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科幻灵异 » 原点催眠术 » 第七十四章:火月山

第七十四章:火月山

    众人坐在一起,拿着碗筷,吃着刚煮好的羊肉。

    吃饭的时候,周叶生拿出手机,放在侯队长面前,展示出他在路上拍到的风景。

    照片中,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矗立在荒漠之中,山的四周,是无边的黄沙,山上是暗红色的石头。

    在阳光的照耀下,红色的山峰如火焰一般,熊熊燃烧,散发出炙热的光彩,明亮、醒目,惊心动魄,震撼人心。

    “候队长,这是什么地方?我在回来的路上,拍到了这一座特别的山峰。”

    侯队长看着照片,竖起大拇指:“周教授的照片拍得真好,绝对是一个专业的摄影师,你把火月山拍得这么美!”

    “火月山?原来这座山的名字是火月山。”

    “对,这座山是我们当地很有名气的山峰,我们沙川市旅游局正在开发这个景点,现在还没有对外开放,你们下次来,我一定带你们去欣赏一下山上的风景。”

    周叶生问了一句:“为什么叫做火月山?”

    侯队长指着东方:“火月山,在主城区的东方,距离公安局不到30公里。住在山脚的人,经常在晚上,看到火红色的月亮出现在山峰之上,因此,他们给这座山起了‘火月山’这个名字。”

    “原来是这样。”

    “火月山高一千三百多米,山体十分陡峭,岩石风化很严重,表面光滑如镜,据说,自从山下出现村落的这几百年来,还没有人登上山峰顶部。因此,住在山脚附近的村民都说,能够登上火月山的,只有两种动物。”

    “两种动物?哪两种动物?”

    “蜗牛和雄鹰!”

    周叶生点着头:“的确,这么一座陡峭的山峰,只有蜗牛和雄鹰可以登上山顶。”

    雄鹰依靠宽阔强劲的翅膀,在空中翱翔,搏击长空,它当然可以直冲云霄,飞跃高耸的山巅。

    那么,弱小的蜗牛又如何登上险峻的山峰呢?它依靠的是永不言弃的毅力。

    蜗牛虽然小小的一只,爬行的速度也是慢悠悠的,但是,它拥有足够的耐心与惊人的毅力,一步一步向上爬升,直到站在山峰的最高处。

    人生也是如此,不必在意目标有多远,不必在意道路有多艰险,只要愿意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总会实现梦想的。

    下午的一点半,张玉河带着大家,离开公安局,准备返回学校。

    刘温车打电话给白驼镇的街道办公室,叮嘱镇政府的儿童妇女联合会,给予杨贺雪相应的帮助。这样一来,卓凯便安心地跟着大家坐上了火车。

    火车经过戈壁滩,张玉河笑着说:“小周,这一趟旅行,你满意吗?”

    周叶生摇了摇头:“不满意。”

    “不满意,为什么?”

    “我们距离盗窃案的真相,还有十万八千里……这一趟旅行,没有找到真正的嫌疑人。”

    “小周,不用着急,我们一定可以破案……对了,回到学校,也要给你颁发一个奖状。”

    “奖状,什么奖状?”

    “你在列车上,见义勇为,拯救了一个小孩的生命,必须给你嘉奖。”

    列车继续前行,刘温车已经躺在长椅上,呼呼大睡。周叶生看着窗外的风景,陷入沉默,他叹了一口气。

    张玉河拿出一瓶矿泉水,放到周叶生的面前:“小周,你是不是有一点失落?”

    周叶生很诚恳地回答到:“有一点失落……咱们跨越一千多公里,本以为找到了嫌疑人,谁知道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理解你的感受,你是最近两年才开始接触刑事案件,也是第一次参加嫌疑犯的跨省追捕……等你接触的案件多了,你就会习惯了。”

    “习惯?”

    “对,破案的过程,经常会走弯路,很多时候,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十几个人的心血,到最后,会突然发现一切都是错的,只能全部推倒重来……你的失落感,我以前也体会过。”

    “张队长,你也体会过这种失落感?”

    “那当然,没有人生下来就是神探。我进入公安局,负责的第一起案件,是追捕一个酒驾逃跑的车主……那是在二十年前,没有监控,只有热心群众提供的线索,调查进行了一个多月,抓到一名嫌疑犯。回到警局,只核对了一遍身份信息就彻底排除这个人的嫌疑,我只能回到第一步,重新收集证据。”

    二十年前,张玉河也是一个刚步入工作岗位的热血青年,他满怀热情,以为自己可以大展身手。

    结果,负责的第一起案件就遇到大麻烦,第一次被残酷的现实击倒时,他就像一只落汤鸡,在凄风冷雨中,不知何去何从。

    张玉河第一次负责破案的经历,说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一名醉酒的驾驶员,是菜市场的商贩,车祸发生在凌晨五点。

    当时的天气有点冷,11月底,正是初冬时节,空气中弥漫着白雾,地上结着霜,路面湿滑。

    虽然天气不好,但是,菜市场的商贩们依旧准时在凌晨四点半,赶到批发中心。

    蔬菜批发中心在菜市场的正南方,两个地方的距离,不到两千米。

    凌晨的三点五十分,批发市场里已经人山人海了,赶来批发蔬菜的菜贩们围在仓库周围。

    菜贩们买了菜,陆续地回到菜市场,在回程的路上,意外发生。葛大爷推着自行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被一辆摩托车撞倒在地。

    由于是大雾天气,葛大爷没看到是谁撞到自己,摩托车驾驶员趁机逃跑了。

    路上经过的菜贩们把葛大爷送到医院,有人报了警,负责案件的,正是二十出头的年轻警员张玉河。

    张玉河来到菜市场,在十字路口查看交通事故的现场,他在周围走访了十几户人家。

    第一条线索是面馆的拉面师傅提供的,在那一条街道上,面馆的拉面师傅起得最早,他会在每天凌晨三点起床,提前制作面团。

    他口述了驾驶员的相貌,那个年代,没有摄像头,也没有智能手机,一切的信息,都需要群众口述,警员拿着钢笔手写进行记录。

    公安局的刑侦专家们,也是拿着铅笔,自己手绘图像,因此,张玉河根据群众提供的信息,自己画出一幅人物肖像。

    拉面师傅反映,摩托车驾驶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长着络腮胡子。

    张玉河在菜市场附近盘查了50多天,终于在蔬菜批发市场,找到一名骑摩托车的蔬菜批发商贩。

    这名批发商,外号叫做“徐大帽”,因为他戴着一顶大大的牛皮帽子。

    同时,徐大帽长着络腮胡子,而且他每天早上都会到菜市场进货,经常在批发市场出现。

    张玉河以为这样就可以迅速结案,他把徐大帽带到警局,让葛大爷指认。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张玉河抓错了人,被撞的葛大爷在医院里一直处于昏迷的状态,等他的大脑恢复清醒,提供了一条意外的线索,他说:“撞人的那个摩托车驾驶员,好像是个女的,我听到了她说话的声音……应该是个女的。”

    第一次办案的张玉河,差一点就崩溃了,他花费一个半月的时间,辛辛苦苦找到一名嫌疑人,谁成想,一开始的破案思路就是错的,第一步就走偏了。

    嫌疑人的性别弄错了,前面的努力也彻底白费。

    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回到原点,之前走访的群众,还要重新走访一次。

    当真正的肇事者被找到,张玉河发现,这一名女驾驶员把黑色的围巾绑在脸上,所以,在大雾天气中,远远地看去,像是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男人。

    这一次的经历,让张玉河真正体会到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的曲折和辛苦,当然,也让他拥有了更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