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家兄朱元璋 » 第二百七十章;你们可以试试是自己的命硬,还是朕的刀硬!

第二百七十章;你们可以试试是自己的命硬,还是朕的刀硬!

    朱元启的话音落下,朱元璋顿时激动了,在朱元璋眼中,这个所谓的个人年度优秀楷模,才是对整个大明所有人的利好。

    而这个奖赏,就如同朱元启所言,就是为了不让那些为大明付出的人,无论是什么身份,都不会让他们寒心,同时一旦这样实行,必将会让所有人,更加认同大明。

    哪怕是有的人,比如商人,刻意去做一些事,只为争夺这个个人年度优秀楷模,在朱元璋看来,简直不要太好,谁要是愿意刻意去做,那就尽管去做好了。

    朱元璋才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只要真正为大明做出了贡献,并且所做的贡献经过核查,达到了评选的标准,那就选入就是了,朱元璋心中清楚,这个评选同样必然有一套标准,只有达到标准的贡献,才会进入评选。

    这样即便有人这样去做,但也是货真价实的为大明做出了贡献,让大明能够更好的发展,谁要是真富裕到能让大明整体提升一个档次,就是为了这个评选,朱元璋不介意给他封爵,将他载入史册,只要他是能够真正为大明做出足够贡献的事了的。

    真有这样的人,朱元璋更是希望多来一些,这样大明就强盛起来了,而他不过是付出一些爵位、赏赐,以及载入史册罢了,这些东西,他能够给出去,同样能够收回来的!

    而其余人这时也是心中高兴,这个年度各人优秀楷模,在他们眼里,他们获得的机会,可是比其他人,就要容易多了,对大明做出贡献?他们不就是在为大明做出贡献吗?

    这时朱元启的声音再度传来。

    “而这个年度各人优秀楷模,同样需要指标来评选,至于指标,就是对大明的贡献指标。

    包括军、政、农、军械等等各个方面,比如现在高季迪在北地主持的北地发展,从百姓难以糊口到现在能够脱离饥饿,就是对大明的一种贡献。

    又比如,像之前的火铳,经过火器局改良,制造出了现在的火绳枪以及洪武大炮,这些在火器在我明军攻略各地的大战当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同样是对大明的一种贡献。

    再比如,铁器局创新了锻铁之法,使锻铁技术再次提升,使得提炼出来的铁更加坚硬,从而才有洪武大炮的诞生,这也是在为大明做出贡献!

    所以这次年度个人优秀楷模,就是从大明的方方面面改变,做出的贡献而决定的。

    所以,本王才让大明治内所有人,全部参与进来,因为这些贡献的人,值得被赏赐,值得被封爵,更是值得大书特书,载入史册,以供后人参考,为世人所铭记!”

    朱元启说完,自己同样满是激动与兴奋,他所提出的这个个人年度优秀楷模,主要原因其实是有几个,首先是高启在北地辛苦的治理,这样的作风以及治政理念,值得被宣传,值得被当做标杆。

    这个年度个人优秀楷模,甚至可以说是朱元启为他量身定做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好的风气,遍布大明,而不是前元的那些歪风邪气。

    除此之外,就是朱元启接下来准备重点打造的部门而准备,在朱元启接下来的安排中,他要组建的这个部门,将会成为重中之重,会占据他绝大部分时间。

    在朱元启眼中,这个未来要组建的部门,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现在任何部门,他必须得亲自把关,才能够放心的部门。

    而这个年度个人优秀楷模,也是朱元启对整个大明所有人的一种激励,许多人,入仕无路,亦或者有独特的技术,却是无法登堂入室,现在朱元启就是在给他们这些机会,让这些人冒出头来。

    朱元启坚信,民间定然存在着许多各式各样的人才,在这样的一个激励之下,人人想的都会是去创新,只要去创新,就有可能会达到评选标准,哪怕只是一个可能,就值得大明绝大部分人,去做,去拼。

    哪怕是朝堂上的这些人,同样也会想尽办法的去做,因为给出的奖赏,就是所有人都无法拒绝的。

    只要还有欲望,就无法摆脱,当然,若是清心寡欲,朱元启也拿他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想办法换人来坐那个位置了。

    朱元启今天所做的这些,全部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这些人,将心思都放回正途,即便不是能让所有人都将心思放回来,但只要大部分人这样去做,就可以了。

    而至于这样是否会让大明真正的欣欣向荣?这一点朱元启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会比之前要好,这就足够了,足够去实行这些了。

    朱元启说完,这次朱元璋没有去问其他人,而是直接开口。

    “好,咱弟说得不错,这个年度个人优秀楷模,朕认为应当在大明推行!

    同时,各府、各省、各司、各局,以及各部,包括中书省在内,都一同参与,都应该加入这个每三年一次的年度个人优秀楷模。

    让那些真正努力做事,为大明贡献的人,得到相应的回报,此举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大明不会忘记每一个为大明付出,为大明贡献的人。

    同时,无论是百强县,亦或者十佳府,还是劳模部,都要加入年度个人优秀楷模这样的一个指标。

    若是一府、一省,甚至是朝堂各部门,若是连一个年度个人优秀楷模都没有,那才是丢人!

    这件事,弟,同样交由你来确定,将各项指标确定之后,再与咱说,只要可行,那就直接进行推行!”

    朱元璋心中更是下定了决心,这几件事,谁要是敢阻拦,他朱元璋就敢杀人,他倒是要看看,究竟是他的刀硬,还是那些意图不轨的人的命硬。

    朱元启在听到朱元璋的话,也是眼前一亮,将年度个人优秀楷模的事加入百强县、十佳府,以及劳模部的考核指标,这是在逼着下面那些人,去做贡献啊,简直太完美。

    而其余听到后,心中也很是高兴,如今朱元璋的这番话,无疑是代表了他们自己所在的部门,每三年必须得提交年度个人优秀楷模才行,不然,若是一个人都没有,就会成为朱元璋刚刚所说的丢人的部门。

    而一旦被朱元璋与朱元启打上标签,那么那些他们眼中的大佬,以后的仕途可就危险了。

    这样一来,每个部门就必须选择人选来参加,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每一个人,都将有机会。

    其中最为兴奋的,就是御史台的人了,现在监察部刚刚才确定建立,等筹建完成,开始进行正常的运行,短时间内肯定是不可能的。

    而御史台与监察部的职能又正好交叉重叠,他们对自己的指标心中都有数,那就是要纠错,揪出贪官污吏,这些,都将会成为他们完成指标,得到奖赏的关键。

    这一刻,御史台的人看向其中人,甚至就是内部的人,都是双眼放光,一个个的打定主意,这些新制一旦实施,他们就要进入真正的铁面无私了。

    而各部尚书,包括李善长等人,听到朱元璋的话,都是一阵头疼,如今这些举措,在他们看来,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偷懒、不作为的,而且他们每个人的事务,也凭空增加了许多。

    也幸好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内卷,什么叫做躺平,不然绝对会有人选择躺平,也有人选择内卷,也有人抵制。

    当这些事情的全部确立,不仅代表着朱元启这次的目的成功达成,自此大明将进入内卷时代,同时也代表着,朱元启在朝堂上的政治地位,以及政治能力。

    这一次的事情,尽管朱元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因素,但能让所有人都没有反应的通过他的提议,并且是大部分都赞同的通过,就是政治能力的体现,至于地位,三大局、财部、中书省以及监察部等等部门的无条件跟进,就是政治地位的体现。

    这些部门当中,尤其是中书省的站位,更是比其他任何部门都要重要,但无奈的是,无论是李善长还是徐达,都已经成为坚定的皇党,坚定的站在朱元璋那边,也就是朱元启那边了。

    如今朱元璋直接发话,朝堂众人,也只得顺势应下。

    当朱元启提出所有策令全部通过,并且确定之后,朝会也是进入到尾声,半个时辰之后,朝会便是散开。

    不过在朝会最后的时刻,朱元璋的话语传来,却是让所有人都很是胆颤心惊,完全不复刚才兴奋与激动。

    “三日后,三府之地所有与之相关,以及重大贪污者,都将会处以死刑,当时,你们全部都去看看,去看一看这样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下场!

    看清楚了之后,你们最好自己下去想清楚,这官,应该怎么做。

    朕也不想动用极刑,但有的人,却总是将新朝当做前元来行事,若是依旧有人不知悔改,依旧去做这些事,你们都可以试一试,究竟是你们的命硬,还是朕的刀硬!”

    朱元璋面色冷静的看着所有人,他这么做,就是想要震慑一番这些人,朱元璋也并不知道这样做会有没有用,但哪怕只要能警醒一部分人,在他眼中,都是一种成功。

    朱元璋可深深的记得朱元启所说的,人性本贪,贪腐一事,只要有人在,只要人有欲望,就无法全面禁止,他们能做的,唯有控制大贪,限制小贪。

    只要大部分人不去做那些事,那些小部分的人,也翻不起什么大风浪出来。

    而眼下的大动作,只能震慑一时,只有让这些人亲眼去看一看,才能记在心中,以后只要滋生出那样的想法来,那他们看见的那一幕,就会出现在他们脑海,贪与不贪,就看自己的选择了。

    众人听到朱元璋的话语,都忍不住一颤,哪怕是李善长,心中同样无比沉重,但对他而言,也仅仅就是这样罢了。

    他跟随朱元璋及早,这些事情,对他来说,还造不成什么冲击,而且他也相信,甚至是无比自信,只要他不去犯那些根本性的错误,他后半生,安全无虞。

    而其他人就不同了,一些年老的人,身子都在颤抖着,这些人甚至在想着,自己要不要辞官归隐了,但想着现在正是风口浪尖,只得忍忍,要辞官也得过后再辞。

    大部分人想象着三日后的画面,都是一阵颤动,但又有什么办法,只能说建宁府等三府之地发生的事太大,只要沾上这件事,他们就没有办法去劝谏朱元璋。

    如今朱元璋的话语传来,三日后,哪怕是爬,他们都得爬去观看,不然,一个谋逆同党的罪名,说不定就到了自己身上,到时说什么都晚了。

    “臣下遵诏。”

    朱元璋与朱元启看着应下的众人,两人都笑了,尤其是朱元启,对于朱元璋的这招震慑,心中更是无比赞同。

    只有让这些人知道什么叫做恐惧,就能够在无形当中遏制住一部分人,这就是一种成功。

    朱元启甚至在想着,若是这个法子有成效,以后新人入朝,亦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就让他们去看一看了?

    但朱元启也就想一想就放弃了,他们要的是震慑,而不是过后因为这些搞出来一群变态,那就得不偿失了。

    朝会结束,众人随即退出奉天殿,而朱元启也是退了出去,完全没有去找朱元璋的想法。

    朱元启可是知道,今天这些事,可都是自己没有提前与朱元璋商量过,直接拿到了朝会之上的,朱元璋肯定憋了一肚子气,他现在可不想去触那个霉头。

    朱元启来到朱文正身边,两人慢慢的走着,其他人也都很识趣的没有靠近两人。

    “叔父。”

    朱文正见到朱元启到来,赶紧叫人,朱元启也是笑着回应,对于朱文正,他这一次,可是无比的欣慰。

    “这些日子,瘦了不少,财部的事,想必费心费神了吧?在财部若是遇到什么事,就及时的说出来,及早的解决。

    今天你的反应,我很欣慰,说明已经适应朝堂,这是好事啊,以后与那些老狐狸同殿为臣,要时刻注意一些,别被人给卖了,多长些心眼。

    还是那句话,拿不定主意的,就来找我们,都是一家人,明白了吗?”

    朱元启拍了拍朱文正的肩膀,一些时日不见,朱文正的改变确实不小。

    整个人也是儒雅了许多,但之前在军中的那些气质,却是仍旧保留了下来,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儒将一般。

    看着清瘦的朱文正,朱元启既是心疼,又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