之前看过,早些年想跟老师买。

    老头让他哪凉快哪待着去。

    没想到今日会被相赠。

    李丰年扭捏着,说实话他不好意思收。

    “别矫情了,我这书除了你就没人惦记了,书不白送,回来至少给我带一箱,少了就等着挨罚吧”老先生拍了他的肩,笑道。

    闻言李丰年也不再纠结,接过书,道了谢,行了个弟子礼,向老师拜别。

    老头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李丰年走出门去,惊飞满庭麻雀,制造出不小的动静。

    “真不让人省心”

    老村长跟在李丰年身后到了院中便停下了,看到了少年回望,也看到了飞的很远的麻雀,直到再也看不见。

    村子搬迁在即,李丰年的离开并未在乡邻忙碌的日子里造成波澜。

    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他只是众多背井离乡中的一个,并没什么特别之处。

    青壮大多已经走了,去了灵茶宗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地方。

    收完这季庄稼,全村人都要离开。

    对于离开这片生长了大半辈子的土地,人们并无不舍,有的只是对新生活的期待。

    灵茶宗,或许会给人不同的际遇。

    在人们躁动的心情中,日子一天天过去,低垂的谷穗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青壮盖好了房子,也回了村,将需要运走的事物陆续迁到新的地方。

    老村长站在村口,看着人挑马驮的队伍,村中的老幼也被他安排在其中。

    按理来说他也该跟着一起走的,人们搬家的热情还在高涨着,不用他督促,也没有什么事情还需要着留下来。

    比起村民的积极,老头要平淡了许多。

    老幼走了,青壮也走了,剩下的劳动力在田间地头忙碌着。

    平日鸡犬相闻的村落,猛然间只剩了老人一人。

    老人落寞的转身,驼着背拄着拐,向祖宅慢慢走去,那里有他的书,还有那些叽叽喳喳麻雀。

    祖宅有些年头了,瓦片附着枯死的苔藓,几团长的并不好的指甲菜,还有半枯的野草。

    檐下的板壁(木板墙壁)柱子,漆色早就不再鲜艳,那些雕花的镂空处也积攒了灰尘。

    黑黑的,看起来很老旧。

    老人站在青石板铺就的院落,看着这岁月的斑斓。

    心中有些别离的愁绪。

    院落青石板的接缝处长满了青草,并不高矮矮的一簇,把不规则的石板形状勾勒出来。

    庭院里长这么多草并不好,早年打理的也勤快,只不过后来家人都走了,便也没了那份心思。

    祖上留下的宅子自此算是有些荒芜破败了,引来了不少野鸟狸猫。

    初时不习惯,不时驱赶,没啥成效,反正是今天走了明天又来。

    日子久了,叽叽喳喳的鸟鸣并不影响他看书,倒愈发觉得颇有意趣,也就听之任之了。

    院中的鸟被老人开门时惊飞了,胆大的飞上房顶,胆小的飞向远处。

    看到来人后,也不害怕,又飞了下来,找寻着能入口的东西。

    双方保持着相对安全的距离,互不打扰。

    小鸟能在院中找到吃的,是因为老人撒了碎米,老人之所以撒碎米,是因为这些小东西,给他平静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小小的“困扰”。

    老人有些累了,走向了院中的躺椅靠了上去。

    这是李丰年送给他的,有些年头了。

    靠在躺椅上,理着淡淡的愁绪。

    人老了,有些恋旧,但有些东西是带不走的。

    如眼前的老屋,经常光顾的麻雀,屋后儿时所植枇杷树等等……

    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丰年那小子?

    那个小时候老气横秋,长大却又变稚气的少年,从前的神童,后来的二傻子。

    也不知道他现在走到了哪里?

    纪灵上次说要回来给我搬书,都收拾好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

    老人念头颇为杂乱,此起彼伏。

    不想去想那些关于离别的事,偏偏人生充满了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