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战国嘴炮家 »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对于邹廪这个人,不同的人对他有不同的看法,而其中这些看法常常是不同甚至是矛盾的。

    与他相处最久的荀子,按理说应该对邹廪最为了解,可荀子常常不是特别关注自己弟子的思想状态,也就是对于邹廪,他常常是放养——加入邹廪不过来询问,或是真正的感到困惑,他其实并不好奇自己弟子那个聪明脑瓜里都装着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说实话,虽然荀子学富五车,但他教育孩子的理念居然就只是成人,无论学成什么样子,只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就行,所以邹廪就被养成这一副无法无天的样子,也亏得是脑子比较好使,能够精准地摸到人的底线,要不然早就被揍得去见见自己早逝的父母。

    而最近才刚刚跟师兄熟悉起来的韩非,却不知为何,总是对自己师兄有一层好感滤镜,可能是第一次见面时邹廪的言语不像常人,也有可能是在一次一次胡编乱造的故事中,自己总能在其中找到一些道理,所以韩非坚定地认为平常嬉皮笑脸只是自己师兄的伪装,真实的师兄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心怀大志,同样也有自己的解放方法,只不过是不轻易表露,害怕木秀于林罢了,所以他总是关注着自己师兄的一举一动,恨不得随身贴着师兄,记录着他的言论。

    但有的时候邹廪的表现实在太像脑部有疾,让韩非也实在不能继续这场自己骗自己的谎言,可是邹廪却能马上证明自己之前的胡乱的做法有着自己的深意并且得到的成果斐然,这就让韩非更加崇拜这个常常咧着嘴笑的,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少年,跟在他后面磕磕绊绊地叫着师兄。

    而像栾英、平原君、索、郦布这样和邹廪认识时间不长的人,对他的评价就只能凭借第一印象了。

    “师,我认为,这邹廪虽然脸上表现出一副好相处的样子,好似自己也有什么解释,但这人实在危险!”

    郦布神神叨叨地端着饭食,跟在愚叟后面,碎碎念:

    “我观其面,耳前薄如纸,应是福薄无智之相;眉毛遮眼眼又凹,应是奔波劳碌之命……无论如何,我也想不到啊!想不通,想不通……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么矛盾呢?”

    郦布本就跟随过儒士学习过《易经》,自己慢慢研究了一些相面之术,本来对自己极其自信,因为只要自己断过面的,没有不应验的,只是在一次事件中,承了愚叟的恩,愚叟希望有一个弟子能继承自己的衣钵,也没想过郦布,想找个年纪小一点,能吃苦的,郦布被人招待惯了,自然没有那份吃苦耐劳的模样,只是报恩心切,自己推荐自己,愚叟想了想,觉得也不错,省去自己教导的时间与精力,白得来一个听话的弟子,于是也高兴的把自己平生的心得体会全都传给了郦布。

    他得到了关于农家的治国理念,和大量的种田方法。郦布是那种干一行就老老实实做的人,所以虽然他不喜欢种地,可还是尽心竭力地发展生产,得到了一块肥沃而平整的土地。

    “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妨说给我听听!”

    郦布感受到自己手上重量一轻,一阵含含糊糊一听是在吃饭的声音传来,他转头看了看邹廪,特直接地说:

    “您的面相十分奇怪,我暂时没有看透,我想明白您为什么关于什么都了解一二呢?难不成荀夫子和稷下学宫保留了那样多的书籍,供你们观看?多么幸福啊。”

    “唔,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不过幸福吗?这得要看你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