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青莲绝迹 » 第二章 没落血脉

第二章 没落血脉

    独自下山的顾鞅心中有些忐忑,回想着刚刚小徒弟说的那句“我不想窝窝囊囊一辈子”他是赞同的,因为在他看来,男儿想自立于世须有倔强之气不该懦弱无刚。

    可再转念一想,小小年纪总想着投机取巧长此以往可如何得了,毕竟这已经不是他第一回为了觉醒灵力而乱做尝试了,想到这里顾鞅又不禁叹起气来。

    作为道家灵力修士的顾鞅虽然只有一枚灵祈,但他却有着四十年的灵力修为,境界更是早已到达灵主。

    再加上身为离洲神族后裔,其实他早就清楚哪种灵祈可以唤醒卫凉身上的灵力。只不过卫凉的急躁性子是他一直放心不下的,所以在灵力觉醒的事情上才有所隐瞒,为的就是早日磨平其棱角,可没想到这一磨就磨了七八年。

    说起灵祈,它是人族运用灵力的一种媒介。而作为唯一火属性以及先天秘法传承的部落,当世珍品灵祈皆出自于离洲长老之手,其中的‘盘古十二灵祈’更是被五洲修士奉为神器。

    灵祈的属性无非金、木、水、火、土、风、雷,但是灵祈的种类却可以是任何东西。常见的多以兵器、首饰为主,被赋予什么功法完全是由锻造之人的心境所决定。

    不过自从三洲之战过后,离洲便停止了各种灵祈的铸造。原因是离洲的部落长老们认为灵祈虽能激活人的灵力,但同样给五洲带来了不小的灾难。

    所以现今的灵祈多为外族灵主以上的强者铸造,品质上自然是要比离洲长老们铸造的差上一些,除此之外想要获取极品灵祈也只能是通过继承、抢夺、或者交易。

    不知不觉间顾鞅已经回到了城里,看着来往的居民不禁挺了挺腰板。居民们看见顾鞅也都是毕恭毕敬,无论如何都会先将手头的活放下热情的打个招呼才行。

    在全城两千余口的心中,这位佝偻着腰的瘦老头不仅他们的主心骨更是他们的保护伞。

    一路的寒暄过后,顾鞅总算是回到了自家门口,就在他要打开大门之时身后一阵银铃般的叫喊声传来。

    “顾老爷子您等我一会儿……等我一会儿啊……”

    只听声音顾鞅便顿感不妙,可已经停下脚步的他又不好装作没听见,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转身望去。

    果不其然,来人正是那城中有名的母夜叉——冯寡妇。

    这位冯寡妇是最早一批逃难到此的青莲人之一,一见面便说自己刚死了丈夫又如何死里逃生,总之就是哭天抹泪的卖惨来博取顾鞅的同情。

    心慈的顾鞅见她可怜便将其收留,可这一收留不打紧,从那以后但凡她见到顾鞅总会动上一番手脚。

    当然不会太过分,无非是握住他的手或是挎上他的胳膊。可即便如此对于正直的顾鞅来说还是别扭得很,一来二去顾鞅对她已然是有了心里阴影,平时来往都是尽可能的躲着她。

    说来也怪,这样一个有几分姿色且身材丰腴的小寡妇只对顾鞅这个老头子格外热情,城中其他的汉子哪怕是多看了她两眼都免不了一顿咒骂。

    虽是一介女流之辈,可冯寡妇母夜叉的外号可不是白来的,因她不懂庄稼地里的事儿所以只好在城中饲养些鸡鸭来维持生计。

    也就是因为这,城中总有些十来岁的坏小子们欺负她腿脚慢,成帮结队的偷她家的鸡鸭烤来吃解馋。

    每次她都是扭着丰臀追几步看清是哪家的孩子后,便挺着胸脯掐腰撒泼似的去那家门口大骂直到讨要回双份为止。所骂之话虽不堪入耳难听至极,却又能惹得来回之人驻足哄笑,这也算是彩云城中为数不多的乐趣了。

    眼见冯寡妇扭着腰向自己小跑而来,顾鞅心里慌的不行,生怕她再动手动脚,于是故意露出了严肃的表情。

    “来找贫道所为何事?”

    冯寡妇大口喘着气,左手掐着腰右手熟练的搭在了顾鞅肩上。

    “看您老说的,没事儿还不能来看看您了?”

    顾鞅闻言重重咳嗽了一下,顺势撤步抖掉了冯寡妇的手,然后淡淡道:“既然没事,那贫道可要回屋休息了。”

    没等顾鞅迈进院子,冯寡妇便嬉皮笑脸道:“欸?我说老爷子,这几天怎么没看见卫凉那小王八……呵呵呵不对……那小子。”

    顾鞅眼里闪过一丝疑惑,转而满脸震惊“你来找贫道就是为了打听我那小徒弟?难不成他又偷了你家的鸡?”

    冯寡妇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因为顾鞅院子里的鸡鸭早被她索赔干净了。

    “那倒没有,我就是随便问问,找老爷子您主要还是想看看水遥那孩子回来了没有,他出城采买之前我特意让他帮我带了几盒胭脂,”冯寡妇害羞道。

    顾鞅微微点头,总算是弄清了她的意图,于是一边关门一边回道:“预计明后天吧,等遥儿回来,贫道自会让他给你送去。”

    大门关上后,院中又传来一句“至于凉儿,他犯了错正在后山受罚……”

    打发走了冯寡妇后顾鞅便回到屋内。

    醒茶之际,他从床头捧起了一个檀木匣子,匣子外观极为精致。

    顾鞅小心将它捧在怀里,神情恍惚的用拂尘轻轻擦拭着匣子表面,渐渐的手中之物勾起了他些许回忆。

    那是三洲之战中最为关键的一战,也是决定青莲生死存亡的一战,因为发生在青莲都城鸳都所以被称为—鸳都之战。

    身为殷霄大帝的家臣,顾鞅亲眼目睹了主公战死,王妃被截。不过好在他拼尽全力总算是保住了殷霄大帝的最后一丝血脉。

    正当他潸然出神之际,屋外的院门响了起来。

    整理一番后顾鞅打开了院门,看着几张熟悉的老面孔,虽有些不耐烦但还是示意他们进屋来说。

    这几人全都是同顾鞅一样的白发老者,有两个的脸上橫着长长的刀疤,其他脸上没有伤疤的腿脚又都多少有些不利索。

    他们除了是城中有些威望的老人,同时还有个更为隐秘的身份,那便是曾经殷霄大帝的亲卫,因为当初跟着顾鞅一起突围才没有死在战场上。

    如今的他们早已儿孙满堂,虽不能大富大贵但可以得享天伦已经很是知足。

    他们今天来找自己的原因顾鞅是心知肚明,无非就是劝自己要保守秘密,不要让卫凉知道自己的身世也不要让他觉醒灵力,最好稀里糊涂的过上一辈子。

    至于殷霄大帝临死前交代的光复青莲,早已被他们抛到了九霄云外。

    对于这一点顾鞅是能够理解的,毕竟没落的王室血脉从来都像是瘟疫一般让人忌惮,自然难有人愿意为此赔上身家性命。

    这次顾鞅并没有着急开口打发他们,而是低头端起了那杯早已凉透的茶慢慢送向了嘴边。

    眼见顾鞅不说话,一名瞎了一只眼的胖老头急切道:“城主……彩云城的祸事恐怕就要不远了!”

    顾鞅没有接话,只顾着吸溜着杯中茶汤。

    旁边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眼见顾鞅无动于衷,费力的向前挪了两步,凑到顾鞅面前低声道:“城主,听说中洲的封雍大帝病情加重,只怕是大限将至了。”

    顾鞅生平最烦的就是这种说话拐弯抹角之人,没好气的将手中茶杯撂在了桌上并瞪了面前人一眼。

    “有话就直说!少拐弯抹角!”

    拄着拐杖之人被呵斥一通虽有着尴尬,但也不得不赔着笑脸,继续试探道:“城主,封雍那老家伙要是真死了,无论谁即位恐怕都难再容下彩云城,毕竟这么多年来中洲的那些王子们可从没停止过寻找少主和那青莲信物啊,所以我等认为那东西要真在城主手上不如就趁早交了出去,这样大家自然可以相安无事了……”

    看着对方意犹未尽的样子,顾鞅眯眼站起身来,踱步到门边背向众人,冷声道:“青莲信物并不在我身上。”

    其他人虽已听出了顾鞅言语当中的怒气但还是小声催促着拄拐之人。

    无奈之下那人只好吞吞吐吐的说道:“如果……如果那东西真不在城主手中,就请将少主赶出彩云城以保全满城无辜人的性命……”

    “对啊,城主实在不该为了一人就置全城两千余口老少的性命而不顾啊!”

    “没错啊城主,如今少主年近十八可仍无任何过人之处,靠着这样的庸才想要光复青莲,怕也只是痴人说梦的话罢了!”

    压抑了许久的情绪也好恐惧也罢终于在今天得到了释放,几人你一句他一句恨不得现在就要把卫凉绑起来送去中洲。

    顾鞅闻言缓缓转过身子,嘴唇轻微的抖动着,瞪眼扫视着众人,怒声道;“贫道念在诸位曾舍生忘死于少主,这些大逆不道之言此次便不予追究,倘若有谁再敢口出叛逆之言,贫道定让他如此下场!”

    正在几人惊慌之际,顾鞅身上早已泛起了灵力,淡红色的灵力将宽松的道袍撑起,院中落叶也被阵阵气浪逼的向远处翻滚,随着顾鞅一个剑指,一颗淡红色的火虫飞快地钉入了院中的松树中,紧接着便是冲天大火,转眼间便把整棵树烧成了光秃秃的黑炭。

    “嚯~!”

    几人见状满脸惊恐,额头上不停的渗出冷汗,原本头头是道的小嘴此刻也变得语无伦次起来。

    “城主,是……是我们几个老不死的失言了,我们不是那个意思,我们……”

    此时的顾鞅并不想听什么解释,一阵急火攻心导致他肩膀处的旧伤又开始隐隐作痛,咬牙让出条路后指着门口沉声道:“出去!”

    看着几人灰溜溜的离开之后,顾鞅再也压制不住那口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