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在红楼当城隍 » 说点题外话

说点题外话

    我看有读者对黛玉婚约这部分剧情有意见,觉得作者在生造波澜,惹人厌恶。

    所以我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认为林如海会同意这门婚事。

    首先摘抄几段《红楼梦》原文,来说明林如海的情况:

    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从上面两条材料可以知道一些林如海的情况:年近半百,有几房姬妾,但没有儿子,应该已经对生儿子这件事渐渐绝望,于是将唯一的女儿当儿子养,聊解膝下荒凉。

    由《红楼梦》后文,我们又知道,黛玉进京没过几年,林如海就去世了,所以我在小说中给林如海加了一个设定,那就是身体不好,自觉不能长寿,应该不算离谱。

    那么好了,我们看看这样一个人,年近半百,身体不好,感觉自己没机会生出儿子,对绝后这件事已经有所预感,当他考虑唯一女儿的婚事的时候,会有什么取舍?

    是找一个很高门第的王孙公子匹配女儿,还是找一个也许门第不那么高,但能作为女儿依靠的家庭?

    他有什么理由拒绝贾母?

    贾母是黛玉的外祖母,而且这个外祖母最爱她母亲,因此爱屋及乌也爱黛玉,贾政是黛玉的亲舅舅,这样的亲情关系对林如海来说比一个所谓高门第但不知根知底的人更值得信赖不是吗?

    所以,作为一个为女儿着想的父亲,他有什么理由拒绝贾母?

    如果林如海年富力强,膝下还有儿子,我们可以猜想他或许会为了家族的兴盛,选择与更高门第的人家联姻,可是如今他没有儿子,甚至已经预想到自己绝后的结果,他考虑的就不是家族的兴盛,而是女儿的幸福,这种情况下,他有什么理由拒绝贾母?

    所以作者认为,接受贾母的提议,符合林如海的处境和性格。

    同样的贾母也是这样。

    撮合宝玉和黛玉这是贾母的心愿,原本她可以等二玉长大后慢慢筹划,可随着黛玉和主角越来越亲密,而且主角地位提升,渐渐超出她的掌控,她不能不有紧迫感。

    你能想象,贾母一天天看着黛玉和主角越来越好,和宝玉却疏远,而且主角和皇权搭上关系,未来已经不能由她完全掌控时,却不采取措施吗?

    若是让贾母什么都不做,那才是作者的失职,作者没能挖掘出贾母这个人的心思,若是作者让林如海拒绝贾母,那同样是作者的失职,作者没能考虑到林如海的处境和性格。

    如果在故事中,人物做出了符合其处境与个性的选择,哪怕你不喜欢这种展开,它也只能这么展开。

    我明白读者喜欢林黛玉这个人物的心情,并且认为作者给她安排了不好的命运,因此感到愤慨,可是作为女主角她总要面对些事情吧,总不能一直岁月静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