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一点令下 » 第二集 第六节

第二集 第六节

    44

    这西虎山,连绵几里,交错在泗水河一带,群山林立,得天独厚。此时呢,却有另一番景象。

    山中河流附近,正有一群黑衣兵砍伐树木,挖土通河。而山下来了一路兵马,隐蔽在丛林内。

    林中,千秋和颜惜若安排部署着。

    千秋:颜惜若,我等先带少数兵马上山摧毁敌方营寨外防御设施,待摧毁瞭望塔后,便可放出信号,让副将带领所有兵马一举攻破营寨。

    颜惜若:没问题,进攻摧毁瞭望塔我最拿手了。

    上山后,魔兵是反应不及,被杀的阵型大乱,不过在一阵混乱后,魔兵开始集合进攻,塔下经过的一位魔将,见此愤怒难耐,朝着对方杀去。

    “何人偷袭营地?”

    “寒霜剑,看招。”

    说着颜惜若飞身高空,拔剑盈盈一握,剑指向前,自身回旋转动,剑舞翩翩,四周寒气逼露,朝魔将迎面刺去。魔将见对面女将着剑法杀来,难以招架,抵挡片刻就击落而飞。

    在击落魔将后,颜惜若在此飞跃高空,挥剑而出,寒霜剑气闪闪而出,向着瞭望塔飞去,顿时烟雾缭绕,塔亡魔兵亡。

    而这只是其中之一的瞭望塔,还有一座瞭望塔位于河流之内,要想减少士兵进攻营寨的伤亡,还需再次摧毁。

    千秋带着数人来到河岸,轻功飘飘,踏水而过,飞至空中,而瞭望塔内也有一位魔将飞身而出。

    “休想毁坏我方箭塔。”

    “虚实掌,以虚化实。”

    这掌法一出,水面溅起一阵涟漪,周围的水飞往高空,汇集为一条潜龙,一掌打出,水龙穿行而至,魔将大吃一惊,这高深的掌法,那是如何抵挡,刚回一道掌法应对,就迅速被击飞,撞入瞭望塔内,吐血身亡,而水龙在击退魔将后,一往无前,立刻将瞭望塔推倒,残落的碎石掉落在岸,震出一阵烟雾。

    摧毁瞭望塔后,千秋飞身上岸,来到颜惜若旁边。

    千秋:此处魔门营寨已无其他在外防守,可放信号让山下兵马来进攻,以及所挖通道需填埋堵塞,随后我等前往尾石山以作增援。

    颜惜若:好,不过别忘记带上我,这里交给山下兵将即可。

    说完,颜惜若取出携带的信号烟雾,向下一拉,烟雾飞向高空,紫气缠绕如同一片祥和。

    45

    尾石山,崎岖回旋,重重叠叠,沟谷密切,而山上一处营寨内,此刻慌乱无比,山下正有一路大军向上进攻着。

    营寨魔将大帐内,一位魔兵慌张前来。

    “大帅,不好了,山下来了一路兵马正攻击营寨。”

    “什么人这么大胆,敢来营寨送死,把我的大锤拿来,某亲自去送他上路。”

    这魔将亲兵于是取出双锤,魔将接过,快步向前,带领营寨魔兵杀了出去。

    山上左师中央一马当先,率军直入,如进出无人之地,举剑挥舞,四周魔兵立刻被剑气震飞,就在左师中央要冲到瞭望塔附近时,那魔将是双手拿着大锤,快马而至,双方一时交战在一起。

    “凌空一剑。”

    左师中央运起功法,左方一挥,右方一挥,将魔将大锤震开,不过魔将也是反应迅速,立刻稳住举起双锤,左师中央飞身而去,当空一剑挥舞,剑气密布直逼魔将。魔将见此,也是使出了浑身之力。

    “哇哇哇,无名之辈,岂容你嚣张。飞面锤,看招。”

    这会魔将是将举起的双锤,向前一扔,和飞来的剑气撞击了一起,顿时四周狂风大作,双双被震退而回,左师中央见此借着反弹之力,再次飞向空中,来到魔将上方。

    “千斤坠。”

    魔将接过回来的双锤,岂料此人从空中再次发难,举起双锤抵挡,可是这千斤坠岂是他能抵挡的了的,立刻被压制能以招架,马匹也是承受不住跌倒在地,魔将因此翻身落马。

    在击败魔将之后,左师中央于是立刻摧毁瞭望塔,朝营寨攻去。

    46

    幽噬山,灰黑的岩石林立,身临其中仿佛被吞噬一般,这时呢,山下来了一队兵马,浩浩荡荡打着徐州兵的旗号。

    严顾和白娴在前面率领军队,来到山下丛林,面对魔兵营寨,正商议决策,而这时,山上魔兵也是反应及时,立刻带着部分魔兵从山上攻击下来。

    严顾:魔门带着兵马下来,你带一队引开,我在率队进攻,引开之后,务必上山汇合。

    白娴:师兄没问题,交给我吧。

    魔兵下山之后,白娴立即在丛林中冲出一队兵马,刚和魔兵交接片刻就后撤,魔兵见来犯之军如此不敌,直追不已,严顾见魔兵追赶白娴的兵马消失后,立刻带人火速上山。

    就在严顾率军摧毁魔门营寨瞭望塔之时,一位魔将骑马飞身而来,一枪而至,严顾举剑坎坎接过,由此可见,这魔将的功力颇有些厉害。

    不过呢?再厉害也只是魔门的寻常小将,严顾见此,那是要出绝招了。

    “碧血剑法,山河破碎,日月重生。”

    严顾飞身走剑,顿时石头落叶纷飞,飘向空中围绕着剑身旋转着,朝着魔将刺去,魔将眼看对方一剑刺来,那是无从招架,着枪横档没一会儿,便被击飞,不见踪影。

    此时呢,白娴也甩开了魔兵来到山上与严顾会和,一同攻向魔门营寨。

    47

    “王侯不过万亩田,收复江山安康现。天下第一惹人嫌,只需侠义不奉先。”

    在泗水河上游,河流交错密布,古今有多少英雄用此河流水攻占领徐州城,而如今这时河流被疏通出一道大坝,这条疏通的河流引向另外几座山峰,魔门在徐州北方的大本营也正在此处,此时天空渐渐昏暗,狂风袭来,黑云缠绕,显然要降下暴雨。

    一士兵从大坝口来到河岸营地汇报着。

    士兵:启禀军师,河道已经挖通,正在等候,是否现在开流?

    千秋:此时乃天时地利人和,开坝水攻。

    士兵:喏。

    左师中央:这一路而来,幸亏有先生帮助,如今徐州已经安定,不知先生下一步作何打算?

    千秋:徐州虽已经安定,不过还有魔门之人残留在朝廷之内,查处剿灭乃是检点令的职责,如今纪监处在共义门治下散乱不已,是时候让各部整合统一在检点令治下,其后可先进取安定扬州。

    48

    徐州府,此时一片欢乐,正在举行着庆功宴,各大家族、门派、豪杰、将领、名流纷纷前来。

    府中内院,一名粉黛佳丽、袖舞漫步,正在从院内走出,刚走出到湖边,就遇到一位锦衣华服的世家公子。

    世家公子见到该女子就急忙上去,抓住女子手臂,而女子轻轻甩开,转身就走。

    袁六桂:张姑娘,你为何一而再再而三拒接我的邀请?

    张如艳:放开我,我对你没有好感,不必邀请我。

    而袁六桂则紧追不放。

    袁六桂:怎么可能,只要你和我在城内游玩相处片刻,必有好感。

    张如艳:放手。

    这时呢,千秋轻摇羽扇和左师中央一起前往大堂赴宴,而张如艳再次甩开袁六桂后,未曾留意撞在了千秋身上,正要摔倒之时,被轻轻抱住,张如艳羞涩吃惊后,渐渐被松开,于是感谢了一声就走入大堂之内。

    徐州府大堂内,此时汇聚一堂,徐州刺史在主坐上同众人把酒而饮。

    张达:今日邀请诸位,乃是我徐州魔门之危已化解,当举报痛饮。

    雷霸天:刺史大人说的是,想我雷双门在城内没能帮的上大忙,惭愧惭愧,自罚三杯。

    张达:徐州能化解此危难,多亏了从广陵城而来的检点令,左师掌门,我张某敬你一杯。

    左师中央:刺史大人客气了,要说功劳,那还得靠先生在出谋划策。

    张达:左师掌门说的是,千秋贤士,我张某也敬你一杯。

    千秋:斩妖除魔本是检点令应尽之事,想来即使我等未从广陵而来,也会有江湖豪杰相助。

    张达:千秋贤士,在下有一小女,已到婚配之龄,想许配于你,我们结为亲家如何?

    千秋:安定四方,处处危机浮动,稍有不慎可能陷入绝境,即使我同意,小姐未必同意。

    此时大堂屏障后面,张如艳在观望着,听其父说要许配那人,心中涟漪不断。

    张达:这样的话,在下叫来一问便知,如艳,你且前来,爹将你许配给这位千秋贤士,你可愿意?

    张如艳绫罗微步来到张达旁边,朝千秋含羞回眸便转身对着张达。

    张如艳:江湖虽危险,小女子也练的一身武艺,并不惧怕。

    张达:那就是同意了,哈哈哈,好。

    千秋:张姑娘具有巾帼侠气,可敬,不过我游定四方,少有促膝相谈之时机,恐辜负姑娘之厚爱。

    张如艳:千秋公子觉得小女子哪里不如意可有指出,还是说你早已有心上人,哼。

    张如艳见千秋不答案微怒,悄然退到屏障之后。

    张达:这这这,千秋贤士有什么不满意,你可以说出来,我张某这爱女在城内说不上倾国,那也是倾城。

    袁六桂这时听到传闻,从大堂外闯了进来,挥剑直指千秋。

    袁六桂:你是什么人?张姑娘也是你敢取的,告诉你,识相的赶快放弃,否则我爹巡视中郎将在朝廷参你一本,小心你掉脑袋。

    千秋:纪监处,巡视中郎现在都已经敢乱作为了,你可试试让你爹参一本,看谁会掉脑袋。

    袁六桂:纪监处谁会查?什么人查?我看你才是乱说。

    千秋:没有人查,我检点令查。

    袁六桂:岂有此理,看剑。

    袁六桂说着就是剑刺而出,千秋不予理会,运功手指轻轻弹开,袁六桂见此人轻松应付,还摇扇不断,火冒三丈,使出全身功力,剑舞纷飞,数道剑气向千秋飞去,而千秋一道掌法便化开剑气,袁六桂不敌被击退倒地吐血,艰难起身逃出大堂。

    这时大堂外走来一位检点令外门弟子,走到千秋一旁。

    “先生,自从扬州刺史大败身亡后,其子接过刺史令,在庐江虽然击退荆州兵马,不过也是伤亡惨重,在回往扬州府的途中,又中荆州骑兵伏击,回去兵马寥寥无几。”

    外门弟子汇报后,便离开大堂。

    千秋:刺史大人,我等有急事需返回广陵,徐州府不便在停留,请勿见怪。

    张达:哪里哪里,千秋贤士,倘若徐州府日后有危难还请多多帮助。

    千秋:有东海郡在一侧协助,刺史大人无需担忧。

    左师中央:先生,我们这是要出发了吗?

    千秋:正是,迟则生变,此时出发正和时宜。

    宴会之后,千秋、左师中央以及颜惜若便返回广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