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莽在诸天 » 17 回京

17 回京

    在场的其他人见到情形不对,早就悄悄溜走了。

    至于那个戏子,早在贾珍和贾蓉跪下时也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他就是一个普通的戏子,被贾珍和贾蓉玩弄也不敢吭声。现在看到情况不对,他真担心贾敬一怒之下弄死自己。

    好在贾敬懒得为难他一个小小的戏子。直接让人把他和戏班子其他人一起撵出去就算了。

    等到其他人都走了,贾敬才让贾珍和贾蓉跟自己一起去了祠堂。

    一进到祠堂,贾敬就贵在祖宗牌位面前磕头,为了自己这一脉有这两个混账谢罪。

    贾珍和贾蓉都知道今天这个事儿今天没法轻易过去了,特别是贾珍,吓得浑身冷汗都跟着流。

    贾敬也懒得问他们多的话,磕完头就直接让人取家法来。

    宁荣二府都是以武功开府,家法就是军棍,听到要动家法,两人赶紧开始求饶。

    “老太爷息怒,今儿是我们多吃了几杯酒,一时没了分寸,以后我们再也不敢了,求老太爷饶了我们这一回。”

    看见贾珍和贾蓉的熊样,贾敬心里火气更大。

    “你们两个给我闭嘴,但凡你们两个有骨气一点,我还高看你们一眼,如今我棍子还没打下来,你们两个就这副样子,简直丢光了我们府里的脸面。

    来人,给我把他们两个捆起来狠狠的打。谁要是敢留情,直接乱棍打死扔出去。”

    听到贾敬这么说,动手的人也不敢留情。都用力打。

    贾珍和贾蓉哪受过这个苦,都被打的哭天喊地。

    尤氏收到消息赶紧过来求情,“老太爷息怒,老爷和蓉哥儿虽然有错,但他们以后改了就好,要是打坏了可怎么办?”

    贾敬现在看尤氏也不顺眼,他觉得贾珍他们这样下,尤氏这个主母也当的不称职。

    不过尤氏是儿媳妇,贾敬不跟她多话,让她赶紧离开,不要拦着自己教育儿孙。

    看自己劝不动贾敬,尤氏只能赶紧让人去荣国府请贾赦过来。

    虽然尤氏也嫌贾珍太过荒唐。但贾珍要是出了事,她这个当妻子的也没好日子过。

    贾赦听到贾敬回来了,连忙赶了过来。

    这来来回回耽搁了不少时间,等贾赦过来时,贾珍和贾蓉已经挨了不少下,俩人背上都已经鲜血淋漓,整个人都喊不出来了。

    看到两人变成这样,贾赦连忙大喊住手。

    “敬大哥你这是做什么,珍儿都这么大了,你怎么还对他下这种狠手?”

    贾敬冷哼一声,教训了他们两个一通,他心里的气也出了不少。

    贾敬把刚刚发生的事给贾赦说了一下,贾赦却不怎么在意。

    “我还当什么大事,不就是小孩子贪玩了一些?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也值得你动这么大肝火?”

    贾敬也不好把戴权提醒自己的事到处说,只能叹口气让人把贾珍父子先抬下去上药。

    到底是自己的亲儿子亲孙子,贾敬也不可能真把他们打死。

    接下来贾敬又在宁国府住了一段日子。

    人都是偏心的,贾敬虽然亲眼看到贾珍父子的混账行为,但总觉得他们两个也只是被人蛊惑了。

    贾敬觉得都是自己走后,家里的这些下人们一个个只知道讨好贾珍父子,让他们胡作非为。

    贾敬就迁怒了府里的下人们,偏偏这时候焦大知道贾敬回来了,还打了贾珍府父子,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居然跑到贾敬面前告状。

    焦大也算对宁国府忠心,虽然有些倚老卖老,但还是真心希望宁国府好。

    他把府里面那些管家们合伙欺上瞒下的事都说了。

    贾敬这下找到出气的口子了,他直接把府里上上下下都给收拾了一遍。

    本来赖大被撵后,贾珍也想换了赖二这个大管家的。

    可赖二心思灵活,想办法给贾珍寻摸了两个很漂亮的小妾。

    贾珍一看赖二这么懂事,也就没有换了他。

    可现在赖二后悔了,早知道当初不讨好贾珍,当初被放出去至少还有命在。

    贾敬这次为了以儆效尤,直接用了重典,不少管事的都被夺了差事,有几个贪的厉害些的还挨了打撵了出去。

    至于赖二,贾敬直接让人把他给拖出去打了100板子。

    赖二这些年当着宁国府的大管家,过的比一般的富户还要养尊处优,别说100板子,才打到一半就没气了。

    赖家现在本来就靠着赖二过日子,赖二一死,贾敬又直接抄了赖家,赖家其他人又被撵了出去。

    他们这些年一直靠着贾家,离了贾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最后还是赖嬷嬷拿出自己偷偷藏下的最后一点积蓄,领着家里人离开了京城去了乡下过日子。

    贾敬已经习惯了在道馆的清净生活,这次要不是收到戴权的暗示,知道皇帝的不满,他也不会回来。

    现在觉得贾珍他们已经受到了教训。家里也被理顺了。他又回到了宁国府。

    离开之前他还教训了一通尤氏,到现在他才知道。惜春居然还住在荣国府。

    要是贾母还在还说的过去,现在贾母都没了,惜春可是贾珍的嫡亲妹妹,怎么能养到贾赦那边。

    尤氏也很委屈,她不是没有提过这事。可贾珍对这个妹妹不上心。

    而惜春纯小小年纪主意却大的很。尤氏去接过几次,惜春却根本不愿意回来。

    她在荣国府那边和迎春住在一起自在的很,才不愿意回宁国府这个藏污纳垢之地。

    尤氏碰过几次壁,也就懒得去接了,反正宁荣二府同气连枝,贾赦和贾珍关系也挺好。

    贾赦也不是那种小气的人,养着惜春一点怨言都没有。

    至于刑氏,自从有了荣国府的管家权后,也变得渐渐大方了起来。

    而且尤氏虽然接不走惜春,但每年惜春的用度银子都还是送过来了的,刑氏当然也没有意见。

    没想到贾敬回来却发了好大火,尤氏没办法,只能又去接了。

    惜春虽然不想走,但这是贾敬的意思,她也违抗不了,只能不甘不愿的回了宁国府。

    看到该做的事都做完了,贾敬又教训了贾珍一顿,然后才回了道观。

    贾珍和贾蓉虽然被教训了一顿。但还是一点都没有吸取教训。贾敬走后老实了没多久,他们又重蹈覆辙,开始荒淫无道的生活。

    这些事皇帝当然也知道,对贾珍父子是越发厌恶。

    不过宁国府现在也没有实权,皇帝也懒得搭理这两父子。

    现在看到战报中贾琏的表现,贾琏心里才稍微安慰一点,觉得勋贵还没有彻底烂完。

    听到贾琏今年18,皇帝动了心思,如此年轻就有这种战果,这贾琏果然是个人才。

    而且有贾家的关系,只要皇帝自己不故意打压他。这贾琏肯定前程远大。

    问清楚贾琏还没有婚配后,皇帝满意的点点头。

    他叫过戴权,在戴权耳边小声说了几句,然后批复了手中的折子。

    贾琏不知道皇帝打上了自己婚事的主意,他现在正在总兵府里做客。

    “贤侄,来喝一杯,你小小年纪就如此勇猛,日后前程不可限量啊!”

    贾琏举起杯子和总兵喝了一个,嘴里还不停客气。

    “叔父过奖了,贾琏能有今天,都还是多亏了叔父帮衬呢,小侄敬你一个!”

    看着贾琏,总兵越看越满意,出身名门,本身又能力出众。

    可惜他膝下只有两个嫡子,唯一的女儿是庶出,今年才7岁,不然他怎么都要想办法和贾赦做个儿女亲家。

    总兵今天请贾琏来喝酒,当然不是为了夸他两句。

    总兵原来虽然也很照顾贾琏,但那是看在荣国府的面上。对贾琏本身的本事不是很在意。

    可这次不一样了,贾琏直接端了倭寇的老窝。而且缴获了那么多好东西。这总兵也眼馋。

    听到总兵话里话外的暗示,贾琏本就没打算独吞。该分润出去的他早就准备好了。

    只是贾琏没想到总兵这么着急,居然问上门来要了。

    贾琏不知道,总兵是担心贾琏年轻,又是荣国府贵公子出身。不懂这些人情世故。

    没想到贾琏上道的很,总兵只是稍微提了一句,贾琏立刻表示,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明日就送到总兵府上。

    听了这话,总兵大喜,拍着贾琏肩膀保证,日后在福建这边绝对亏不了他。

    趁着总兵现在大包大揽,贾琏赶紧提出了张维安的事。

    自己的前程贾琏一点都不担心。只要他表现好,除了皇帝,谁也压不住他的功劳。

    可张维安不一样,他原来就是书香世家,就跟文官看不起武将一样,武将也不喜欢文官。

    虽然有贾琏帮着,但张维安总不能一直在自己麾下做事,贾琏也想让他独挡一面。

    而且张维安虽然这几年跟着一起训练,但他实在不是个当兵的材料。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小兵厉害了。

    借着这次立功的事,贾琏想给张维安寻个好差事,让他不用跟着自己再上战场。

    这点小事在总兵眼里不值一提,他直接把张维安提成了副千户,让他去负责看守军械,这可是个肥差。

    总兵能这么大方,都是看在贾琏很懂事,很爽快就送了孝敬的份上。

    事情都办的差不多了,贾琏也告辞回去了。

    回到军营,贾琏把张维安叫来,把自己对他的安排说了一下。

    张维安很是感激,“表弟,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贾琏摆摆手,“表哥这么客气干什么?咱们自家兄弟,本就该相互帮持。”

    说完这个,贾琏又让张维安准备一下,两人一起回去看望张书辰。

    张书辰听到贾琏对张维安的安排,心里也很是感激。

    现在张家的日子也比以前好过了不少。自从贾琏来过后,镇上的霸王贾家都被收拾了。

    就是以前里长眼中无所不能的贾亮都被关了起来,其他人更不敢招惹现在有了靠山的张家。

    为了感谢贾琏,估摸着他要回京述职的张书辰把记忆中皇帝的性格给贾琏说了一下。

    张家果然底蕴深厚,当年贾琏外祖父生为太傅,不光教过太子,几个皇子他都也教过。

    而张书辰也在太子手下当差,而且和贾赦不一样。

    贾赦就是负责跟着太子吃喝玩乐。而张书辰是正儿八经的帮着太子办实事的。

    不过也就是因为这样,张家才会那么惨。还好张家还算有点自知之明,没有搅和到太子谋反的事里面去。

    而且贾琏外祖父也一直劝告太子要戒骄戒躁,孝顺太上皇,加上其他皇子也为这个老师求情,才保住了全家的性命。

    不过张书辰那几年和其他几位皇子也打了不少交道,对他们的性格多少还是有些了解。

    其中现在的皇帝当年和太子很是要好,张书辰也更熟悉一些。

    “琏儿,当今当年是个性情中人,可以说是爱憎分明。要是被他厌恶,那以后可很难在他面前改变印象了。

    不过这位陛下倒是挺务实的,喜欢有能力的人。只要你做出成绩来,他应该会欣赏你。”

    听到张书辰这么说,贾琏赶紧点头。

    然后张书辰又把记忆中现在皇帝喜欢和讨厌的东西说了下,想让贾琏不要踩雷。

    有了张书辰提供的这些信息,贾琏很高兴,谁说他不想讨好皇帝,但也不想莫名其妙的得罪皇帝。

    过了一月,贾琏收到圣旨,皇帝召他回京,要当面询问他倭寇侵扰的事。

    既然圣旨来了,贾琏收拾好东西,带上这一年攒下的家底回到京城。

    至于福建这边的海贸生意,贾琏就托给了张维安帮忙看着,反正都知道是贾琏的产业,一般也没有人不开眼去找麻烦。

    刚刚到京城门口,贾琏还没有京城,就看见赵家兄弟还有贾家现在的大管家林之孝。

    当初整顿荣国府,虽然撵走了不少下人。但林之孝一家还是留了下来。

    他们家虽然也有贪污都行为,但还算克制,而且他们一直都站在贾赦那一边。

    原来贾母还在时,他们被赖家压的死死的,后来贾母死了,赖大被撵走,贾赦才安排了他当荣国府的大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