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于人间问道十甲子 » 第44章极限

第44章极限

    神驹通灵。

    主死则不愿独活。

    陈靖玄不由想到之前白玉飞所说的话,赤风马天性忠烈,一生一个主人,择主之后,便不会让第二个人骑乘。

    今日这马却载着白玉飞奔驰了数百里地,这不是传言有误,或者这匹马与众不同,而是深知主人的意志,要将消息传出来。

    如今,在将传信的人送到地方,确认了消息会传出来后,便追随主人而去了。

    只有这个解释!

    ……

    赤风马特征明显。

    赤风甲特征也不含糊。

    一匹赤风马叼着赤风甲,撞死在花王城下,消息传开,很快有官府人员过来查看。

    马尸与残甲被收敛起来了,陈靖玄二人也被带到了通玄馆。

    魔界通道的事,肯定不好直接说,也不好和级别低官员说,免得人多口杂,传播开来,那时必然会引发恐慌。

    他们只是提事关紧要,要求面见花王或求道院的仙师,再不济,也得见到通玄馆的主事后才能说,这下办事的人也不敢做主,请示之后,他们就被送到了通玄馆。

    不过,不说清楚,就想见花王或是仙师是不可能的。

    堂堂景国三王之一,南花王境的主宰,是两个无名小卒张嘴就能见到的吗?就算赤风军甲士的存亡,可以引起他的几分关注,但也不是直接就见的。

    求道院的修仙者也是同理。

    不过,当提到魔界通道的事后,情况就不同了。

    黄昏时,才见到通玄馆馆主,还没过一个时辰,他们便被带到了花王府,面见了花王——不仅是花王,求道院的仙师也来了两位。

    花王是个中年男子,温文尔雅,气质斐然。

    两个仙师,则都是老者,一人着水火道袍,一人着白袍。

    他们详细询问了前后过程。

    陈靖玄二人则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所知的一一相告。

    最后,他们被安排在了通玄馆休息。

    这让陈靖玄有些可惜。

    能留宿王府,才是最好的情况。

    一来,是整座王府的元气浓度都极高。

    如果说,景南岭北边的平均灵气浓度,比南边的提高了大约两成,那黔江北岸,就又提高了一成,而到花王城后,更是直线上升,直接倍数了,大约是泽国的两倍。

    最后花王府内,则是三倍之了。

    这种环境,哪怕不通武艺的普通人,久住了想来也能无病无灾,身康体健,若是练武,肯定也进步飞快,他若是能在其中修行一日,效果恐怕能顶外界三五天。

    毫无疑问,花王府、花王城中,都是有聚灵一类的阵法,可收拢元气,聚于一地。

    其二,则是问道了。

    花王府中,只是走了一角,他便隐隐约约感觉到许多雄健深沉的气息,偌大王府,不知深藏了多少高手,而那位花王本人更是深不可测,在这种地方问道,收获必然能更佳。

    可惜,住的是通玄馆。

    房间里。

    陈靖玄进行问道。

    今日忙里忙外,比平时晚了不少,好在问道不是固定某个时间点的,有事耽误了也没关系,日后的问道时间顺延嘛。

    问道内无论持续多久,问道外皆是一瞬。

    片刻后。

    问道结束,这次收获又是一粒灵晶,比上次的红豆还要大上几分。

    大约周围环境的灵气浓度高了,获得灵晶的概率便增大了,获得的灵晶质地也更好了。

    收好灵晶,陈靖玄开始观想飞仙。

    他已经很久没有进行过观想了,具体时间,应该是将杨巅峰带在身边之后。

    正常吐纳修行时,对外界风吹草动有敏锐的感应,但观想状态就不行了,这是一种精神专注、意识集中的状态,进入状态后,对外界几乎毫无感觉。

    此前,北岭分别之前,有陈远影和沈碧空二人在旁,能守夜看护,后来在山上那段时间,也是人迹罕至,那附近猛兽也都被收拾过,他能放心进入观想之境。

    但后来他二人一死一别……而身边多出的杨巅峰那厮,也没得到他的信任,一直处于考察期,总之是没有条件,所以至今,他都没有进行过观想。

    不过,如今黑山羊被安置在通玄馆的异兽栏,他是独自一人,加上身在花王城中,高手遍地,而又秩序井然,比野外可安全不知多少,正适合进行观想。

    只是他没有取出沧海飞仙图来。

    得到这件法宝时间已经不短,尽管至今还未炼化,但早在北岭时,他就已经凭借着与飞仙图之间的细微感应,凭空进入观想之境了,根本无需开图观看作为媒介。

    凝神静气,凭空入境。

    当陈靖玄心神沉入飞仙,与周遭天地元气的交互陡然深入起来。

    观想之境能使人与自然达到十分和谐的状态,极大程度地促进剑气与天地元气的共鸣,进而加速剑气的增进。

    目前,他修行进度最快的就是这种方法。

    其次是根据心法,正常的吐纳练气,最后就是通过时刻与元气交互时那种被动式的增长。

    相同时长内,后两者加一起,都比不上观想带动的功力增长,大概是个十比二比一的夸张比例,就是每次不能久持,只能维持个一炷香左右的时间,难免可惜。

    第二种正常吐纳算是中规中矩。

    最后一种则胜在可以全天候、每时每刻进行,是如呼吸般的本能,细水长流。

    武道真气八重与九重,除了主要的通玄两大特性,基本的功力深浅,也存在着堪称巨大的差距。

    初成八重,与初成九重之间,大约差着足足十倍。

    当初靠着一道风飘渺的真气,以及血气丹的功效,两日间他将功力从无到有,推上第八重。

    等到后来那道真气挥霍完,则达到了初成第八重时大约五倍功力的地步。

    而在那之后至今数月,每日自行增进的部分,加上主动修行的进展,到如今已大约有初成第八重时,八倍上下的功力。

    灵气浓郁的环境,观想之境的推动,废寝忘食的吐纳,陈靖玄的身体如同一块海绵,在层层推进的内外交互之中,源源不断汲取着天地灵气。

    最终。

    经过一日两夜的埋头苦干。

    他的功力勇猛精进,一身剑气大增,达到了初成八重时近十倍的程度,而这,也差不多到了一个极限了。

    功力的深浅,真气的量级尚可慢慢熬炼提高,但通玄的变化,需要心的领悟。

    而感受别人的通玄真气,是完成这种领悟最简便的方法。

    他深刻地明白,不能再一昧苦修了。

    这里是南花王境的通玄总馆,不缺大宗师——无论是肉身一脉,还是真气一脉!

    第三天。

    他盯上了一位副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