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星辅仁世 » 第二十二章 曹刘二次合作

第二十二章 曹刘二次合作

    袁术自占据司豫以来,未尝一胜,但在他听说汉帝来到长安后,心中对权利的渴望越发膨胀,纵然有阎象屡次谏阻,也不能挽回袁术半分理智。

    袁术夺得玉玺后自以为天命所归,加之坊间传言“代汉者当涂高也”,于是袁术便逐渐生出篡汉自立之心。

    但还来不及逼迫汉帝写禅位诏书,就收到曹操刘备兵伐司豫的消息。

    袁术以二人为逆贼,派新投来的吕布阻曹操,纪灵阻刘备,还以皇帝的身份下旨袁绍前来保驾。

    另一边,曹操攻入河内,刘备一行却被阻在赭丘城。

    赭丘城,纪灵率领一队人马守在城下。

    刘备领着杨佑、周泰、太史慈等人与之对峙。

    刘备与杨佑走上前去,刘备喊道:“纪将军!备今兴兵讨贼,以卫天威,将军莫要助纣为虐,致使帐下将士为袁术逆贼无辜丧命!”

    纪灵勒马道:“反贼刘备!何必花言巧语惑我军心,我主袁公路!自是天命所归!尔等不尊天命,反为逆贼而欲作乱又是何故,今尔等若是退去,某可向我主进言从轻发落,若是不退,休怪某大刀无情!”

    杨佑闻言捧腹大笑,纪灵见状又问:“兀那小儿!你笑什么!先前下蔡成不得擒你,今要你命丧于此!”

    杨佑直起身道:“我笑你等若蠢猪笨牛般愚昧!

    我乃袁公路亲侄,世间知袁公路者,鲜有胜于佑也。

    尔等言说他袁公路天命所归,不知是何天命,以致他逢战必败,纵是其父,也弃他而去,却不惜路途遥远,而远投庶子袁绍,招致众叛亲离之局面?

    今陷于危难,实是袁术不知天高地厚,罔夺天命而自招灾祸!

    袁术攻冀州、夺扬州,袭兖州,袁术为其一己之利,抢州夺郡,多少将士为之罔丧了性命!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尔等不思弃暗投明,反自诩天命,岂不知大汉四百年而不绝,此方为天命!

    尔等若能倒戈卸甲来降,则可恕你的助纣之罪,否后世儿孙当尔等为耻!”

    纪灵见帐下将士在杨佑游说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生怕军士哗变,遂大喝道:“兀那下贼,休得胡言乱语,吃某一刀!”

    纪灵说罢策马奔腾而来,手中大刀宛若劈山之斧。

    一旁太史慈见状,自觉入得刘备帐下为立寸功,以以眼下为立功之机,遂大吼一声:“大胆逆贼!休伤我家先生!”

    正准备策马冲出的周泰只觉一阵风吹过,看着面前的背影一愣一愣的。

    周泰:“这和我想的不一样啊?”

    只见太史慈手持双戟,与纪灵打的有来有回,十数回合不分上下,杨佑看得热血沸腾,拼命压制住自己想放冷箭的冲动。

    二人又斗了数十回合,纪灵逐渐体力不支,落于下风。

    杨佑见状道:“主公!可趁机攻城,断其后路!”

    刘备点头,拔出双股剑道:“众将听令,攻城!”

    纪灵见状不妙,一个侧身躲过太史慈双戟便要策马回城。

    杨佑见其想跑,随即弯弓搭箭,射向纪灵,正中后背。

    纪灵忍着剧痛逃回城内,在亲随护卫下逃出赭丘城。

    一路上,纪灵逢关必守,逢隘必阻,尽管每次都很快被攻下,但奈和一路上多关多隘,进军速度远落于曹操。

    而曹操处则一路进军顺利,直逼洛阳。

    原来在陈宫谋划下,吕布并未前去与曹老板对线,而是行至巩县,使得袁术放松警惕后便反攻洛阳,杀了袁术,夺了玉玺,挟持汉帝逃往弘农,据守潼关。

    而刘备因关羽张飞到来,快速推进,曹操早一步来到洛阳,见袁术被杀,又听闻刘备逐纪灵于轩辕关,遂引兵共围纪灵。

    刘备等人攻上城楼,而曹操早已经从后面攻了上来,二人点头示意。

    纪灵见自己身陷重围,周身只有自己一人时,仍旧持刀不松。

    刘备见道:“纪将军,何苦为袁术受此苦难,况且备听闻袁术已死,望将军……”

    “够了!”不待刘备说完,纪灵便将之喝止。

    “我主于我有知遇之恩,今生不能得报其恩,唯有在地下再护我主周全了!来~吧!”

    纪灵说罢举刀劈向刘备,张飞一矛直刺其咽喉,一代忠臣猛将就此陨落。

    见此,刘备忍不住一声叹息。

    一旁曹操安慰道:“为将者忠义至此,唯叹其不遇明主啊!”

    且不说曹操和刘备二人为纪灵叹息,站在刘备身后的杨佑在曹操身后看见一个极其熟悉的身影。

    十年余前阳城外,他为他送别,他只在马车上看见他那潇洒回城的背影,他却兜兜转转又到城楼看他离去的身影。

    十余年没见了,他仍记得他的模样。

    杨佑走到那人身后,猛地一掌拍在他肩膀上。

    “郭奉孝!你特么死那去了,这么多年连个信都不会一个,老子以为你死了呢!”

    郭嘉被这一掌吓得猛回头,震惊错愕都看着眼前之人,开口欲言,却又无一语可说。

    是的,十几年了,他的确有许多话想和他说,想和他一起饮酒,想和他一起共论天下,想和他谈天说地,但这一刻,竟无一语可说。

    “庭、庭辅……”

    郭嘉艰难的喊出这两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字眼,他已经在心里默念了千万遍,却是在此刻第一次将之喊出口。

    “奉孝!”

    郭嘉一声庭辅,硬是将杨佑的滚滚热泪喊将出来,杨佑一把抱住郭嘉,放声痛苦,涕泪横流。

    纵是当初在漠南草原,天寒地彻,脖子被架在刀刃上,他死里逃生举目无亲的时候,他怀揣满腔委屈都没有掉过一滴泪。

    今天,好似这十几年来的委屈都在这一刻倾泻而出。

    “混蛋呐~你郭奉孝啊!爷那年给你写信你怎么不回啊!你知道爷差点死在雪地里吗!哇啊~郭奉孝,我可想你死了啊!”

    在家里他是孝子贤孙,是有担当的大哥,是温柔的丈夫,他从不倾诉自己的苦楚。

    前世是孤儿,他如今无比珍视自己的情人,不想让他们为自己担忧,但他孤身穿越千年来此的孤独又有谁能懂。

    郭奉孝,是让杨佑放下作为后世人的那种自命不凡之心,让自己真正开始融入这个社会的那个人。

    郭奉孝,他不像是自己的兄弟,反而更像一个能读懂他灵魂的人。

    郭嘉迟疑不决地伸出手你,安慰地拍打着杨佑那此时看起来弱不禁风的臂膀。

    不知为何,郭嘉心中泛起一股酸楚哽咽在胸腔,让他失去了对呼吸的控制,泪水将布满红丝的眼眶胀得酸痛。

    颖川郭氏,他郭嘉不过是其的一个细枝末族的庶子。

    而他杨佑,却是五世三公的弘农杨氏嫡长子,自幼他的父母就告诉他,不要和杨佑有太多纠扯,他和他不是一路人。

    杨佑的热情,让他总以为自己是在高攀人家,他极力的躲避这段友情,但杨佑寄来的每封信他都千回万转的拆封再封。

    乃至其每一个字的变化,郭嘉都时刻洞悉着,杨佑向他诉说草原之行的每处细节的时候,凡遇危急之时,本处变不惊的他却像个刚出嫁的小娘子般为之提心吊胆。

    明知他无事,却又不由自主地为之担心,但他却不敢为之回一字。

    杨佑抱着郭嘉痛哭流涕,一旁的人看的瞠目结舌。

    曹操看了看刘备,刘备看了看曹操。

    曹操:“你问问,咋回事?”

    刘备:“诶~我不问,你问!”

    曹操试探性地道:“奉孝……你和杨……”

    杨佑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太过失仪,松开郭嘉,本想用自己衣袖擦拭眼泪,却不想慌乱之中拿的是郭嘉衣袖。

    杨佑想要解释,却不料自己不停抽噎,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郭嘉没想到杨佑痛泣至此,于是自己解释道:“嘉与庭辅是自幼相事,志趣相投,虽非兄弟却胜于手足。嘉自幼身体不佳,十余载未曾相见,嘉也不曾回信与庭辅,想来是庭辅疑嘉已死,今见嘉身体康健,故喜极而泣!”

    杨佑站在郭嘉身后不停点头,明明必郭嘉高了半个头,却在此时显得无比弱小。

    张飞笑道:“哎呀,先生这心情俺老张能理解你,这要换成我大哥二哥死了,俺老张哭得指定比先生还惨呢!”

    刘备:“……”

    关羽:“……”

    “我谢谢你啊!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