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一点令下 » 第五集 第一节

第五集 第一节

    101

    汝南郡,城内,千秋和红佳赶到检点令分部,分部令长立刻出来迎接千秋到大堂内。

    千秋:情况怎么样?

    何令长:比较紧急,城内开始宵禁,义军在城外随时可能开战。

    千秋:你可知道是何原因起义?

    何令长:最近蝗灾严重,郡府也不拨粮救助,百姓于是就聚集起义,不过这只是其一,还有城内来了一位大师,自称乃庸金后人弟子,在城内散播经书骗取百姓钱财,被人发现投靠了郡守,百姓无钱财买粮,情况就更糟糕了。

    千秋:庸金?那不是新国变革开放港口前去朝廷访问的所谓大师,想不到还有传人在写着虚经,看来我要在城内外入访百姓,看能不能解决危机。

    何令长:有军师出马,此地战事必能转危为安。

    千秋:红佳,你去郡守府了解了解这位大师,我出城看看灾情,以及拜访一下义军军营。

    红佳:没问题,交给我吧。

    说着二人离开检点令各自前往城外和郡守府。

    就在千秋出城还没走到一里,处处就呈现一片狼藉,尸骨是随处可见,渐渐来到一处稍有生气的村落,不过这村子也开始出现瘟疫,在问过路人后,千秋来到了老村长的家。

    付村长:家里没什么好招待的,侠士,你是不是来帮助解决蝗灾和瘟疫?

    千秋:蝗灾来的突然,待我进城与郡守商议拨粮解决,这瘟疫怎么产生的,村里尸体都埋了吗?

    付村长:要是这样那就太感谢侠士,饿死的村民尸体村中都填埋了,这瘟疫也不清楚是为何生出的。

    千秋:村子的水源在何处?劳烦村长带我看看。

    付村长:好,侠士随我来。

    说罢,老村长带着千秋前往村中北侧走去,一会儿就来到一座大水井附近。

    此刻,一位蒙面人正在井边拿着一包毒药往里边洒。

    “何人,居然在此放毒散播瘟疫。”

    千秋一边说着一边轻功飞去,一掌打出,气掌而出,蒙面人立刻收手,但来不及接招,被击退后,连忙逃窜,再往北就会离开村子。千秋见状,步法连连,飞扇一扔,蒙面人就击倒在地,他则收起铁扇,指着蒙面人问着。

    “谁让你在这放毒的?”

    “大侠,手下留情,我这是第一次来,之前不是我干的,小的也是被逼无奈才加入暗部,具体小的不清楚,大概是奉青州王之命,在豫州南部散播瘟疫。”

    “青州王的暗部,看来为了夺取兖州,这青州王用的手笔不小啊。”

    “是是,大侠,小的可以走了吗?”

    千秋则未理会,而是对渐渐到来的老村长说了声。

    “村长,这位散播瘟疫的凶手就交给你们处置了,在下还有要事,就不叨唠了。”

    汝南城外,约一里安扎着一处兵营,不过这旗帜不是打着汝南军,而是义军,这是兵营来了一人。

    “什么人?来此军营。”

    门口的守卫见陌生人到来,拦截着。

    “这位守将,劳烦通报一下义军统帅,就说在下有一计不费多少兵马就能夺取汝南城。”

    营中大帐,义军统帅希里正与各将商讨进城一事。

    “大帅,末将觉得不需要再商讨部署,目前汝南蝗灾瘟疫遍布,正是一举进攻拿下的好机会。”

    “话虽如此,不过同样我部也收蝗灾影响,粮草不足,若是不能一举拿下,将导致溃败,以至起义功亏一篑。”

    这时,外面一位士兵匆匆赶来。

    “报,大统领,外面来了一位谋士,说有计可轻松攻取汝南城。”

    “有这事,还不将这位先生请来。”

    不一会,千秋便来到帐内。

    千秋:拜见统帅,以及各位将军。

    希里:不需多礼,先生是何人,有何妙计?

    千秋:在下乃检点令谋士千秋,妙计当有,只需以朝廷旨意搜查汝南郡守贪赃枉法一事,期间以我部之人进城为由骗开城门,统帅则可一举夺取汝南城。

    希里:好好好,想不到先生是朝廷新任巡察部检点令中的一员,若是能占领汝南城,定当好生款待先生。

    千秋:不知将军为何行起义之事?

    希里:说起这事,本帅就是怒火横烧,我本城中校尉,发生蝗灾请命郡守数次,不见其拨粮救助百姓,居然还让一位江湖骗子散播虚经骗钱,于是我就和几位同僚一同策兵起义。

    千秋:比起用起义之名夺取汝南城,会受朝廷的围攻,若是将军能加入检点令大军,以检点巡查之名占领,朝廷便暂无进取之由,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希里:这。

    千秋见统帅犹豫不决,还有一些副将不同意,便再说道。

    千秋:若是换任郡守救灾,再寻得真经济世,将军可同意。

    希里:好,检点令要是能换了这郡守,加入又何妨。

    102

    幽州燕京城,紫金殿内,群臣正在商讨国策。

    “启禀圣上,航海带路的商队,在穿过夷岛海域遭受倭寇袭击,惨败,只有几人而回。”

    兵部尚书此刻正上前汇报着。

    金致成:朕知晓了,既然惨败,带路通商一事暂缓,可还有其他要事。

    “禀圣上,昨日乃国考开始之日,各州县的人才都踊跃参加会考为朝廷效力,但是人数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为朝廷效力,应是士族的荣幸,为鼓舞人才,增加录取任用官员的俸禄,且多次增加会考可复试。”

    “是,圣上。”

    吏部尚书于是退下开始想法操办接下来国考的事宜。

    “圣上,老臣还有一事禀告,普通军火的制造建设如今还不够,军机大臣还让老臣操办新型的建设,军机大臣说是奉圣上旨意。”

    金致成:朕是看城中某些宫殿过旧,让人翻新时,就想到加快翻新不就没有旧了,于是让军机大臣研制新型军火来对付花旗等西域国,既然爱卿说普通建设还不足,那新型就放于其后,保证基础的同时,再研制新型。

    兵部尚书回应后,便退到群臣中,不过这时军机大臣传来了不悦的眼神。

    103

    谯郡城,检点令书房内,左师中央正看着一封信件,信是从汝南送来的,大致含义为汝南起义之事已经安定,只需渐渐统一整合豫州各纪监部即可。

    这时,房内有运会心拿着一封请帖走了进来。

    “左师中央,在忙什么呢,这谯城统合纪监后,清退一大帮贪官,这调动补空可都是我一人在做,你倒好,在书房休息。”

    “谯城刚稳定,听豫州南方出乱,正愁呢,不过正好有先生在那儿,已安定,我正看寄来的信件呢。”

    “千秋这么快收复夷岛来豫州了,看来汝南我们不用去了,给,这是豫州刺史派人送来的请帖,为表示抓住杀害郡守凶手的感谢之意,设宴款待。”

    左师中央接过请帖看了看。

    “你这整合纪监辞退了大多官员,豫州刺史恨我们还来不及呢,怎么还会设宴邀请,你觉得呢?”

    有运会心想了想,也觉得不对。

    “也是,会不会是一场鸿门宴?”

    “很有可能,不过不要紧,你乔装在外接应,我在内倒要看看摆的什么鸿门宴。”

    谯郡府内,这时天色昏暗,豫州刺史一人穿过走廊,来到一处略显荒废的院落,走进院落屋内,只见上方挂满了奇奇怪怪的符文,四周是点着蜡烛盘旋着,而一位男子正在其内盘坐修炼着。

    “这么晚来,找我何事?”

    “大师,明日宴会上,真的能一举除灭左师中央吗?他可是检点令掌门,朝廷任命的巡检府,一身功力非凡。”

    “这你不用担心,为了借机除去左师中央,我可是调来了魔门七煞,七人以隐遁之术为基加之剑法奇袭,横扫江湖多年,正派中人可无人能及。”

    “好,大师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想来大师在魔门中地位不凡。”

    “该知道的你也知道了,可以退下了,我需静修。”

    “改日再拜访大师。”

    说完,豫州刺史便离开院落。

    104

    燕京紫金殿内,金致成渐渐到来,群臣拜礼后,开始上着早朝。

    刚开始谁事务不断,不过金致成只是顺势应对,无雅致,不一会儿呢,政部中策改侍郎韦相上前提事。

    韦相:启禀圣上,徐州海岸沪州发现了新的宝矿,色泽光利可比生辰纲。

    金致成一听宝砖就来了兴致。

    金致成:不错,国库正空虚,若是加以开采发展,不出五年,国力定能强盛,农商形势可至中兴。

    韦相:圣上所言甚是,微臣即刻派人前往沪州采集。

    不过这时军机大臣出来表示不赞同。

    “圣上,如今徐州、扬州的纪检皆被检点令统一,各官员都已调换,两州刺史等同虚设,若是不仅检点令同意就前往开采,必使检点令对朝廷不满。”

    韦相:张大人所说未免太夸大其词,检点令纵使势大也是为朝廷效力,如今朝廷国库空虚,地方农商难以发展,检点令更应献上宝矿,以表忠诚之意。

    金致成想要宝矿,但是又不想嘉奖,于是问向协政书长均顾。

    金致成:均爱卿,你可是在沪州任职?

    均顾:回圣上,微臣在沪州协助县长办事,此次前来燕京也是汇报海上宝矿一事。

    金致成:那你说,宝矿可开采一部分贡献于朝廷?

    均顾:各州皆是王土,圣上如需,皆可收回朝廷。

    金致成:好好好,还是均爱卿通情达理,在地方任协政书长那是大材小用,即刻调任中央都城协理尚书,辅助总里大夫。

    均顾一听当即那是欢喜,恨不得溜须拍马,大写言辞。

    均顾:谢圣上,有圣上督办,沪州海角发展将会一片大好。

    金致成听后也是龙颜大悦。

    金致成:爱卿如此之言,那朕即刻便前往沪州海角行督办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