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莽在诸天 » 9 从军

9 从军

    想到这里,贾琏直接告诉贾赦,“父亲,我觉得这件事情不妥。

    你想想,你虽然没有别的意思,但万一这事以后暴露了。当今会怎么想?

    会不会觉得你对废太子还忠心耿耿,那以后会不会找我们麻烦?”

    贾赦听后,也觉得有些为难。“那怎么办?这事情已经定下了,是你敬大伯同意的,虽然咱们两府同气相连。但毕竟还是隔了一层。蓉儿的婚事,我们也不好指手画脚。”

    贾琏有主意,“这事简单的很。你直接把这事告诉皇上不就得了。”

    贾赦吓一大跳,“这怎么行?让皇上知道我们当初隐瞒了这事,那我们还要不要活了!”

    贾琏摇摇头,“父亲你就听我的,把这事告诉皇上,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你完全可以把这事推到老太太头上。就说你也是刚刚才知道的。

    你觉得作为臣子,不该隐瞒皇上。所以第一时间就把这事给报了上去。”

    贾琏想的很清楚,皇帝不可能为了这点事灭了贾家。

    而且这事就是个祸患,还不如自己提前爆出来解决了。

    因为这些年圈禁,废太子的子嗣也差不多死完了,现在就剩义忠亲王一个了。

    贾赦犹豫了半天,还是决定按贾琏说的做。主要是贾琏一直用欺君之罪来吓唬他。

    既然决定要说。事不宜迟,贾赦第二天一早就进宫求见。

    等从宫里出来的时候。贾赦浑身衣服都湿透了,刚刚把事情说完后,皇帝半天没有说话,他跪在下面心里害怕的不行。

    就在贾赦后悔,自己不该听贾琏的话的时候。皇帝终于发话了。

    “这事我知道了,贾卿你先回去吧!太上皇已经下了旨意,饶恕了大哥子嗣的罪过,那这事也就不算什么了!”

    听到皇帝这话,贾赦才松了一口气,连连磕头谢恩。

    贾赦不知道,他走后皇帝沉默了半天,最后一个人自言自语。

    “原来当初大哥把你们托付给了贾家,既然他们都以为你是大哥的女儿,那还是就将错就错吧!毕竟现在朕也不能认下这孩子!”

    要是贾琏听到绝对大吃一惊,贾赦他们明明说秦可卿是废太子的女儿。可皇帝的意思,这人明明是他的女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贾琏不知道,当今皇帝当初和废太子关系可是很要好。

    当年废太子出去游玩,也带上他好几次,秦可卿的母亲是被当时的皇帝看中的。

    只是当时皇帝还只是一个小皇子,并没有开府,太子就大方的帮着他买了个院子养在外面。

    至于贾家的误会,纯属他们想太多。太子交代他们帮着安置,也没说太多。

    只是他们看见一个孕妇,又打听出女子是清倌人出身,就自己觉得是太子的女人。

    后来秦可卿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太子就犯事没了。

    虽然和太子关系很好,但皇位谁不喜欢,皇帝忙着争权夺利,根本把秦可卿母子忘的一干二净。

    要不是贾赦今儿过来提起这事,他都忘了自己在外面还留了一个种。

    既然是个女儿,那就跟皇位没牵扯,不过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孩子,皇帝还是上心的。

    听贾赦说宁国府准备提亲娶秦可卿,皇帝决定派人好好查查宁国府的情况,特别是贾蓉,看看能不能配上自己的女儿。

    其实皇帝对四王八公这批开国勋贵都没什么好印象。

    可能是传承已久,这些勋贵大多数都不怎么争气,争气的几个也都是没眼力见的,不效忠自己这个皇帝,反而还对着太上皇卖好。

    这些人在皇帝看来都是些待宰的猪,想着迟早一天会把他们都收拾了。

    可没想到贾赦今天全会主动来找自己投诚。

    皇帝当然看不上贾赦这个老纨绔子弟,但他这种态度皇帝却很满意。

    要知道皇帝就是再不满意那群勋贵,也不能把他们都给灭了。

    要是没了勋贵们,他这个皇帝位置也会不稳的,纵观史书,没了勋贵牵制文官,皇帝最后都会被文官耍的团团转。

    贾赦回到荣国府心里还在后怕,直到贾琏问起他情况时他才回过神。

    听到皇帝表示不会追究,贾琏松了一口气,他可不想日后被皇帝清算。

    既然这事暂时解决了,贾琏直接跟贾赦说起自己要去福建的事。

    “你要去福建从军?好好的怎么去那么远?你若是要做官,以咱们家的能力,直接给你捐一个就行了。福建山高水远,去那么远吃苦干什么?”

    贾琏才不想捐官,虽然本朝可以捐官,但捐的官都只是为了给外人看。

    这些捐官除了有个官的名头,可以见官不拜以外,其他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就连俸禄都没有。

    贾琏已经有荣国府这个名头了,没必要再弄一个捐官来显身份。

    “父亲,我去福建自然有我的道理,舅父他们不是被流放到了闽南那边吗?我这次过去正好可以帮忙找找他们。看看他们现在过的怎么样?”

    贾赦听到贾琏想去找张家人,也松了口。

    贾琏虽然贪花好色,但当年对张氏是真心喜欢。他知道张氏临死前都放心不下家人。

    贾琏过去圆了她的意愿也好。而且虽然福建那边一直有倭寇作乱,但贾赦跟其他人想法都一样,觉得都是些小打小闹不成气候。

    “行吧,你有这个想法也是好的。福建那边的总兵曾经跟你祖父共事,我修书一封给你带过去!有人关照也好方便行事!”

    父子俩把这事定下来了,也没有通知其他人。

    贾琏想从军去福建也很简单,贾家虽然现在没有兵权,但在军中还是很有门路。

    很快贾琏就在补了一个百户的职位,只等过段时间就去福建上任。

    等到贾琏都快去上任了,刑氏他们才知道这件事。

    刑氏有些着急,这两年贾琏变化不光是贾府能看到,外面和贾家较好的不少人家也知道。

    要是原来荣国府可真不是个好亲家,里面长幼不分,而且子弟都不成器。

    可现在荣国府分了家,贾赦又只有贾琏一个嫡子,日后诺大的荣国府都是他的。

    贾琏长的也俊俏,加上在外面表现的很温和,在他们这个圈子,是很热门的女婿人选。

    已经有不少夫人明里暗里暗示过刑氏想和荣国府结亲了。

    刑氏当然不敢随便答应贾琏的婚事,但贾琏确实也不小了,婚姻大事再不解决,外人该说她这个继母不安好心了。

    “老爷,琏儿都16了,也是该成家的人了,现在去福建那边,岂不是又要耽搁好几年?”

    贾赦无所谓的喝茶,“你急什么,他自己都不急,反正还小,耽搁两年也没什么,男人嘛,先立业再成家也不迟。”

    刑氏心里腹诽,(你是亲爹,当然不担心外人说你故意的。)

    不过刑氏一向不敢违逆贾赦,只能自己心里想办法怎么洗刷自己恶毒后母的名声。

    贾琏才不管刑氏怎么想的,他现在的身体才16岁,成亲的事他一点都不着急。

    到了出发这天,贾琏带上训练好的30个亲兵就出发了。

    他们又是骑马又是坐船,折腾了大半个月终于到了福建这边。

    刚刚到福建境内,贾琏手底下就病倒了好几个。

    这边的气候和京城那边差别太大了,又热又湿又闷,就连贾琏都有些头晕脑胀的。

    好在贾琏这两年勤加锻炼还是有效果的,最终还是没有病倒。

    等到了福建福安,贾琏当天就去见过上官复命。

    对于贾琏的身份,他上官也是心知肚明,荣国府的名头在这种穷乡僻壤还是很有威力的。

    他上官看着贾琏也有些难办,贾琏想的确实没错,福建这边现在倭寇还是经常作乱。

    虽然现在事情还没到无可挽回的时候。但各个地方还是不时有倭寇偷偷上乱偷袭。

    上官可不敢把贾琏放出去,万一贾琏出了什么事,那他可赔不起。

    上官也是好意,就想把贾琏安排在福安城内做守城百户。

    福安城还是挺安全的,里面有重兵把守,倭寇可不敢来这里捣乱。

    可贾琏自己不愿意啊,他来这里就是为了杀倭寇的,怎么愿意躲在城里。

    真要这样,他还不如在京城当自己的大少爷呢。

    “黄大人,我这次出来就是为了效仿祖上建功立业,自然要去最危险的地方。请黄大人成全。”

    这个黄大人当然不愿意,他可怕贾琏在外面出事。而且他也看不上贾琏。

    毕竟家里年纪轻,长的又俊俏斯文,一副翩翩公子的样子。看上去就不像个打仗的。

    黄大人打了个哈哈,“贾百户不愧是将门虎子,不过最近咱们刚刚打击了一次倭寇,短期之内他们是不敢进犯的。在哪里当值都一样,不如在城里好好养精储锐,你放心,等到倭寇来犯,本官必定会重用百户的。”

    贾琏本来还想再坚持一下,可这个黄大人赶紧找借口把他给打发了。

    等出来后,贾琏的亲兵队长姜平恨恨的说。

    “二爷,那个姓黄的摆明就是糊弄咱们,难道咱们就这么算了?”

    贾赦翻了个白眼,“那你还想怎么样?直接收拾他一顿?”

    这群人虽然跟着贾琏训练了很久,身体素质已经锻炼出来了。但在贾家的很多坏毛病还是没改掉。

    特别是看不起人这一点。这个黄大人好歹也是从四品的指挥佥事,贾琏现在才是个正七品的百户。姜平就敢看不起黄大人。

    想到这里,贾琏决定给这些人敲下警钟,免得他们到处得罪人。

    “你们给我记着,咱们出来是建功立业的。吩咐手底下的兄弟的皮子紧着点。别给我到处惹事。更不许欺压百姓。

    谁要是敢打着府里的名头胡作非为。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姜平看贾琏这么严肃,连忙点头抱拳。

    “二爷放心,小的们都知道了,一定不会给二爷你惹事的。”

    既然暂时不能去最危险的地方作战。贾琏决定还是先办另一件正事。

    他手底下虽然病倒好几个,但黄大人又给他补了几十人,贾琏暂时不缺人用。

    虽然这些新来的人暂时还不能重用,但一些普通的活还是可以交给他们干的。

    贾琏当时来福建,打的是找张家人的借口。既然已经到了这边,他当然还是要去找人的。

    这事也不难办,被流放到这里的人都会登记造册,为了防止他们偷溜回中原,每段时间他们还必须去衙门报备。

    贾琏打着荣国府名头去衙门查了查。很快就知道了张家人现在住的地方。

    贾琏这个百户实际很空闲,他每天都只是在军营里使劲训练手底下那些新来的人。

    贾琏用的是现代训练法,最开始就是让他们站军姿。

    黄大人还是想给贾琏卖好的,给他挑的都是那些善战老兵。

    可这些老兵已经有了自己的训练习惯,总觉得贾琏是故意折腾他们。

    贾琏也不多解释,直接让自己手底下的人跟他们来了一场练习战。

    这些老兵身经百战,都是见过血的,一开始贾琏那些亲兵被他们的气势一冲,差点直接闪了阵型。

    好在贾琏的辛苦没有白费,最后他们还是稳住了。

    等这些亲兵适应他们的气势后,就开始发挥出平时训练的实力了。

    其实那些老兵相互之间也懂得一些配合,毕竟他们也相互配合战斗了不少次。

    能活下来的基本上都是些聪明厉害的人,可是他们这点配合在贾琏亲兵面前根本不够看。

    他们三人一组,配合默契,进退自如,慢慢就把这些老兵给分割开了。

    这些老兵虽然也发现不对劲,但他们一直都是凭本能作战,现在根本一筹莫展。

    最后他们身上全是演戏用的刀鞘上的白颜料。

    而贾琏亲兵这边才损失了不到10人。

    这下这些老兵们无话可说了,贾琏上前看着这群老兵。

    “这下你们可服气了?我要你们勤加训练,那也是为了你们日后能尽量保全自己。

    男儿生在人世间,自当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可要是丢了性命,这一切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