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渔村,从水产养殖开始 » 第四十二章 买毛竹

第四十二章 买毛竹

    翌日。

    张贵明和姜若鱼一早就出门,去了德云镇。

    德云镇不临海,无法坐船,只能先到沙安镇,再从沙安镇坐客车到德云镇。

    路上,姜若鱼就感觉自己的胳膊难受得很。

    “爹,你胳膊酸吗?”姜若鱼捏了捏自己的手臂。

    张贵明摇摇头,“我这都老胳膊老腿了,没那些毛病。你这啊,肯定是昨天拉渔网太用劲了,手臂不习惯,今天就发酸了,年轻人没事得多锻炼锻炼啊。”

    姜若鱼现在的身体,确实不太行。

    上一世的姜若鱼,虽然六十多了,但一直都在跑船,或者打零工,干的都是体力活,身体素质还不错。

    重生之后,虽然变年轻了,但这副身体之前天天打混,也没好好运动,全是肥肉,一点肌肉没有,看来得加强锻炼啊。

    ……

    两人倒车转车折腾了半天,终于到了德云镇。

    镇上虽然不大,但餐馆、旅店,沿街叫卖的应有尽有。

    还有不少人家门口,都挂着牌子,写着,“有毛竹出售,价格从优。”

    姜若鱼纳闷,“爹啊,这德云镇怎么看着不比我们镇差啊。”

    按理说,沙海镇临海,海产资源丰富,繁华一点是应该的。

    而德云镇背靠大山,连路都修得不是很明白,应该没有这么热闹才是。

    “我也不清楚,上次来还是三年前,那时候,他们街边也没这些摆摊做生意的,这次看,确实热闹不少。”张贵明也纳闷。

    “估计都是因为毛竹。”姜若鱼猜测。

    整个县里,就这个德云镇毛竹最出名,想买毛竹的人自然都会过来。

    可不就带动了其他的产业了么。

    张贵明没再细想这个问题,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纸条,上面记着卖毛竹那户人家的地址。

    “砰砰砰。”

    张贵明敲门,“请问是方师傅家吗?”

    屋里出来个光着膀子,穿着布鞋的五十来岁男子。

    “我就是。”来人说道。

    “我是张贵明,三年前在你家买过毛竹的,前几天也托老沙来问过你买毛竹的事。”

    老沙是沙海村的村民,也和方师傅带点亲。

    “是来问过。”方师傅也想起来了,笑着问道,“你们是要买毛竹吗?”

    “是啊。”

    方师傅乐呵呵的把两人邀请进门,倒了茶水,说道,“现在搞养殖的人多了,从去年开始,这毛竹就特别的俏。”

    “你们找我是找对了,很多人都在我这买。”

    张贵明说,“那当然是想要啊,不然也不会过来不是。你们这毛竹怎么个卖法?”

    “你们想要啥样的?”

    “大一点的吧,起码一尺以上。”

    “可以。要多少根?”

    “300根。”

    “行,三毛一根给你们,怎么样。”

    “可以。”

    “那我们现在去村里看看?”张贵明看价格谈妥了,想去收购地看看品质。

    “先不着急。”方师傅还是笑着说道,“我们现在啊,是这么个卖法,你们诚心想要,就把钱留在这,毛竹我去收,然后喊货车师傅给你们送过去,送到村。”

    “这……”张贵明和姜若鱼亲自过来,就是想当面看看毛竹的质量,大了小了,往年的竹子和现砍的竹子,差别太大了。

    “那您这毛竹的质量能保证吗?”姜若鱼问。

    “你们是老沙介绍来的人,你放心,绝对不会坑你们。全是现竹,有问题来找我。”

    张贵明比较谨慎,还是想亲自去看着收比较好,“这说远了,老沙介绍的,我当然放心。但是我们这来一趟,赶了这么远的路,也是想亲眼看看质量不是。”

    方师傅看了一眼两人,如今毛竹的需求量大,村里卖毛竹的也坐地起价,他们这些介绍生意的,赚的利润也少了。

    于是琢磨着在中间赚个运输的钱,所以才有了送货上门这一说。

    而且也有些客人嫌麻烦,不愿意自己跑腿,也乐意这样。

    这样他们图省心出点钱,自己也能再赚点。

    可眼前这两人可能不太愿意。

    “你们要是想去看,也行,不过说好啊,这会上山去砍毛竹,再加上收货,联系货车运走。这些都需要时间,你们今晚可走不了,搞不好要到明天了。”

    “如今这镇上的货车司机也俏的很,明天万一也联系不上,那就得等到后天了。”

    方师傅说的也是实话。

    姜若鱼想,如果自己去村里收,自己运的话,那不可避免的得搬毛竹。

    一根大毛竹差不多就有五六十斤,搬三百根毛竹……

    姜若鱼看看自己发酸的手臂,感觉自己做不到。

    张贵明也考虑了下,明天回去倒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中间这么多流程,还是得方师傅带路,他估计也是想多赚点,才搞出这么个办法。

    自己要是没让他赚到,估计他也会不高兴,那这买卖全程估计都顺利不起来。

    于是两人商量后决定,就按方师傅说的来。

    “那还是拜托您办了,这个费用怎么算。”姜若鱼问。

    “运输费用的话,你既然是老沙介绍的,我也不赚你的钱,就给六十吧。”方师傅笑着说。

    请个货车到村里,得要个四十,还有搬运的钱,也要四五块,加一起四十五。

    那剩下的十五,就算是方师傅的跑腿费了,勉强能接受吧。

    就当是十五买了个省心。

    只要竹子的质量好,那就无所谓。

    “行,加上毛竹的钱,一共一百五。”

    “不过我先给你五十,剩下的一百,货送到了我再给你。”姜若鱼说。

    方师傅转了转眼珠子,“可以。”

    这边谈妥了,张贵明和姜若鱼就出发回去了。

    路上张贵明还在说,“要不是老沙介绍的,还真不敢这样做,万一他跑了可不是小事,五十块也不少了。”

    ……

    紧赶慢赶,终于赶上了最后一班船回家。

    天这会已经黑了。

    “你们两怎么又这么晚才回来哟。”王桂香看着进门的父子俩说着。

    转身又去厨房里热菜。

    不一会儿,就框框两大碗面条端了出来,还有一盘小海螺。

    爷俩开了瓶啤酒,就喝了起来。

    不得不说,丈母娘做菜的手艺也很绝,特别是这盘小海螺,香辣可口。

    也得亏丈母娘节约,攒着好些小海螺,不然还没这盘美味呢。

    两人吃饱喝足了,就去休息了。

    这好几天连轴转,浑身都要散架,躺在床上的姜若鱼想,明天打死我都要好好休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