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家兄朱元璋 » 第一百零二章;这个时期的多灾多难

第一百零二章;这个时期的多灾多难

    朱元启来到朱元璋这里,只见他不知在看什么,看得很是专注,连他来了都没有发现。

    朱元启悄悄来到来到老朱身旁,看着这密密麻麻的图纸,顿时一愣。

    “这就是修建王宫的图纸?”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把朱元璋吓了一跳。

    “臭小子,走路也没个声响,是想吓死咱吗?你想看就拿去看。”

    朱元璋没好气的说着,这王宫,他本来就想建,如今李善长都给他准备妥当了,他当然得好好看看。

    朱元启看了几眼,也没那个心思再去看了,毕竟在未来,他就看过了,虽然可能与原有的不太符合,但大致也就那个样子了。

    该说不说,还是不错,毕竟北京的紫禁城,也就是故宫,就是根据朱元璋修建的皇宫样子进行建造的。

    “哥,这是被他们说通了?准备建造王宫了吗?”

    朱元启看着旁边的图纸,便是猜到朱元璋即便没被说服,也在被说服的边缘了,有可能已经被朱升给说服了。

    毕竟朱元璋这样子,实在有些明显了。

    随即又是好奇,他们是怎么把朱元璋说服的,要知道,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朱元璋听了顿时笑了。

    “咱不是被他们说通了,而是钱粮与人力这些困难,百室都已经有法子解决了。”

    朱元璋随后将李善长的法子向朱元启说来。

    “弟,你觉得如何?”

    朱元启细细沉思一会,想了又想,也没发现这里面有哪些不好的,但又觉得不对劲。

    不对劲的地方就在用大军修建王宫这事之上,哪怕也不耽搁大军操练,还能节省钱粮。

    朱元璋在一旁拿起一本书看着,也不催促朱元启。

    过了半响,朱元启的声音传来,朱元璋也是将手中的书籍放下。

    “你不觉得用大军修建王宫,这很不对劲吗?”

    朱元璋看向朱元启,随即一笑。

    “确实有些不对劲,咱也有想过,不过也只是会多出一些风言风语罢了,不过,谁若是跳出来散布谣言,正好让锦衣卫清理一番。”

    朱元启听了却是摇摇头。

    “哥,我说的不对劲,不是这点,你想想若是用大军修建王宫,虽然可以省下一大笔钱粮,但有没有想过,若是这次实施了,以后要修建什么,底下的人,哪怕是哥与我,是不是第一反应想到的是派大军去修建?

    长此以往,这大军,还是大军吗?还是英勇无畏的铁血强军吗?这样发展下去,大军,就会变成只知匠军,只干匠人的活。”

    朱元璋也是收起了笑意,神色沉重。

    “这不可能!咱们如今只是修建王宫的钱粮短缺罢了,等有了钱粮,肯定不会用大军。”

    朱元璋有些不相信,这怎么可能会出现朱元启说的那样,他绝不会允许这样情况发生。

    “哥,多少钱粮才算不缺?哪怕我们将天下打下来,钱粮的短缺,短时间内都不会有改变,难道每一次修建城池,都要出动大军来做吗?

    长此以往,若是其他人也有样学样,该如何?我觉得这个口子不能开,若是实在要修建,不妨分开建造,哥,这个事,不能这样做。

    百室或许没想到这点,只是这一次才会用这种方法,但人的习惯性是很强大的,当证实了这一点,以后再遇到,首先想到的还是这个办法,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朱元璋听后没有说话,而是独自在那里沉思着。

    朱元启想了一会,再次开口。

    “哥,先在应天招募民夫试试,现在不是农忙之时,相对较闲,同时告诉他们,在秋收之前,放他们回去,做工之时,只管饭,银钱少许。

    待过了秋收,我们府库的粮食也将会增多,现在可以先将剩余的拿出大部分来。

    另外再将匠作局的人全部派出,同时开始建造,两个月之内,应是能够完工,即便还有剩余的,让匠作局的人做就是了,他们本身就是做这些的。”

    朱元启这时也是看出来了,朱元璋是很想把王宫建造出来的,朱元启也支持,大不了败一次家就是了,影响也不是那么大。

    过了一会,朱元璋一声叹气。

    “这王宫还是先不建了,你说的这个法子,是能减少一些银钱的支出,但又能减少多少?”

    朱元启却是笑了,朱元璋还是担心呢。

    “哥,这可不像你啊,放在平时,既然想做,那就直接做就好了,这当了王,反而畏手畏脚了,哥,我说真的,修建吧,我全力支持!”

    朱元璋顿时笑了,很是开心。

    “你知道咱为什么想要修建这个王宫吗?就是为了让爹娘,还有大哥他们知道,咱们兄弟现在出息了。

    而且,这王宫修好了,这以后就是咱们的家了,永远不会变了,这也是咱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给你一个安稳的家。

    还有咱妹子与弟妹,没多久时间就要生了,咱得提前把两个小家伙住的地方给修好才行啊。”

    朱元璋说的话,别人听了或许不会信,认为虚伪,但朱元启却相信,这就是朱元璋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哥,那我们就直接开建吧?”

    朱元璋这时反而摇摇头。

    “弟,你就别再安慰咱了,咱又不是不知道,这般复杂的工程,岂是一朝一夕就能修建完成的?慢慢建吧,反正咱们都还年轻,如今正是发展民生之时,切莫因为这些,影响了民间大事。”

    朱元启同样是笑了,这事啊,还是得朱元璋自己想清楚才行,如今想通了,那就好。

    “要说还是哥通透呢,一切都跟明镜似的。”

    朱元璋也是一乐,朱元启这马屁,在他看来就是放屁。

    “臭小子,咱看你是越来越讨抽了,马上就要当爹的人了,还没个正行。”

    “瞧你这话说的,别说是马上当爹了,哪怕就是已经当爹了,在哥面前,我就是这个样子,再说了,这不是还有你吗,不怕。”

    朱元璋虽是说教着朱元启,不过这脸上的笑意,却是一直没有消失过。

    “不跟你说这些了,浪费咱时间,扩军的事如何了?军士如今招募多少了?”

    说起正事,朱元启态度也端正了不少。

    “应该就是这两天了,下面的百姓很热情,都很积极,我们之前做的,现在开始有成果了。”

    朱元启随后又将徐达说的转述给朱元璋听,朱元璋一时也有些不是滋味,却又自豪。

    “所以说啊,天下百姓其实很好的,只要有口吃食,有地种,对他们来说,就是好日子,别忘了,咱们也是经历过穷苦的日子,咱们如今出息了,称王了,就必须得为治下的百姓考虑才是。”

    朱元启很是认同,朱元璋也确实做到了他所说的,穷极一生,都在发展民生,奈何贪官不少,明初又命途多舛,时常遭灾,哪怕就是这样,朱元璋也给后代攒下了厚厚的家底。

    先是朱允炆一阵挥霍,接着又是朱棣,要是没有底子,这个大明,恐怕一场靖难就给败没了。

    朱元启不由得越发想念土豆,番薯,玉米这些东西了,这三种食物,产量远比现在的稻米,小麦等等高得多。

    想到这些,朱元启也是一阵头疼,这些玩意虽然是在明朝传进来的,但距离传进来的时间,还早得很,他可是等不起。

    朱元启不禁暗想,想要这些东西,果然还得打过去自己去拿才行。

    “你在发什么呆?咱说的你记住了没?”

    朱元启这时回过神来,马上点头应是。

    “走神了,不过都记住了,放心吧哥!”

    朱元璋也不再去计较这些,难道还能再抽他一顿不成?

    随后的时间里,两兄弟彻底陷入忙碌当中,扩军,修建王宫,安置百姓等等,事情多得让两人每日都起早贪黑。

    就这样过了两个月,王宫的前殿修建完成了一部分,军士不仅扩充完成,通过不断的操练,算是有了几分样子。

    新军的操练,朱元启几乎全程参与,如今也是与有荣焉,中间找朱元璋,决定在明年,就让新军分批前往江浙,如今他们始终在江浙地区保持小规模战斗,人数基本都是在数千或者万人。

    最多也就是万人,由常遇春带着郭英,廖家兄弟,愈通海等人,在那边攻城略地。

    如今正值发展时期,朱元璋给常遇春的命令就是,能打就打,不能打自己想办法,反正钱粮就只能给那么多。

    不过常遇春等人做得也确实不错,在元廷兵力都比较分散以及较少的情况,每次都能有所斩获,而且出兵的兵力,愣是就没低过五千人,有两次甚至达到了一万五千人。

    中间的钱粮差距,这些人把个人所得的缴获全给分了出去,硬是一点没拿,朱元启当初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被他们给整惊呆了,都是些狠人,好处自己全不拿,就为了攻城略地拿功劳。

    朱元启也曾感慨过,能做到这样的,还真没几个人,他敢说军中起码一半的人做不到。

    另外安置百姓,应天差不多基本完成,高邮等地进展要慢一些。

    说到高邮,就不得不提盐场,府库的银钱能支撑到现在,盐场可谓是功不可没。

    贩盐利润极高,朱元启与朱元璋一致认为要将这个脉门牢牢控制在手中,都没有分出去让别人来做,这才能维持这么大的开销。

    如今秋收到了,王宫建造的劳工,都是尽数送回,由匠作局的人继续慢慢修建。

    就在这秋收之时,朱元启好不容易空了时间出来休息,享受,结果直接被朱元璋给带了出来。

    “哥,你带着我来这片地,不会想让我来收割稻米吧?”

    朱元启一脸惊恐,越想他越是觉得有这个可能,看着这密密麻麻的一大片,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割完成啊。

    前一世才经历过的事,不曾想到了这里,他还是没能逃掉。

    朱元璋听了嘴角一翘。

    “还是咱弟聪明,这已经猜到了,不错,咱们一起来收割这片稻米。”

    朱元璋看着这一片稻米,眼中尽是满意与欣喜,这个景象,是他一直渴望的,如今,他做到了。

    朱元璋没去看一脸不情愿的朱元启,自顾的再次说着话。

    “当初,咱想要收割稻米,却是一直没有那个机会,因为地都被霸占了,后面咱一直在想,要是哪一天,咱有地了,一定要种上稻米,这样,就不会饿肚子了。

    弟,等回去之后,咱们在王宫里面弄一块地出来,以后咱们一起种,怎样?”

    朱元启听后,脸上的不情缘,早已是消失不见,只挂着淡淡的微笑。

    “听哥的!以后咱们每年都种地!”

    朱元璋也是欣慰的笑了。

    两人一同来到地里,待近距离观察之后,朱元启发现了一些异常。

    “哥,这些稻米,似乎不是很饱满,是因为缺水吗?”

    朱元璋闻言也是一叹。

    “今年降雨不多,沟渠事先也没有挖掘齐全,后面缺了些水,我已经下令,待秋收过后,就重新挖掘沟渠,引江河之水灌溉,这样即便下雨少,也都能保证秋收。”

    朱元启闻言,默然一叹,今年,他知道的,已经有好几个地方又遭灾了,是旱灾,幸运的是,他们的治下还没有。

    如今的天下百姓,当真是命途多舛,兵灾,旱灾,涝灾,蝗灾,瘟疫,都让他们遇到了。

    想想都有些头皮发麻,这一连串的灾难,不知死去多少人。

    朱元启摇摇头,不再去想。

    “哥,我们开始吧,争取早点收割完成。”

    朱元璋欣然同意,两兄弟就开始行动起来。

    这么一大片地,自然不是就靠这两人收了,郭兴与冯国胜,带着亲卫跟着下去收割,几大百人,还是用了大半日时光,才弄完。

    两兄弟回到家中,吃了东西,就各自回去陪着自己家中的那位了。

    如今马秀英的肚子越发的大了,预计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了。

    郭宁莲的要小一些,比马秀英晚了个多月,但肚子也是不小了。

    两兄弟都尽量空出时间,来陪伴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