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三年一统江山,你管朕叫傀儡昏君 » 第131章 朝政

第131章 朝政

    这一千万两银子,算是李衡的个人库存,已经收入了大齐的国库中。

    一千万这个数字,在这个还没有通货膨胀的朝代,实在是一笔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

    早在之前,李衡在夏州利用一百万两银子,便修筑大量民生设施,又靠着这笔钱银,拉拢人心,算是光复齐国的启动资金。

    而这一千万两,无疑就是齐国的恢复资金,有此巨款,朝廷国库暂且能有财政预算。

    对于完全掌控朝政的皇帝而言,国库无非就是自己的私人财产。

    至少在大齐是这样。

    入主凌阳,灭掉燕国后,李衡立即着手处理陆晟以及其亲信留下的遗产。

    抄家之后才发现,这**佞所贪污私藏的金银财宝,完全可以抵上一个国家。

    倘若他们愿意将这笔钱投入军队,或是救济百姓,天下也不至于如此动乱。

    先前早有听闻,陆贼已经拖欠北边燕军几个月的军饷,以至于当初齐军兵不血刃地战胜燕国北军。陆晟当初几乎把九成的军队支出,都投入到了中央禁军中,正因如此,齐军入关时,燕国禁军才有这多人愿意再忠诚陆晟。

    如今时局变了。

    官员以及军队俸禄是万万不能拖欠,而且还有对收复凌阳有重要功劳的将士给予重赏,方可进一步稳固人心。

    想要一统天下,并非只需要用强军碾压对手,如果国家经营不善,也难以稳固住来之不易的成果。

    至少现在的大齐,是稳中向好。

    关中无战事,荒废的土地,又可以租赁给百姓耕种,继续实行李衡在夏州颁布过的均田制。

    土地兼并带来的恶果,使得地方流寇渐渐增多。

    目前从夏州看来,均田制还是十分适合现在的大齐。

    百姓得到土地,不至于成为流民,国家流寇减少,便可国泰民安。

    虽然关中是安稳了,但是放眼地方各州,仍然是有各股农民军势力。

    陆晟埋下的坑实在太深了,以至于李衡需要很长时间去调补。

    先前流窜与代州并州的那一支农民军部队,由陈子光率领,目前早已经是成为大齐正规军,分散与各州府,负责守卫各地城池。

    这些起义军的存在,是旧朝的产物,如今李衡真正意义上的登基过后,也要开始解决这些由来已久的问题。

    关中四州已经完全在李衡的掌握之下,重点防御兵力,放在了西南两面,防备西楚军以及藩王联军。

    而在关北,还有一个州府,是李衡没有拿下来的,那便是存在感并不高的冀州。

    只要是因为冀州战略地位并不高,即便被贼寇占领,也不能对大齐造成重大的威胁。

    当初进攻幽州时,关羽便率军进入冀州,突袭幽州后方。

    除此之外,齐军与冀州军并无交战。

    收复关中之后,李衡便派黄文敬前来平叛。

    冀州问题并不复杂。

    “可有冀州的消息?”李衡询问朝堂群臣。

    有臣子上前道:“启禀陛下,昨夜前线战况传来,冀州全境已被叛军占领了,探子回报,叛军有数万之众,我军已经已经对冀州发动攻势,即日便可收复州府。”

    全境占领?

    这支叛军的战斗力,还是出乎李衡的预料。

    只是并不知道这口中的叛军,究竟是冀州军,还是什么农民军。

    “哪一支叛军?”李衡询问道。

    “贼军首领名叫黄巢,乃关北人士,流窜于各州作乱。”属下说道。

    黄巢?

    如果不提及,李衡又差些忘了他的存在。

    当初李衡刚来到这大齐不久,想要依靠系统召唤角色而改变命运,没想到召唤出一个黄巢。

    当时李衡的处境,根本没有利用黄巢的机会,只管叫他出城待命,没想到这么一待命,就给他带出数万农民军。

    难不成要复刻黄巢起义?

    李衡越想越不对劲,心说吕布都能如此忠诚于朝廷,一个毫无交集的黄巢,应该不会反抗李衡的大齐吧……

    李衡思量片刻,决定再次派出荆轲,前往北方,带着李衡的亲笔信,去会见黄巢。

    这一月里,黄巢率领的农民军,一直在冀州一带流窜,对李衡所直接统治的州府并没有多大兴趣,先前与大齐的后勤运粮部队几乎擦肩而过,黄巢也没有听从部下建议劫粮,而是绕道而行,不去与齐军对抗。

    听朝中官员禀报,目前在大齐境内,有三股势力最为雄厚的叛军。

    这三股势力,分别是流窜于冀州的黄巢,以及身处青州以南的平申部、辽州刚刚起事的高霍部。

    辽州偏远,也较为贫困,齐军暂时无法管辖,只能是镇守幽州府,阻挡这支叛军往西南侵扰。

    青州平申部,目前在李瓒统治的底盘起事,李衡也管不着。

    故此目前李衡能够处理的,也就只有身处冀州的黄巢部众。

    先前黄巢率领的农民军,几乎占领了整个兖州,因为吕布的南下,才不得不放弃兖州,选择北上。

    若不是当初齐军南下,牵扯住燕军的主力,黄巢的部众,早已经死在了金石城中。

    对于农民军而言,战斗素质极高的齐军他们肯定是惹不过,但对付一下冀州军还是绰绰有余。

    如今大齐百废待兴,正是需要劳动力。

    而先前大部分的劳动力,失去土地沦为流民,大部分都加入了黄巢的起义军。

    如果齐军再与起义军厮杀,不仅齐军会伤亡不少,对冀州的百姓而言,更是长久的折磨。

    早日结束这些纷争,才是李衡心中所想。

    既然起义军领袖是李衡他自己召唤出来的角色,那黄巢此人或许会听从李衡的安排。

    李衡吩咐荆轲前来,带着他的亲笔手谕,火速赶往冀州,告知前线准备作战的黄文敬,先对冀州的起义军围而不攻,进而劝降冀州军的农民军。

    另一封信,则是要交给冀州的黄巢。

    对于起义军而言,唯一一条活路,那就是接受朝廷的诏安。

    就目前大齐的国库以及存粮而言,完全有能力再养一支数万人的部队。

    目前齐军的总兵力,加上招降不久的燕军旧部,也不过十五万人,其中仅有五万主力部队。

    如此兵力,要防守各州,数十有些难度。

    诏安这群四处流窜的起义军,就是如今最好的选择。

    究竟起义军如何抉择,李衡无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