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云暮谣 » 随笔20·书间语

随笔20·书间语

    将书签夹在看至的那一页,轻合书本,放置在一旁。

    这本《空山煮茶记》,已经从图书馆借来一月有余,中途因着考试搁置了一段时间,到现在,也不过看完了一半多一点。

    字数180千,也即是18万字,着实,算不得多。

    那时身旁无有手机,也没有什么游戏、聊天软件、网络文学之类,偶尔的空闲,便是看看书、写点东西。每每新书到手,便会将心神放在上面,恨不得片刻不离视线。二三十万字的书,翻完,也不过两三天而已。就算事情多了点,一个星期,也是可以翻完的。

    曾经是书不够看,想看的书,学校周边书店有的,便一本接一本的读完,找书便成了一个问题。现而今是书看不过来,学校的图书馆可以电子索检,还有当当这般购买书籍的平台,想看什么书,都不用去费力找寻,不必抱着一丝希望辗转一处又一处书店询问而后失望而归,只要动一动手指,便能让想要的书来到面前。

    如此自是极好。

    如此,却又是不太好。

    从林立的书架中穿行,在书页独特的气息中,于茫茫书海里,因着缘分,找寻着那一本本书,亦是一种乐事。于寻书的过程中,洗去心头的躁动,那于茫茫书海中寻出的一本书,也会格外珍重,恨不得时时刻刻携带着,如朝圣般捧在手心,不忍折页,不忍随意放置,就连掌心处的汗珠都不忍沾上。

    曾经知识是最宝贵的财富,书籍由世家大族把持。

    半部论语,可治天下。

    而今知识人人可学,书籍人人能看,不因身份地位或是财富而差异,却反倒没多少人在意了。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易得的事物不知珍惜。

    记得高中时的班主任老师曾问过我,说你有什么梦想,或者说,你希望未来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我说,我想天天泡在图书馆里,读完所有想读的书。

    只是,我却是食言了。

    这两年半来,读过的书,可有百本?大概,也就堪堪过了一半吧。

    至于原因吗,有两个。

    一个自然是被这纷乱繁华遮住了双眼,花花世界,最是消磨意志,总是令人迷离,醉生梦死亦不知。或者说呀,是因为高中时的学习太过紧张,这一放松,凌云意气便散去了,整个人也投入到这多姿多彩的幻象中了。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不外如是。

    烟火人间,花影缭乱,当是红尘炼心的好去处。什么时候倦了、腻了、醒了、悟了,走出来了,心境,也必然会再上一层楼。

    无垢无暇,是为赤子;无拘无束,是为至人。君子谦谦有礼,圣人无欲无求。

    历经人世间千百般滋味,踏遍万水千山,望尽红尘烟火,大概,就可以不惑了吧。

    第二个原因,却是这图书馆,不适合读书。

    或者说,不适合我。

    读书,读的不只是书上文字,更是心间感悟。

    图书馆的位置少有空闲,有人的,不是三三两两,而是十之八九。

    还有好多考研占座的书本、小纸条。

    写到此处,却是突然自嘲一笑。

    想到了庆余年电视剧中的二皇子。说电视剧,而不说小说,是因为电视剧中的人物性格都略有改变,反派也可爱多了,不似小说中那般绝对、极端。

    电视剧中的二皇子是个妙人。类似某只羊驼的斜刘海,随意拖拉着的鞋子,还有,那有些有趣可爱的行事风格。借用他人一句评价,便是一名羞涩文艺的野心男。

    二皇子言,我喜欢与民同乐,却不喜欢人。

    故而他每次出行,置身于市集上时,都会令手下把市民遣散。偌大的街道上,只他一人。

    这自无什么不妥。放在封建王朝——便是放在中国古代,也没什么问题。

    二皇子对主角范闲的善意,也不可谓不多。

    只是啊,主角范闲却并不是一个只为自己的人,他是一个思想先进的现代人,他重情义,亦重天下人,他相信,人人生而平等,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故而他拒绝了二皇子的拉拢示好,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电视剧中范闲的性格几近圣母,与原著中差距甚大——原著中的范闲本只想过安逸的生活,直到陈萍萍知道叶轻眉之死的真相,想要为叶轻眉复仇,为庆帝凌迟处死时才觉醒了要改变这个世界的想法。拒绝两个皇子的拉拢,也并非是为众生,只是因为两个皇子都意图加害他。

    二皇子的母亲淑贵人曾言,二皇子心机极深,从不与人一见如故。

    我却是觉得,二皇子对范闲的欣赏,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当然,也有可能是二皇子伪装的太好了,骗过了我的眼睛。

    这图书馆,几乎成了考研自习室。

    再不济,也尽然是来学习的。

    哪有谁是来这里读书的?就连书架之间的过道处,来来回回走着的,也多半是举着书本背题的考研学子。连靠着书架、直接坐在冰冷地面上读书,都成了一种奢望。

    这气氛太过紧张压抑,虽然安静,却是死寂,不适合读书。

    我的境界还不够,无法做到不为外界所影响。

    茶室是一处极适合读书的地方,环境清幽淡雅,古意高洁,来往的人并不是很多,自然也甚是安静,更无考研自习那般紧张压抑。

    只是啊,我却是不愿意来。

    或许是因为,不愿留恋此处,不想,再有交集吧。

    就如恋人分手之后,最好的相处方式便是桥路两边,此后天涯陌路,不再相见。

    我性格如此,不善言谈,更不好与人交际。学长学姐们都是极好,温柔耐心,不光是关于茶,生活学习上也常常能给出有用的经验,只是……我不行。

    这夕影斜阳我只能一人独看,这古道泥泞也只能我一人前行。

    这本《空山煮茶记》,我不是很喜欢。

    开始觉得大概是因为文人相轻,故而我觉得这本书文字虽是优雅,却是太做作,少有真情。

    只是后来才明白,我觉得太做作,是因为我不喜。

    仅仅是因为我不喜。

    《空山煮茶记》,仅听名字,或许会觉得,这是一人于空山隐居,将杯中茶独饮,过着一种清冷写意的生活。

    事实却是,作者与朋友在名山大川中穿行,四处访僧访友,讨一杯茶来喝。

    她从来不是一个人,身旁陪着的是朋友,接待她的,是朋友,或是朋友托付之人。

    万水千山走过,身旁有好友随同,四处有人家扫榻相迎。

    并非孤身一人,并不孤独,又何来清冷。

    这便是我不喜的缘由。

    这万水千山我想一人踏过,我喜欢这一人的清冷。

    记得前些时候,月令的群中,前会长咩咩约人一块出去玩。与后继无人几乎毁在我们这一届手里的岱风不同,月令一直是朝气蓬勃的,同袍们,也常一块出来玩,最不济,也是一块出来压马路。

    咩咩说的不能出来玩难受,萧然问为何,是没有时间,还是没有人陪。

    咩咩的答复是后者,没有人陪。

    她(汉服社几乎都是小姐姐,小哥哥不多)们大概都是喜欢热闹的人吧,就连外出游玩,也是三三两两结伴而行。

    只是啊,我却是受不得这般喧嚣,或者说,也找不到人可以同往。更何况,非能与相交者,吾也不屑与之同往。

    我的至交好友,仅一人尔。他在另一座城市,且早早就不是一个人了,身旁有红颜知己相伴。

    一群人同往,有彼此的欢笑声,何处不为乐?静处一室之内,或是登临山峦之巅,其实并无甚差别。

    孤影独行,路上的风景,便是全部。

    小记:

    今晚与舍友一同外出聚餐,与寒风中瑟瑟发抖大半个小时,才终于坐上40路公交车。

    一份豆角红烧肉,堪堪吃了两块红烧肉,再转过来时,已然只剩豆角。

    本不怎么饮酒,念及舍友一块,想着啤酒而已,做好了舍命陪君子的准备,望着桌上的白酒,顿时陷入沉思……

    饮了一口,顿时轻咳几声,喉咙火辣辣的,腹内热流翻滚,脸上都有一种灼烧之感。

    而后,便只敢小口抿着喝了。

    一顿饭下来,不过喝了小半杯。

    醉,自然是没醉。只是这小半杯,已经足以让我有种飘飘然的感觉了,虽不至于摇摇晃晃上吐下泻,却终是壮了几分胆气,故作醉态,吟诵一首将进酒,颇有几分醉态。

    某个第一个脱单的家伙,喝到脸色通红,吐了数次。

    好久前便欲饮菊花茶,今日终于又得饮,不是金丝皇菊,而是杭白菊,觉得,也不过如此。

    回宿舍,拿起公道杯,便是大口喝着玫瑰普洱。

    七彩云南的茶,半个学费茶,不过解解油腻,却是足够了。

    那一张合照,我微咪着眼睛,成了一条缝,几乎看不到。嗯……还有些胖胖的。没关系,眯眯眼都是怪物嘛。

    文思已尽在这篇随笔中,今日一聚,就只记这段流水账了。

    ——2019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