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人生万道论 » 人生万道论 北辰自序

人生万道论 北辰自序

    人生万道论

    北辰自序

    仆愚陋,身贫不足以自活,性本好文学,又不通时事,潦倒粗疏,于他艺能,终究感觉不太适合,不忍一生付诸于工匠身上。然后辛苦恣睢,辗转一生,生不知其所,死不知其居。为了了悟天人之事,古今之辫,于是遂发愤笃专于文学。

    学之书,以正其心,学之诗,以博其志,终日流连于庄子,左传,国语,韩愈,及诸位圣贤文章,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十五年也,虽与世多龃龉,亦不改其志。然当今天下之文学,多从之西化,不是小说,就是小说,所谓文艺青年者,也不过抄袭几句看似华丽的词章,来博得佳人的欢心。

    文学从艺者,多是把文学,当成了一种工作,甚至只是一种技能,一种写作的技能,偏偏写作的都是小说,使小说成为了文学正统。又不修其心,文人的修身独志,不闻不顾。于是小说出现了各种了黄段子,人欲的花边新闻,然后文学崩坏,什么是文学,这倒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辰布衣穷居,常窃感叹,以为天下之文,并非如此。曹丕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韩愈更是提倡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想其文章,总是有很有现在人所不知道的秘密。孔子之作春秋,司马迁之作史记,或韩愈之文,总感觉能量充沛,读之昂然鼎立,磊磊然轩士林,与风雷等飙驰。

    然到近代来,道丧文弊,百子为书,乱圣人之宗,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特别一开白话,众生便不知文章的大义,更不知道读书的精要,诚意、正心、修身,不闻,只是传授一些技能,然后使人在饮食男女,声色耳目中度过,使圣贤之道不明,三纲沦而九法亡,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

    故现今之文,看了不会留下什么印象,读了也不会有什么能量,而把现今的文人,与古代的文人相比,粗看好像是正确的,其实是极为可笑的。一看都是文字,但文字的内涵千差百别,现今写作者,无道,而古之文士,有道,所以,道是文学最大的差别。

    人秉承男女爱欲而生天地之间,若是顺从男女人欲,则是凡人,凡人也自然说不上什么是道,而唯有逆反人欲,才能明白什么道,这也是古之作者,忠正浩然之气所在。这也是很多现今人,写不出《出师表》,或《报任安书》。因为最关键的一点,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道。所以纵然文字一味的华丽,堆砌词藻,看之,如不过猥琐的落叶,坠为大地而化为齑粉。

    辰,虽不幸堕在草野泥涂之中,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众生之笑者,盖十有八也。但听闻文学,一可以治内,此所以成德化也;二可以应外,此所以成法度也。德化、法度既成,所以发育万物,而和同天人之际也。所以文人第一是修身寻道,其次以所学兼济天下,此文人之大宗也。

    于是不敢为自身之卑陋而沉寂,欲效仿司马迁,集百家之所长,成一家之言,使之众生,再闻圣贤教化,别嫌疑,定是非,存亡补废,务在七情六欲之中,迷失自己,使之生死轮回。制之于礼,以纪人伦,学之春秋,以道其义,总成论三十,记十五,书二十,至于如《论命》、《生死》篇,则是无遇发愤之所为作也。

    也伴随着这本书的将成,大感我的道已小成,当可复见古昔之贤人君子,心亦无所愧焉?而什么是道成呢?简单来说,就是我已经断了男女的七情六欲,控制那些赤身裸体的欲望,战胜人的劣根性,兽性。所以可以论道而心无所愧,于是勤勤勉励,惟以重整乾坤为志,使男女有序,天地有道。

    听闻,古之所谓大贤者,明圣人之心于百世之上,行圣人之道于百世之下。其口讲之,身行之,以其余者又书论之,三者必相辅成。化当世,莫若口,传来世,莫若书。故其仁与义,勃勃然横天地,冠古今。其闻与实,卓卓然轩士林,犹雷霆震而风飙驰。所谓大贤者,可与穹壤等高大,可与天地合其徳。

    说话都很吊,后来终于明白,这是他们战胜人欲的缘故,所谓存天理,灭人欲,便是圣贤修学的第一步。任何有男女情欲的,终不过随牛马走而生死流浪的凡夫。朱子说,世人无如人欲险,几人从此误平生,程颢说,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我想,这也是他们敢言仁义的缘故,而现今人不敢言仁义的缘故。

    然当今之世,有一个人,高一辍学,没有学历,找工作多是碰壁,不得已多在草野之间,与之世俗格格不入,又不忍一生卑鄙苟且,于是虽愚陋无用,然圣人之书,无所不读,其汪洋辟阖,出入明晦,虽不尽识,但你也不能说我一点都不懂,何况天不为地之恶寒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驽弩而易其行。

    于是我虽然没有学历,但我脱离了饮食男女的欲望,则不妨碍我做圣人。你纵然出身显赫,但礼仪不修,不过生死轮回的凡夫,不是圣人,都是蝼蚁,故而也没什么值得称赞的。很多能胜任的工作,比如教书法,但很多机构,以学历隔绝我,我通常回到:“不问可否,不论曲直,则是所重者在乎学历,所轻者在乎能力也。以学历论人,则古之韩愈,杜甫不显于世,名落孙山,也未尝没有豪杰之士。”

    出身不足以定足下之徳行,穷困不足以掩足下之才华,内仁而外义,行高而徳巨,言已之光美,比于尧舜,并不是多夸张的词语。孟子功不在于舜之下,我则功不在伏羲之下,其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北辰则要救之于已乱之后。众生虽然没有慧眼,但是这个世界曾有一个女孩有慧眼,所以这也是众生能看见我的缘故,士为知己者死,莫不如此。

    历经十年,总遭九难,五易其稿,幸其道之将成,终可见皇天后土也。于是总编《人生万道论》凡七十二篇,众生以为如何?噫嘻!区区自言,不知者,恐怕又以为我是自誉,而求人之知已。那就错了,我一路走来,无论一人非之,一国非之,皆不改其志,立行而不惑,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故可为万世之标準。

    以一人之力,挑战全宇宙的生死存亡,如何?我所在的地方,要不就是正法,要不就是毁灭,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命之两端,岂有出路?学我者生,非我者死,于是著述生以来,至死,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若使可信,吾将贺其见道而闻其鸣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