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开局劫了曹操老爹 » 第二十三章 上任,中山国!

第二十三章 上任,中山国!

    又数日。

    钟书一行人沿官道行至冀州的治所高邑县,至此距雒阳正好一千里远。

    在高邑城南七里处,千秋亭,他遇见了在此迎候的冀州刺史王芬。

    之前在柏人,县令沮授命手下准备衣食时,他俩就恳谈了一番,便提及到了这位冀州刺史。

    王芬其人,因能急公好义、以财救人,而名列八厨,是个老党人了,后来因为党锢之祸,被禁锢长达十九年之久。后来黄巾之事爆发,党人的禁锢解除,这位老党人被重新启用,任命为冀州刺史。

    沮授对王芬的评价相当高,言其到任后,收聚流民,安抚叛乱,又能理政使冀州和睦安定,可以称得上是能吏了。

    钟书敬重他的王芬的施政,王芬也敬重钟书的仁义,更兼何颙先前写得推荐信,两人相谈如旧。

    一番言谈,王芬也表示等钟书到了中山国,会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

    称谢过后二人在千秋亭分道扬镳。

    就这样,往中山国都卢奴的通途便再乏善可陈,一路顺利,但肉眼可见的村庄残破,兵燹弥留的痕迹格外惨烈。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钟书光是见之便觉不忍,喟叹哀婉地念了一句《蒿里行》中最著名的一句。

    当然,流民也愈来愈多,最终到达卢奴时,追随钟书的流民已近三千人,这也只是在张纯张举叛乱中失去田宅者的一小部分。

    中山国,国都卢奴。

    钟书自舆车上下来,望着明显残破不堪的城墙,不由心生感慨,这修起来又要花费不少人力、财力、时间。

    “无怪乎先前被委任此地的国相辞官不就。”

    来此世日久,见过的城池也有一些,但城门处无兵卒的,仅此一座。甚至他这上千人亦可畅通无阻地进城。

    明明是正月、刚过罢年,但街上半天都难见着一个行人,偶尔碰上人,见着钟书这一行人的阵仗也远遁而去。

    好在流民中有卢奴本地人,可以充当向导,带着钟书一行人找到了国相署。

    于是——

    上任,中山国!

    但没想到,上任的第一天,让他最发愁的事情便出现了。

    整个国相署那是一个掾吏也无啊,当真是令人头疼、头大、头秃。

    张让,我与汝势不两立!钟书手扶住额头,痛苦道:“嘉弟,还需你帮忙,并着丁震等人将这些人安置在国相署周围。”

    国相署外附近倒是没什么民居,挺空旷的一片地,先让自己手下的弟兄们将这些人先安置下来,先对付着过几天,而这几天,钟书再去想办法。

    “唯唯——”

    郭嘉拱了拱手,便和丁震往流民群体的方向去了。

    而后,钟书一人走进了孤单的国相署,卢奴城中一片死寂,国相署中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前钟书有去过阳翟的县署,其构造倒是差不多,署内分各曹办公——不过各部门全都糟乱一片,人更是没有半个。

    “君……何人也?”

    正当钟书看看能不能找见个活人时,忽然听到侧方传来了一道人声。

    钟书‘咦’了一声,凑到近前打量——此人约莫四十许岁,身宽体胖,长须髯,头戴进贤冠,显然是个士人身份,不是流寇。

    “我乃中山国相,今日方至此间,”钟书报上了自己身份,然后又问道,“你又是何人耶?是署中掾吏乎?署中尚有其他人么?”

    “啊呀,竟是府君至了。”中年士人脸上换上谄媚笑容,连忙行礼,又简单地交代了一下国中情况,倒是和钟书听到的差不离——自从张纯张举两人起了不臣之心后,便将国中府库劫掠一空,又在城中烧杀劫掠,别说在职的吏员啦,就连城中、城外的百姓都被杀了不少,吏员自是死的死、跑的跑,到现在官署里就他一个啦。而后叛军又在中山国各县流窜作乱,现在又不知所踪了,城内外百姓犹然惶惶。

    这中年士人说了一大通也没提到自己,钟书就急啊——他就说啦,这些我已知之,你先说说你的身份,是不是国中掾吏。

    中年人先是告了声歉,然后一脸谄媚地笑着说:“小人是国中督邮曹掾,姓黄名贤,家中行三,乃字叔达。今岁春时按例行县,中山国地境颇大,等小人行县回来时已然入夏,便因此躲过了一劫。”

    “原来如此。”

    钟书颔首,少倾一脸疑惑地问督邮黄贤道:“你既说国中掾吏死的死、走的走,国相府早已空置,你为何还在署中?”

    “小人得王使君之命,专程在此署中候着府君呢。”

    使君,便是刺史的简称,督邮口中的王使君,便是不久前见到的王芬了,想到那位勤政的刺史,钟书心中的疑虑也打消不少。

    想是王芬怕他来到中山不了解情况,又无人可用,特意交代了这位过来——不过这位自称一口一个小人,听得却是让钟书感觉有些别扭。

    随即钟书点了点头又道:“既是国中吏,可来助我。”

    黄贤拱手:“愿听府君吩咐。”

    于是钟书便吩咐了几件事,令黄贤拟文书。

    其一:令国中掾吏往国相署,入职如常。

    钟书上任,一个光杆司令可不行,国相署的职能都没法正常运转,何谈后面的事?

    其二:使黄贤遍巡卢奴县城内外诸乡亭里,告知乡有秩、三老、啬夫、游徼,使乡中小吏自下告知亭长、里魁、什伍,使知悉新任国相上任。

    黄贤本职五部督邮曹掾,每年春天行县,干得就是跑腿走访的活儿,这事交给他合情合理。

    其三:告知中山国其余诸县,若有卢奴人避难者,可使其还于故土,若有不法豪右侵占民众田土,使流民为佃农者,按罪问责。

    这一点,在路上还是郭嘉告知钟书的,郭氏自先祖郭躬起,世传法律,虽说小郭嘉没怎么学吧,但还是了解不少门路的。途中二人便提及过,因张纯张举叛乱,杀烧抢掠以至于民失居所、田地,如此,地方豪强便会收纳这些流民,以为佃农。郭嘉便建议啦,上任后要法治豪强。

    斗地主嘛,钟书这熟,那位伟人曾经做过的种种如同教科书一般,映在钟书的脑海中。

    其四:无论才学,能识字写字者,可往署中面试掾吏。算是对第一点的补充,先把吏员给充实了,然后才能运转起来。

    言罢,钟书冲着黄贤说了句:“事务繁多,黄督邮其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