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说我是神你信吗? » 第二十二章 李敏登州布局

第二十二章 李敏登州布局

    美州。秦河(后世哥伦比亚河)秦国(王嘉胤的农民军迁徙到北美后定的国名)帝都咸阳(懂得都懂)一间木屋内。丞相王自用正坐在案几前,查看着手下汇报上的数据。

    大秦新立,读书人极度匮乏。连王自用本人算上,能读书识字的文化人只有8个。九天娘娘说:殷商迁途过来后,因为殷人没有完善的文字记录体系导致文化断层。现在的殷人早已忘却了自己的文化和历史,退化成野人状态。王自用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再发生在秦人身上。所以,尽管读书人极度缺乏。王自用还是安排其中3人专门从事教育事业。剩下的5个读书人基本上就组成了大秦的文官体系。

    王自用一边看一边思考。突然听到门口的士卒喊:陛下。他知道是刚刚登基的大秦皇帝王嘉胤来了。于是,连忙站起身。

    “臣。王自用。参加陛下。”

    王嘉胤刚跨进门就看到王自用给自己行礼。他哈哈一笑也快步走上前扶起王自用。

    “丞相。快快请起。来来……我们坐下说话。”

    两人分主次位置坐定。

    “丞相。朕这几日仔细查看娘娘赐予的宝图《寰宇全图》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

    “哦。”

    王自用连忙问道:“是何秘密?”

    王嘉胤凑近一些小声说道:“原来这个世界是个球。”

    王自用狐疑的问道:何以见得。

    王嘉胤看了看门口。

    “这全图画卷两边水域岛屿的轮廓线,我仔细反复对比发现丝毫不差。这怎么可能啊,。这只能说明这个世界是个球形。你还记得有次娘娘说过:地球人同根同源的话吗?”

    王自用闭着眼回忆一番,点点头。

    “好像确实说过。”

    王嘉胤一拍大腿。

    “对呀。也是这句话提醒了我。我们地球……我们地球……说明大地是个球。”

    王嘉胤用手比了个球的样子。

    “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土球。饿……反正是个圆球。那么,我们和大明还是在一个世界。只是隔得比较远。对吧?”

    王自用点点头。

    王嘉胤突然低沉着。

    “这样看来。将来有朝一日我们还能回到家乡。是吧?”

    王自用看着王嘉胤,久久没有回答。过了半分钟王自用在王嘉胤期盼的眼神中才点点头。

    “应该是可以的吧。”

    王嘉胤一拍大腿。

    “可以的。一定可以的。”

    王嘉胤站起身。

    “就算是我不可以回去。我的儿子,孙子。我们的子孙后代一定能回去的对吧。”

    王自用点点头。

    “陛下。那是一定的。”

    王嘉胤望着王自用认真的说道:“丞相。俺是个大老粗。我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请你受我一拜。”

    王嘉胤说完真的双手抱拳深深的对着王自用鞠了个躬。

    王自用立马从坐位上站起身扶着王嘉胤。

    “陛下这是折煞微臣了。陛下快快请坐。微臣……微臣……微臣刚好还有一些要务要和陛下商议。”

    两人互相搀扶着又坐下来。

    王自用组织了一下语言。

    “陛下。如今在这北美。没有能够威胁到我们生存的外敌。我们的主要精力要放到发展生产上来。现在这种全员皆兵的模式就不行了。微臣以为。除了保留3千人外。其他2万3千人应当组成开荒队。开垦农田从事粮食生产。”

    王嘉胤点点头。

    王自用继续说道:“那么原来的36大营头就不合适了。我的想法是将其合并整改成8个营。每营400人。这个规模足够应对将来对周遭小型部落的征伐和收复。”

    王嘉胤思考片刻还是点点头。

    王自用说道:“这8个营的营官人选。微臣是这样想的:本土苏克苏族要保留一个。这是为了平衡本地人的心理。也是因为本地人对周遭地里环境人文语言都比我们熟悉。”

    王嘉胤点头,示意王自用继续。

    “这第一营营将我认为应该给刘国能。刘将军。这第二营嘛。营将应该给罗汝才。这第三营嘛。营将就定郝永忠吧。这第四营就给马守应。第五营就给张献忠。第六营我意给李洪基。这最后一营嘛。我意让贺一龙为将。这几人都是我反复思虑觉得才能和威望都属于上乘,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王嘉胤皱眉深思了好一会。

    “你我还有迎翔都不带兵了?”

    王自用笑了笑。

    “陛下。大秦都是您的。所有的兵不都是您的?你何须再带兵?我嘛。既然做了文臣之首。再带兵也不合适了。至于闯王。可担任兵马大元帅统领全国兵马。也是八营主帅。天下武将第一人。”

    王嘉胤双手撰拳思考好一会。

    “这事就怕迎翔有想法。”

    王自用点点头。

    “所以,还得陛下亲自去与闯王好好谈谈。我们大秦的老底子可就这点人。经不起任何内耗了。”

    山东。登州城。

    深秋的大明因为正处于小冰河时期。虽然,还没有下雪。可是阴冷的北风吹的呼呼作响。气温已降至3-5度的样子。

    在南门外一个身披粉红色披风。头戴绒帽的女子正缓缓向着城内走去。

    城门洞里,两个守城的兵卒双手交叉同在袖子里跺着脚取暖。远远看到一身华贵披风服饰的女子走进城门。

    “这是哪家小娘子。这么冷的天独自出城干甚?”

    一个门丁随口问道。

    这个女子就是刚刚从南门外辽东乱民营地过来,准备进城了李敏。

    “都是苦命人啊。”

    李敏从身上拿出两锭5两的银子递给询问的兵丁。

    大明银子的购买力还是很强的。一两白银相当于后世800块左右。这些守卫城门的门丁说起来每月银钱有1两2钱。可是,实际上能拿到手的最多不过8-9钱。且经常欠响。

    当这个门丁看清李敏手上的银钱的时候是相当惊愕。大明入城税一般一天也就能收割几百个铜钱。兵丁分一些到手,一人不过十来个铜钱。就算是一年下来也分不到2两银子。这一下子就能拿出10两银子的人,门丁们想不不敢想这是何等身份的贵胄。

    “给你们两的。拿着吧。”

    李敏平静的说着。

    兵丁激动的接过银子。

    “谢谢小姐赏赐。祝小姐你……全家康健幸福。”

    两个门丁喜不胜收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

    李敏忘了一眼两人说道:“祝福的话我收下了。我还有句话送给两位。”

    “小姐请讲。”

    “这大明朝穷人多。穷人何苦为难穷人。收了我的银子。你们将来对穷人入城能不能高抬贵手。”

    两个门丁对视一眼。

    “小姐。以后只要是我们兄弟当值。绝不会为难苦命人。”

    李敏微笑着点点头。转身向城内走去。

    登州城内行人很少,看起来很荒凉。也不知是不是天冷的原因。穿过一条数百米的街道李敏站立在城中一个叫[闻香楼]的酒楼前。

    闻香楼是青州衡王朱由棷的产业,也是登州数得着的大酒楼之一。

    “这位姐。您是打尖还是吃饭?”

    李敏刚站定不久门口一个店小二就迎了上来。

    李敏抬头看看酒楼的上面。

    “雅间还有吗?”

    小二笑着说道:“您来的真巧。刚好空着两间。”

    李敏点点头。

    “带路。”

    三楼玄字包房。

    李敏找了个位置坐下。

    “小姐您想吃点什么?”

    “把你家最拿手的菜肴,随便做个五六样。”

    “本店有暖胃的桂花羹。您要不要先来一盅解解乏。”

    李敏点点头。

    “可以。”

    说完拿出一两零碎银子丢给店小二。

    “赏你的。”

    “谢谢您。您请捎待。”

    小二离开后李敏望着窗外。不一会就看到两个身穿绯袍的武将骑马到了楼下。李敏微微一笑关上了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