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盛船铭 » 第三十章 不定时颠狂

第三十章 不定时颠狂

    这院子里的下人虽然都是受张氏指派,可终归是人,对于苏然口中的“鬼”总有许多忌惮,又见苏盈海那脸色如同煞神,各个都大气不敢出,更不要说有胆子给苏然使坏。

    苏然安静下以后,忽然问苏盈海:“乳母呢?”

    苏盈海若有所思,之后便问张氏人在何处。

    张氏心中诸多疑惑,不知道苏然到底是好了,还是没好。

    “回去乡下了,明一早我就着人去寻,然儿莫急。”

    苏然露出些笑意,跟刚才发狂那个,简直判若两孩。

    苏盈海亲自给苏然盖了被子,又厉声警告下人照顾好苏然,才踏着夜色离去。

    张氏以为苏盈海心情不错,一同回去院子后想同往寝房,临近屋前却被苏盈海拦在外面。

    “丧期未满。”

    张氏尴尬地站在门外,眼看苏盈海关上雕刻喜鹊闹梅的木门。

    来到床榻,苏盈海一声叹气。

    次日天不亮,外面就飘起蒙蒙细雨,苏然这一宿睡地还好,只是婢子备下的茶水一口没敢喝,只觉口渴。

    张氏是名医之后,深谙用药,苏然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前世陪母亲宫斗剧看多了,他总觉得张氏会给他下慢毒。

    就像哥哥和母亲,不知不觉就葬送了生命,最后也只能落个“暴毙”的结论。

    听到声响,两个贴身伺候的婢子前后进来。

    高点的叫翠依,二八年纪,比较安静些;矮点的叫翠荀,比翠依小一岁,小嘴儿叭叭叭挺能说,问了苏然不少事,苏然只点头和摇头,就逗地她咯咯直笑。

    翠荀觉得逗傻子挺好玩,刚好苏然也这么想的。

    外面阴天,即便掌灯,屋里也不亮堂。

    见苏然自己披了衣裳下床,翠荀小声嘀咕“也不傻啊”,刚好苏然听见,就抬头冲她龇牙嘿嘿一笑。

    翠荀嫌恶地扭头,翠依端来几样点心。

    苏然抻脖子瞧着,翠荀懒懒地开口道:

    “荤的有笋肉夹儿、蟹肉馒头,素的有乳糕、沙馅儿春茧,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别弄得像我们给你下毒似的!”

    翠依轻轻碰了下翠荀,意思是不要她再多嘴。

    翠荀长相不错,可苏然不喜欢她这副嘴脸,于是憨憨地拿起沙馅儿春茧递到翠荀嘴巴前,趁她不注意,硬生生地往她嘴里怼。

    “起开!”翠荀慌乱中推了苏然一把,苏然被掼在凳子上。

    被分来伺候傻子,翠荀本来就一肚子气。当婢子的哪个不知道,常在小主人面前晃,日久生情肯定会有的,将来攀高枝儿做个妾氏,余生可就衣食无忧了。

    可这高枝儿,要攀也攀二郎和三郎,她这样貌,咋也不愿意攀个傻子。

    翠荀气急败坏地抹了下嘴巴:“干嘛?咱们可吃不起,回头再去告状说我欺负幼主!”

    翠依捡起被打落在地的糕点,重新拿起一个放到苏然手中:“是吃的,不是玩的,吃罢。”

    苏然将手里这个也摔在地上,恨恨地坐下来。

    这时候,外面传话,说二娘子张氏过来了。

    两个婢子忙不迭地迎出去。

    油纸伞像一朵被污染的云,飘进苏然的院子。

    “晚上不能来,大清早总可以吧?”

    张氏和茹娘进屋,张氏的话不知说给谁听。

    “如何了?”她问下人。

    翠依回话:“昨晚还好,刚刚……”

    “又发狂了呢。”翠荀接话。

    “难为你们了。”张氏满满怜惜:“去外面照应着吧。”

    听说苏然又发狂,张氏倒是很欣慰,这样她悄无声息用起药来,更不容易被人察觉。

    只不过,短时间内她不能动手,否则肯定会引人怀疑。

    苏然尽量让自己表现地像个傻子,嘴角甚至口水都流了下来。

    张氏和颜悦色,指着桌上的点心问苏然,可还合胃口。

    苏然假装听不懂,呆愣地瞧着二人;茹娘也哄小孩一样问他,但苏然依旧没有什么表情,看上去比从前的傻子还呆。

    费了半天劲儿,张氏也没能见苏然一个点头摇头,与茹娘面面相觑,要说的话都在眼睛里,之后,道几句让他好生休息便离开。

    苏然死死盯着张氏的背影,苏然母亲去世时的那一幕比从前更清晰些。

    翠依和翠荀在外面讨好好一阵张氏,等折回屋时,大惊失色。

    全苏家最好的屋子,此时一片狼藉。

    点心都落在地上不说,还被踩出了馅料;桌上的玩意儿无一例外地都被扔在地上;另一边,苏然还在癫狂地将架子上的摆件往地上摔。

    “四郎又发狂了……”

    婢子惊叫着出门寻人,苏然懒懒地躺回床上,继续他的回笼觉。

    你们不让我好,那就谁也别想好,我苏然从今儿起就是一报还一报的小人。

    这一觉再醒来,苏然可是神清气爽,婢子们再没有敢随便说话的,生怕他再发狂。

    早饭过去不久,苏然在院子里摆弄小石子,刘翅就带张任进来了。

    “四郎,快看谁来了!”

    张任腼腆地笑着,苏然心下一喜。

    刘翅还有许多事要处理,见苏然和张任一起时与普通小郎无异,就赶着要回去船场。

    “刘伯留步!”苏然喊道。

    虽然见过苏然便好的样子,但如此之好,还是让刘翅颇为意外。

    他转过身,耐心询问:“何事?”

    苏然回应:“张任说,应该去船场巷寻工匠去船场帮忙。”

    张任先一愣,随后小鸡啄米一样点头。

    刘翅叹口气:“不瞒两位小郎,我去是去了,除了一箩筐奚落,带不回一个人。”

    苏然笑道:“我在那呆过,不是刘伯不真诚,而是许他们的条件不合。”

    刘翅纳闷:“做工给工钱,我出双倍,他们还不来,有何不合?”

    苏然笑道:“那就不是钱的事。”

    刘翅认真听苏然和张任说话,你一句我一嘴,总算明白些。

    船场巷的工匠,算上徒弟,怎么也有个七八十人,大伙儿都知道苏家船场缺工时,哪个敢先提出去上工,哪个就会被人讽刺、奚落。

    “跟钱过不去,真真儿成不了大事。”刘翅不无感慨。

    “也不尽然。”苏然笑。

    刘翅瞧着苏然,心中满是震惊。

    “说来听听。”

    “我有个秘诀。”苏然如此一番过后,刘翅紧促的眉头舒展开来。

    “对,四郎说的太对了,我这就去试试!”

    “你刚说的跟我爹昨天说的一模一样!”张任开口。

    “那当然!大人的事,小孩少打听。”

    刘翅按照苏然所言,选了几个五百料船的船谱以及一个放样,再次来到船场巷。

    “我们东家说了,但凡这几日来帮忙的,不仅工钱翻倍,日后还可在我们那做一个月学徒……”

    “如果不愿去做学徒,可以免费赠与个船谱……放样也可以借去一看,每户三日……”

    瞬间,听闻这话的船匠们都沉默了。

    “刘管家进屋里坐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