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逆袭三十年 » 第2章 好读书就读

第2章 好读书就读

    对于读书,浩楠有自己的理解。他小时候被关在家里,父亲强迫他读书,他也愿意被强迫。

    因为他是半边户,就是父亲有城镇户口,母亲没有,他也没有。

    到城里来,也是偷偷摸摸的。

    因为城里人少,大部分在农村,他不懂得为什么会这样,他还听话,因为他没有反抗的资本。年龄小,身体也小,离开广大的农村乡下,到了城里,一切都很陌生。

    父亲说:“浩楠,你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哪里都不能去,你也去不了,我到车间去上班,每一个小时回来一次,看你听话不听话。”

    浩楠睁着眼睛,点了点头,不敢吭声。

    说实话,他对父亲感到陌生,因为他从小跟着母亲生活,父亲很少回家,当时不懂,后来听母亲说:“你父亲为了涨工资,表现好,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时间,还是为了你好!”

    听了这话,浩楠不感动,倒觉得非常遗憾,因为他很清楚,这个理由对他来说根本不成立,他就要父亲的陪伴,看到人家小伙伴都有父亲在身边,自己却没有,像是缺少了点什么。

    他老老实实在家读书,从书里面可以了解很多知识。当然,他对连环画感兴趣,小人书也看不到,后来看到了,偶尔在街上发现了,目前已经有的就是连环画,父亲为了弄到这些书,也使出很多法子,借也好买也好,总之,弄到一些书过来给浩楠看。

    浩楠很喜欢读书。

    特别喜欢看连环画。印象也很深刻。那些后羿射日,夸父追日,还有精卫填海,甚至蛇吞吃了喜鹊宝宝,这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老老实实在家读书。

    所谓的家,只是一间房,因为别的工人都没带家属,他父亲偷偷带他来,母亲和弟弟还没来。后来看看动静,没事,也没人举报,就带来了母亲和弟弟。

    姐姐还在老家。

    这么一来,一间房屋就显得更加拥挤。好在弟弟来了上幼儿园,也是育红班,他母亲在打零工,在预制场筛沙。

    他就没事做了,在家看书,然后等他父亲后来检查。

    开始他父亲检查频率较高,后来就慢慢放松,但是,培养了好习惯,就不容易改掉,等到他父亲把借来的书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没有新书可看的时候,就开始练习毛笔字,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秋天九月份小学开学的日子。

    过了一天,学校发来通知,说浩楠被录取了,可以上学了。

    一家人沉浸在欢乐当中。

    “这小子,憨不拉几的,还能蒙混过关,算祖坟上冒青烟了。”父亲说。

    “可不是,想到他是考不上的。回答错误,还能考上。在家说得好,出门就忘了。”浩楠母亲说。

    “这小子有这个命。如果不上学,能干啥?真的愁死人!”父亲说。

    浩楠也很高兴,没想到啊没想到,差生也能上学。

    邻居知道这个消息的,都过来祝贺,就像是考上了秀才一样,大家都知道浩楠没户口,怎么还能在城里上学呢?这个令人十分不解。

    后来浩楠一直不明白,只要有学上就行,他也隐隐约约感觉到和别人不一样。

    上学第一天,还是父亲送他到学校,然后赶回去上班。

    班主任姓黄,头发花白了,她说:“同学们,欢迎你们来上学,今天的任务就是学会认门。”

    同学们叽叽喳喳,像是麻雀,都不认识,都想要认识,认识了就可以在一起玩了,大部分在家不是老二就是老三的,总之不是老大,老大的少,老二老三一般都会受欺负,到了学校,就可以放飞自我,没有人管。

    听黄老师一说,大家都安静下来。

    教室是平房,有前门也有后门,有窗户。

    黄老师让大家都到外面操场上集合,然后排队,两个人手拉手,从前门进来,从后门出去,前门那里有讲台有黑板,后门那里也有黑板,没有讲台。

    学生都在七岁左右,浩楠八岁。

    因为他上学年龄大,自然要比其他小朋友懂事一些。

    因为他有个弟弟,他弟弟比他小六岁,有了弟弟,浩楠就没在村里上学,因为浩楠妈要去做活,和浩楠奶奶关系不好,他奶奶就不带他弟弟,带弟弟的活就由浩楠来干了。

    浩楠不恨他弟弟,只是觉得这是父母的安排,只能听话照做。大一岁就大一岁,自己迎头赶上,也不会差。

    他推着童车,到学校去旁听课程,啥也没学到,倒被老师看到,老师看到就让他离开学校,不要影响其他孩子上学。

    浩楠心想,他们不都是拖着鼻涕在上课么?还不如自己干净,难道说他们比自己聪明?

    在乡下,条件都差不多,因为浩楠的父亲吃商品粮,当然会让老师嫉恨,当然,浩楠当时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遭到了驱赶,后来琢磨琢磨,就想通了,原来老师有这个心思。

    当然,开学第一天就学认门,这个让浩楠没想到,这么低级的游戏,浩楠认为这是侮辱他的智商。他不用学,就会,连前后门都不认识,黄老师也太小瞧人了。

    黄老师带数学,这个倒没什么。

    小学数学不算难,闭着眼睛就及格,为了不让父母失望,浩楠还是愿意好好学的。

    第二天,才开始正式开始学习。

    当然,放学的时候,父亲没来接他,浩楠记得回去的路,加上一起回去的也有几个,都是同班同学,混了一天时间,也算熟悉了,老师交代他们一起回家。

    他们都听话,也没有其他家长来接孩子,大家都很开心。

    饥饿的狼知道哪里有吃的,也就知道往家的方向走。

    到了八岁,浩楠完全明白怎么走回家了。就是在乡下,他到处跑,就是天黑也不怕,跟着大人到处看露天电影,到了城里,有的地方有路灯,也就更不必害怕了。

    回到家里,父母也开心,问长问短,特别是父亲,因为他聪明,脑子里竟是一些问题,不停地问,浩楠也不怕问,有问必答,不是一问三不知。

    这个没有遗传他母亲的特点。他母亲话不多,有话就说,没话就闭嘴不言。

    如果说要颠倒一下角色,也不是不可以。因为浩楠的父亲话多,自然就不知道哪句话让人不爱听,得罪人的事也就多了。

    不管怎么样,算是走入正轨了。一家人的日子过得不富裕,除了姐姐在乡下,也算是团圆了。

    工资虽然不多,一家人却也够用,节省节省,还能有积蓄,不像以前每年都超支,总要还债。弄得浩楠父母忧愁得很,他父亲有时候很生气,就爱发点脾气,一发脾气,就给人印象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