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逆袭三十年 » 第25章 王学兵去世

第25章 王学兵去世

    张健不服何老师对王学兵的评价,他是刺儿头,就要跟别人反着来,属于典型的叛逆性的人。

    张健动作敏捷,站起来的时候,左右摇晃,像是要随时逃跑的样子。嘴角上有一个瘊子,瘊子上长着毛,眼睛左右上下移动,眼神狐疑不定,怀疑一切,质疑所有,这样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都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他自言自语,像是在跟空气说话,大家没把他当回事。

    他的成绩不行,加上凡事都反着来,很多老师都对他表示反感,也就是说他很讨人嫌弃。不过,他仍然我行我素,不肯悔改,依旧挑战所有权威,只要老师反对的,他就支持,老师支持的,他就反对,老师表扬的,他就批评,老师批评的,他就说好。

    这样的刺头,令人头疼不已。班干部也不敢管,不管又不行,老师会批评班干部,说不称职,不管事,是个摆设。

    班干部的确前后为难,左右不是,对张健这样的人,束手无策。

    何老师对张健没有好印象,不过,也不能得罪他,只是把他当作可以有可以没有的东西对待。

    张健知道从老师那里得不到肯定,只有通过压迫同学获得存在感。

    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王学兵了,悄无声息。

    到了三年级下学期,浩楠才听说他死了。

    他得了肺结核,以前只是轻微咳嗽,没有在意,后来就严重了。

    越来越严重,就像是鲁迅先生写的《药》里的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得那个病。

    也就是肺痨,要药引子,需要人血。

    这个场面令人感到恐怖,但事实民间就是这样传说并这样做的。

    浩楠没想到王学兵会死,死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但是对浩楠来说,不可想象。

    这属于夭折。

    人生还没开始精彩的篇章,就只在序曲阶段就戛然而止。

    或者只是在刚开始宣读前言,就没了后面的内容,全是空白。

    浩楠看到王学兵的母亲一夜间竟然白了头,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对于王学兵的去世,让浩楠第一次感觉到,死亡这个仇敌会选择小孩子下手的,死亡不是老年人的独有的,死亡选择的对象不分年龄大小,也就是说,浩楠也在其中,任何人都难逃一死,只不过时间上有差别。

    在王学兵家附近,也就是王学兵家的院墙外面,有一户人家,沿街而住,来来往往的人都可以看到他家的人的一举一动。

    不知道什么原因,男主人去世,接着是女主人去世,都是生了重病,没治好。

    丧事就在家门口举办,人来人往,都能看见。

    这样的人家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浩楠亲眼见到他们家去世的亲人一一入殓,鞭炮震天响,烧纸,还有蜡烛,以及棺木前摆着的奠字。

    这些东西让人徒生恐怖感,可也很好奇,人去世了会去到哪里?

    一般都实行火葬,就是火化了再安葬。安葬按照传统习惯,还是要准备棺材,那么,人一旦去世,经过焚烧,就变成了一堆骨灰,然后再将骨灰放进小盒子,再将小盒子放进大盒子也就是棺材里面。

    这小子的母亲的死,对浩楠来说不陌生。因为他小时候看过别人的死。

    有老人,也有的是孩子,死亡像是和人密切相关的事物。

    事实的确是这样。小时候,浩楠在大姑家看到她家的邻居死了,当时门前围了不少人。但是,大姑不让浩楠走近去看。

    浩楠感觉很奇怪,不过,他还是很听话,没有前往,只是觉得这个人昨天还说话,今天就沉默,众人都在哭泣,唯独去世的人毫无知觉。

    在小姑家,住在前面的一家,生了孩子,可惜是早产,死了,只有草草掩埋,小姑也不让我去看,我也听话,不去看。

    这样,一老一小,在大姑家有过,在小姑家也有过,现在身边的同学,不老也不小,死了,路边的这户人家,也走完这一生。

    据说还有一个姐姐,现在只剩下姐弟俩。

    因为住在路边,经常路过,所以对他家比较熟悉。

    这些人据说都是船上的渔民,后来不打算漂了,就上了岸,毕竟长期在船上生活,对身体不好。上了岸,就有了固定的住所,不用担心水的问题。

    水火无情,的确没错。上了岸,就安心在岸上找事做。

    岸上的生活也不容易,看得出,路边的人家,有的穷,有的富裕,这些年还看不明显。

    这条路不算很好,以前是沥青路,不知道哪里来的履带车给碾压了,久而久之,遇到雨水天气,来往的车辆碾压,将路面碾压坏了,变得坑坑洼洼,十分难走,这个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

    浩楠写了一首诗,用来描述这条路。

    在家里念出来,没有得到好评,反而得到批评,从此以后,他就不再在家念自己写的诗歌或者文章,免得再次蒙羞。

    这条路上很多故事,让浩楠记忆深刻。

    因为常常路过,也随便瞅一瞅,就有了印象。

    王学兵算是一墙之隔的人,墙外就是普通市民的居住点,墙内是王学兵的家,不算豪华,但是属于知识分子家庭,吃商品粮食的人家,地位高,有保障。

    墙外的市民就要付出努力才行,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这就是真理。

    有付出也不一定有回报,这样的付出就是无效的,没有什么效果。

    要说王学兵其实最不划算,要知道他已经吃商品粮了,要好好活着,就有了无限可能。

    但是,随着生命的结束,一切也就没有再说的必要。

    他去世路,他的父母还年轻,但是看样子响应政策,没打算再生,要知道,他父母符合再生一个的条件,只要申请就行。

    只是王学兵去世,对浩楠多少有些影响。

    他感到要珍惜时光,这个很重要,如果没有珍惜,等时光流逝,恰恰走向死亡的时候,就更要注意。

    到时候悔之晚矣!

    浩楠很快就到了四年级。

    四年级换了班主任,班主任姓韩。

    当时不知道有个韩国,只晓得有个地方叫韩国,就感到非常奇怪。

    韩国以北,就是北韩,北韩就是朝鲜,朝鲜称呼韩国为南朝鲜,其实都是别有用心。

    四年级有韩老师,心里特别踏实。教数学的是韩老师。教语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