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现代神话史之人类起源 » 第二十一章 遍地黄金

第二十一章 遍地黄金

    林西省金坪乡距桂花城近700公里,前身为金坪综合垦殖场,创建于1957年12月。建场以来,名称和体制多变,曾历经部队、省、地区管理。1979年因接收安置越南归国侨胞更名为“林西国营金坪华侨农场”;1999年12月,下放属地峡江县管理;2007年11月,经林西省民政厅批准设为金坪民族乡,2008年6月更名为金坪民族乡,其中京、侗、瑶、壮、傣、苗、彝、畲八个少数民族共聚一个村,乡情极为复杂。

    夏季早晨特别的明亮,阿三从迷糊中醒来时,“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巨幅广告牌正从车窗外掠过。昨晚10点出发,经沪昆高速转东昌高速,整整八个小时,下高速进入玉峡大道,目的地应该就近在眼前了。大道两旁旌旗招展,“民族乡旅游节”,“金坪民族乡欢迎您!”,各色彩旗飘飘,团花似锦。看来这金坪乡并不是三人想象的鸟不拉屎的地方,居然是小有名气的乡村旅游胜地。

    穿过“金坪民族乡的”牌坊,沿着宽阔的大道向前,远处青山脚下,一排排红顶和灰顶民房、结合独具民族特色的各种建筑、四周分布着井然有序的连片果园。花香盈溢、满目葱茏,在一片片花海中,苗族吊脚楼,侗族的鼓楼,傣族的干阑式住宅,还有壮栏、彝居、畲寨、京庐等各式民族建筑,高低错落,环环相扣与远处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天然的水墨画。一路上忐忑不安焦虑与疲惫交困的三人,竟有一种发现世外桃源的小喜悦之感,寻了一家旅社,居然有一个装饰的清新而别致的小花园。

    三人简单洗簌后,老段和胖子被阿三强制的去休息,自己却久久不能入眠,踢趿着拖鞋坐在花园的椅子上,望着远处的晴天白云,万般滋味涌上心头。对昨晚一度放弃追寻蕙蕙音信而感到惭愧不安,对这趟远行前途未卜的焦虑忐忑,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无力,林林总总-----万般无奈,有心亦是无力的挫败感-----

    回过神来,老段他们也已经围坐在身边,很明显,两人也是根本无法入眠。

    “在想什么?看你愣半天了!”胖子难得语气温柔,老段幽幽的眼光,掩饰不住的焦虑。我们是来了,可思虑万千,却也是无从下手。正当三人一筹莫展的时候,院门外传来叩门的声响,打开门来,让三人眼前一亮,却见一个侗族姑娘亭亭玉立的走了进来。

    侗族姑娘的衣着果然别具一格,只见她上穿无领对襟长衫,领襟和袖口都有着精美的刺绣,领襟未系扣,中间敞开,胸前沟壑若隐若现;下着百褶短裙,青色,裙短至大腿中部,膝下裹青布绑腿,外系浅蓝色布带,挽结于膝下小腿外侧,脚穿红蓝青相杂的花布鞋;双手手腕处各带着两三个银色手镯,显得玲珑剔透。她的身材在南方人中难得的高挑苗条,一头漂亮的黑发,垂至腰线,小麦色的皮肤,俊俏的脸颊上,一双灵动的双眼,好漂亮的侗族姑娘。

    “三位官人,欢迎你们来到新民民族村!我们餐厅为你们提供了丰盛的民族特色餐饮,你们可以随时来享用!”清脆而玲珑的声音配上浅浅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忘了伤疤的胖子早就目不转睛,急忙凑上前去,挨着美丽的侗族姑娘忙着献上殷勤。“好!好!美女带我们去吧,我们不知道餐厅怎么走阿!?”

    看见美女就走不动路的胖子,在哪都这幅德行!正好也是饿了,老段两人也是只好跟上,既来之则安之,顺便尝尝当地的美食,也算一桩美事。

    白糍饴、木薯饺子、卷粉、桃胶汤、平安粽、油茶---小小的旅社,也算是丰盛了,也都是当地的特色小吃。尤其是这油茶,由阴米(炸糯米花)、煮熟的豆角(还可以加煮熟的红豆、花生、豌豆等)、油果、茶叶等配制而成。侗族人的习俗,将大米炒微黄,然后加上特制的茶叶炒香、再放水一起煮开。在吃的时候,在碗里放之前准备好的煮熟的豆角,一、二块糍粑或者糯米或者米粉,再在上面放一些阴米油果,香味扑鼻,异常可口。阿三指导着老段一人来上一碗油茶,再配上一两块糍粑,这就是地道的糯米粑粑油茶啦,喝上一口,一股异域情调油然而生。美女身旁打转够了的胖子,志得意满的归来,狼吞虎咽的一脸施施然,也算是一扫先前的阴郁气氛。

    既来之则安之,窝在旅社总不是办法,吃完糯米粑粑油茶,被胖子取笑成大便油茶的餐食,三人决定出去转转,也许能发现什么也未可知。走出旅社门口时,刚才不知串到哪去的胖子却是拉着先前那位漂亮的侗族姑娘,兴致勃勃的说,“兄弟们,我们美丽的阿莎姑娘愿意给我们当向导!”只见美丽的阿莎姑娘,背着一个小竹篓子,满脸微笑的跟着胖子身后,那小竹篓子也是编织的非常精巧,并漆上各类花纹色彩,顶上盖着湛蓝色的小碎白花的侗帕,尤显得小巧玲珑,心灵手巧的侗族姑娘尤其爱美,所有的穿着、配饰,连小工具都装点的色彩斑斓。

    “三位官人,应该是初次来我们民族村吧?!”

    “等等,官人?这个称谓只适合我一个人就可以了!”反应过来的胖子立马激动起来,顺手就想抄起姑娘的小手。没想到阿莎姑娘倒是反应敏捷,一个转身便躲开了胖子的小心思。

    “我们侗族人,对待尊贵的客人,都是称呼官人的!”阿萨姑娘小手捂着嘴唇看着胖子被识破小心思的尴尬表情,不由得的“格格”笑到。

    跟着阿莎姑娘的引导,三人陆续参观了金坪乡八个民族特色的建筑,听着美丽的侗族姑娘阿莎阿妹娓娓道来的地方民族见闻,携美同行,倒也是惬意得很。可惜新民村村落,并不大,短短两小时已经走遍了全村。

    其实金坪乡的文化底蕴也是不容小觑的。屹立千万年的巍峨大山虽然不说话,但它沐过春秋的风,筚过汉唐的雨,承载过明清的铁骑,见证过红军劲旅。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秦灭六国,这里就是秦楚兵戎相见的战场;待到明朝末年,张献忠起义军更是在这几进几出,最后的反清队伍“夔东十三家”也在这片森林里休养生息、养精蓄锐。

    “听族中老人们说,以前这儿可是叫黄金坪呢!”阿莎姑娘说起本地典故也是如数家珍。

    “黄金坪?”听到黄金两字,财迷的胖子一扫沉闷,两眼放光的看着阿莎姑娘。

    “对啊!这个黄金坪的由来倒是有好几种传说呢?”

    “每到夏天,前面山坳里到处开满了金丝桃,金丝桃的花蕊如金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闪光,放眼望去满山遍野一片金色,于是给这里起名黄金坪,后来逐渐简化为如今的金坪,金坪村里的泰山庙以前也叫黄金庙呢!”

    “不仅是金丝桃呈现金黄色,到了秋天,满山的树木也是一片金黄,和临邻的梨子坪森林连成一体。田野里人们种植的黄花菜、烟叶到秋天也成熟了,各种层次的黄色美景堆积,仿佛遍地铺满黄金一样呢?”

    “就这?”胖子顿感大失所望,看着失望的胖子,眼睛眉毛都挤在一块了,逗得阿莎姑娘捂着嘴,笑个不停。

    “还听族中老人讲过,当年明末清初时张献忠起义军在这里几进几出,一直将大本营囤积在这大山里,据说是因为张献忠当年转战大江南北,陕、豫、鄂、皖、赣,劫掠了大半个中国的金银财宝都被藏在这座大山里。而且当年往大山里运送财宝途中,就有不少的金银细软遗落在前面的山坳里。也就有了后来遍地是黄金的说法,所以才叫黄金坪!”

    “真的假的?”胖子不由的张大嘴巴。

    “当年的传说,真的假的,倒是不知道,不过,前几年也确实听说有人在那片山坳里捡到金元宝什么的?”阿莎姑娘这时倒是难得没有嘲笑胖子,“清末的时候还有一支反清队伍叫“夔东十三家”的,也是在这片大山休养生息,据说也是为了来寻找张献忠当年藏匿的宝藏咧。”

    “哦!?”胖子顿时起了兴趣,“走,走!去瞧瞧,兴许我们也能捡到个把金元宝啥的!”老段和阿三自然也是随了胖子的心愿,跟着阿莎姑娘拐进了村落后面的山路。一路来,山路上的游客倒是不见少,三三两两的或是在拍照留念,或是在大树下乘凉休憩。

    这里群山连绵、沟壑纵横,有后溪河、马渡河从山脚穿过,估计平均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旁边梨子坪森林公园,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是野生动植物的乐园。这里拥有白术、独活、杜仲、连翘等上百种中药,有獐、麂、野猪、野羊、獾、松鼠等几十种珍稀动物。走在山路上,偶尔可以看见一掠而过的雉鸡、惊恐跑过的野兔。可见近些年来当地的生态保护工作做得很完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尽显价值。

    在山里穿行,你随时可以发现各种形状的大小石头,有的像婀娜多姿的少女,有的像憨态可掬的小猫……大山里千姿百态,树木、花草、奇石、峭崖,目不暇接。小小村落,美女美景也算是美不胜收,三人低落的心情也是逐渐愉悦起来。

    翻过一段山脊,瞬间豁然开朗,八月正是金丝桃花期盛开时节,在傍晚阳光下的照耀下,果然是满眼金黄,满山坳的金丝桃,缤纷绽放,香气袭人。红色的花骨朵,金色的花瓣,嫩绿的枝叶,仿佛是绿色的盘子上高捧出的金色莲灯,五朵金花齐放,就像五只金色的莲花灯,飘逸,轻盈,美好。

    “初看默默随春绿,肯顾无人开始知。

    桃叶前生犹可辨,雄蜂无偶亦相思。

    由来评色惟推淡,一日承恩不怨迟。

    头白老人欣对汝,闲庭荫暍伴思诗。”

    晚清·林旭《墙下金丝蝴蝶一本冯庵移理之开花予为赋诗》,金丝桃花开,自有一番诗情画意。

    走下山脊,远远的就看见山路旁一块巨大的黑青色的石头,极像一块硕大的千年灵芝,仿佛就悬浮在空中。走近前去看却是一个泥柱子顶着一块巨大的石头。泥柱有一人多高,差不多将近两米左右,顶着的巨石,约莫直径有三米,高也有两米左右,呈青黑色,坚固而厚重。这么个巨石,怎么说也得有个千斤重,下面的一根泥柱子居然能支撑而不倒。

    “当地人称它为“土背石”,传说,民国时期,有个湖北宜昌姓韩的商人,晚上梦见了这个石头,说可以给他带来好运,于是韩姓商人就依照梦境指路,徒步千里寻到了这里,给石头烧香许愿,没过几年他家里就发了财。这个事情传开后,周围的人都来拜“土背石”,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万事平安。”身旁的阿莎姑娘很是善解人意,及时为众人解说来由。放下竹篓子,阿莎姑娘从竹篓子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香火,对着巨石虔诚的敬拜,嘴中也是念念有词。拜完后,也将香火递给我们,让我们也敬拜一番。

    “我们族中的老人说,这个石头很灵的,它会保佑人们百事兴旺,没病没灾!”三人也是顺从的装模作样的敬拜一番,向来不敬鬼神的胖子敬拜完后却是一脸的不屑。“我看那韩姓商人不是向这石头烧香许愿发了财,恐怕是找到了这里的宝藏才发的财吧!?如果这传闻是真的,那肯定是韩姓商人为了掩人耳目,糊弄这里的平民百姓的!”

    阿莎姑娘却是不分辨,“族老还说,这泥柱子里面其实是有一根金柱子,不然怎么能支撑巨石千年不倒!”

    “里面有根金柱子,哈,如果真有的话,还不早就被人挖走!”胖子说啥也不信这种荒诞的传闻。

    “前几年市里的地质勘测队也还来看过,不过确实没检测出里面有什么特别的物质。”

    “就是嘛,有根金柱子,还传说了这么多年,还不早就被人毁了!我看啊,就是根石头柱子!外面裹了一层泥胎而已!”

    “族老说,这里有神灵护佑的,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怎么可能发现的了。”

    “哈,你们族老也是够迷信的!”

    忙于和美女阿莎斗嘴的胖子,没发现阿莎姑娘认真的表情,被阿莎拉到泥柱子的一侧,指着泥柱子上的一个拇指大小的小孔,“你往里面看看,看看这个泥柱子是不是石头?”

    顺着阿莎姑娘指示的小孔,往里望去,一眼就望到头,居然是个穿过泥柱子的孔洞,仔细观察下确实也发现不了里面的构造和泥土有什么不同。

    “不管刮风下雨,水涝旱灾,这个泥柱子就是屹立在这里,历经千年而不倒!你能解释的通!”

    胖子顿时迷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