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胜利世界线:天途 » 第八章 酣斗

第八章 酣斗

    通讯恢复,意味着敌人失去信息优势,从暗处暴露到光下。在火力不如我方的情况下,直接撤退才是上计。

    然而,交火并没有就此逐渐稀疏,敌人似乎更加不要命的发动进攻,就好像是某种自杀式袭击一样。

    “看来这些人携带的补给并不允许无功而返,那么最后一处维生系统肯定是安全了,但也不能被夺取,小善,你那边速战速决。”

    “收到。”

    小雨在私人频道完成对小善的嘱咐之后。她广播了她的战斗指令:

    “他们在月面的有生力量不多,务必全歼。”这个声音还是有些虚弱,只听通讯那头的小雨深吸了一口气,听起来体力消耗有些大,“态势感知系统已修复完毕,接下来将进行电子战压制。”

    交火突然变得更加猛烈起来,原先只能零星看到枪口喷出的火焰,现在已经有人开始扫射了,船坞那边更是有个不要命的研究员挂着两层纳米软甲冲上去撕扯敌人的氧气管。

    敌人也没有要退的意思,子弹打完了,抱着爆破模块冲进来想自爆,被打红眼的肖小白拿着一根挂全景探头的桅杆直推出了船坞外。

    这都显示在小雨这边的监视器上,画面好不热闹。

    而小善这边随着播报的声音,面罩上某个处于灰色状态的图标,终于恢复了闪烁,随后左上角出现了一幅用红蓝标记敌我的小地图。

    红色是己方,蓝色是敌方。

    这来自世纪初一些电子游戏的设计,只是颜色标记方式相反,并且附带有大量的信息描述,你可以通过这张小地图以及一些其他的辅助设备,精准的确定敌人的位置,甚至可以在面罩上选择透视模式,再借助单兵雷达的定向扫描,就可以在面罩上显示几道墙后面敌人的剪影。

    如果没有天基态势感知系统的资源,就必须先确定敌人的方位以及距离,定向扫描功能才能起效,效率并不高。方才就是这样尝试的,但是对方速度也不慢,在面罩显示器上只能看到一个残影,小善一人只能靠直觉和自己的敏锐感知去判断敌人进攻的方向。

    一个原本设计出来是不顾一切去进攻的尖兵,现在需要站在原地做活盾牌,也是难为他了。

    但如果有态势感知系统,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可以直接读取卫星的跟踪数据,完全不需要自已计算,虽然会有几毫秒的延迟,但同样作为尖兵,这根本不是问题。

    “对方就算是穿着尖兵的装备,也不可能是强化人,他的动作始终还是会比你慢的。如果耗下去,他也许会直接死在装备里,但我们没有时间耗了,小善。船坞那里已经有三人轻伤,一人重…阵亡了…克隆人抵达基地来会师了,到时候战况更难解决,你要立刻解决,然后回援。”

    “收到。”小善已经可以在面罩显示器上将敌人高亮标记。

    此前他虽然快速移动,并且试探性的靠近,但行动的大趋势都是在朝着某个方向,就好像一颗即将被甩出星系的彗星。

    当时推测是为了撤退做准备,但是后来的种种表明他似乎没有那么急着撤退。

    也是在标记之前,感觉上他似乎是随机的出现在各个方向,但目标都并不完全是小善,而是正在修复机器人系统的技术小组。

    刚才从某处抛一枚手雷,随后又补一发榴弹。都被挡下。随后又换个方位,架起狙击枪,连开两枪,但始终伤不到小善分毫。

    但是标记以后就发现它并不能够凭空消失,再出现在别的地方,而是通过高速移动做到的。

    战斗结束复盘的时候,回忆其他的作战方式,就会发现他唯一擅长的似乎只是高速移动以及精准的射击。不是擅长近距离作战的尖兵。

    小善机动能力也不差,只是需要掩护友军,所以不好走开太远。

    因此直到刚才还没有看到他露面。

    也是碍于这种被动防御,一旁维修哨卫机器人系统的技术小组已经多次遭受各个方向来的威胁,虽然都被快速识破并挡住,但是继续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这样长的时间里面会不会出变故也不知道。

    也正好是这时候,天基的态势感知系统被小雨修复了,战斗终于迎来了转机。

    “抓到了!两点十二分方向,2号宿舍背面,是他的下一个落脚点!”就在标记成功后的一息之间,小雨推演出了他的下一个落脚点,详细的目标点,在小雨说完话之前就已经显示在了面罩上。

    小善开足功率冲了过去。

    不再防御了,这次是主动出击!

    极高的速度,配合外骨骼上的高频涂层,小善像一颗炮弹一样将拥有三层纤维合金复合外墙,以及内部有5层碳纤维加钢梁隔板的2号宿舍,撞了个对穿。

    像穿过一块豆腐一样,在整栋楼上留下一个通透的洞。

    迎面正碰上来不及刹车回头更换落脚点的敌方尖兵。

    就在这一瞬间,他看清了对方的样子:

    覆盖不完全的全光谱光学迷彩,涂着淡绿色的隐身涂料,没有喷黑色的外层漆,看来是未完成的试验机。

    装备了一杆电池火药混动的狙击枪。就刚才的战斗来看,似乎还能够发射流弹。腰间的手枪套是空的,背包似乎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喷出的火焰都已经有些闪烁。

    最让人发指的是,那面依据帝国审美设计的非透明面罩,看起来本该加装七八种成像设备,现在只有一个孤零零的独眼,估计是最基本的雷达。

    这整套外骨骼倒是有一股上世纪末科幻作品里钢铁机甲的那种工业感,流线型的装甲板严丝合缝,该隆起的地方隆起,该收紧的地方收紧。看上去好似一个肌肉发达的壮汉。

    如果不是那几片像补丁一样的全光谱迷彩在煞风景的话,这一套装甲还挺好看的。

    不过也就是这一瞬间瞄着一眼,下一刻纳米剑就出鞘了。

    砍出了电光火石的一剑之后,他就好像没有惯性一样立刻停在了两步远的地方。

    有那么几微秒的功夫,满天飞着烧红的金属火花——有一些因为高热而爆裂的金属碎片发出白炽光亮,又在月面夜晚的极寒中立刻降温暗淡下去。

    在光凭撞击就能洞穿房屋的外骨骼尖兵手里,刀剑一类的冷兵器反而成了最简单粗暴实用的武器。

    想象一下古时候骑兵手里的长矛和马刀,在高速移动中精准的捅刺、挥砍、拖割,往往是一击致命,杀伤能力骇人听闻。

    诚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放弃了冷兵器,而选用热兵器。

    但是仔细想想,对人造成杀伤的方式依然还是那几种。

    子弹代替了长枪长矛的捅刺,无非是将古时候因材料限制至多4~6米的长矛,加长到了百米千米,穿透力气从倾彻铁甲,变成了洞穿坚壁。

    而炮弹炸药也不过是射程和体积成指数增长之后的滚木雷石而已。

    无论科技怎么发展,人的身体结构也就是那样,性价比最高的杀人的方法也就是那几种。

    更何况,这些纳米刀剑中隐藏有特殊的结构,在强化人手中还有其他用处。

    小善看着刚才被他像切豆腐一样,斩成两半的尸体和枪,缓缓的收回了纳米剑。

    倒下的那人装甲断口上金属烧红的光亮快速暗淡下去,显然这装甲除了内部的太空服,似乎并没有使用复合材料作装甲,而是直接使用了合金。

    此情此景,小善不禁想起了几年前看到的一部老动画,场景和现在相似,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合金的时代落幕了。”

    他不由自主的把这句台词说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