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三年一统江山,你管朕叫傀儡昏君 » 第138章 定武新政

第138章 定武新政

    凌阳城。

    李衡与往常一般,早早便起身,开始处理来自全国各地的卷轴。

    二度登基,亲自主政,所要处理的事务,可是当年的百倍。

    幸好现在任命了名相房玄龄,可为皇上分忧。

    上任之后,房玄龄便有条有序地处置李衡头疼的问题,那便是宫中人事任免。

    李衡虽能看清任何人的真实内心,可毕竟身为皇帝,很难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这方面上。

    军事上的奏报,已经堆积如山。

    朝廷目前有半数职位空缺,为了防止有人。

    魏忠贤一派的文官,大多别有用心,若不是魏忠贤替李衡控制着这群人,恐怕李衡真的难以掌控住这群旧权贵。

    李衡求贤若渴,多次提出招募更多有才能的寒门子弟。

    幸而刚任命的宰相房玄龄慧眼识人,广罗贤才,数日之内,便派人前去大齐各地视察,又广而告之,吸引天才文人英才,一同为朝廷效力。

    半个月里,经过房玄龄亲自考核,已有几人被李衡亲自任命官职,皆是朝廷要职。

    大齐朝廷的第一场科举,也即将在凌阳城中举办。

    天下寒门子弟听闻,纷纷挑灯夜读,以求金榜题名,为朝廷所用。

    此次科举考试,为保证公平公正,不让其余势力掺一脚,李衡只能交由给最为信任的房玄龄,务必万无一失。

    内政上由房玄龄出谋划策,而同样重要的农业生产上,李衡也丝毫不会忽略。

    大齐仍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封建王朝,农业生产之好坏,关乎到国家之贫富以及存亡。

    经历了多年的战争,许多地方的农业生产早已经陷入停滞,土地兼并耕地荒废,农民没有土地生产也就只能沦为流民,成为流寇土匪。

    如今齐军收复各州,各州府的门阀阶层也在战争中几乎被清洗干净,朝廷下达给地方的政令,再也不会被地方官员所忽视。

    经过勘察走访,李衡所派的官员发现,不仅是地方农业生产被荒废了,就连向来富庶的关中,粮食产量也不如早些年,甚至出现了许多荒凉的村落,看不见壮丁身影。

    这也不奇怪,当初陆晟为了满足自己野心,疯狂折腾关中百姓,强征壮丁,以至于劳动力锐减,想要恢复过来,恐怕要经历一代人。

    有道是关中富,天下足。

    这广袤的关中平原,其可利用的耕地,足以养活天下百姓。

    天下立国之初,确实有此盛世。

    但是自太祖皇帝驾崩后,大齐十九州便战争不断,关中也接连受到影响,加上各种天灾人祸,关中所产粮食,朝廷赋税家中,能落在百姓手中的,所剩无几。

    面对此种情况,李衡早已经派人前去夏州,将仍在处理夏州农务的贾思勰召了回京。

    夏州距离凌阳路途遥远,如此来回,也要二十天有余。

    在处理农务上,贾思勰的才能远超其他人,就从他在夏州的政绩来看,整个夏州的可耕种土地,已经翻了两倍。分到百姓手中的土地,更是比以前多出数倍。

    有了当初李衡的财政支持,贾思勰还在夏州率人修建了多处水利设施,如此成功案例,或许可用在大齐任意州府。

    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开始准备春耕,不知来年收成如何,只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至少如今战事暂歇,曾经因战争逃出关中的百姓,纷纷从关北迁回关内。

    李衡重新入主凌阳的第二天,便下诏令减轻天下百姓赋税,废除燕国所定下的徭役。

    当初从关中或关北逃向北方的流民,数量庞大,聚集在夏州以及代州一带。

    夏州虽经过开垦,但其土地承受能力,终归是不足以满意如此之多的人口。

    皇上诏令一颁布,传至北方后,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们,纷纷返回关中。

    经过一个月政令的实行,关中人口已经开始慢慢恢复,趋于平稳后,房玄龄便命人清查各地户籍,除了方便管理之外,还能增加朝廷赋税。

    一减一增后,朝廷所能够收取的税银,仔细估算,甚至可能比燕国的苛捐杂税还要高。

    所谓一减,便是减轻百姓负担;所谓一增,便是增加户籍以及生产力。

    齐国的政令改革,也被文人称之为“定武新政”。

    天底下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但如果能够破除垄断,将能耕种的土地分给没有耕地的农民,那生产力将会是无限的。

    曾经享尽奢华的门阀贵族阶层,随着“定武新政”的到来,他们的好日子也即将到头。

    至少曾经祸害百姓的虫豸,已经被官府逐一清算。

    这虫豸不禁在城外,就连皇宫内,仍有旧势力的残余。

    自从陆晟登基后,挥霍无度,掏空国库。

    陆晟所命人修筑的新皇宫,仍有几处宫殿没有完工。

    在收复凌阳后,李衡便叫停了宫殿的修缮,减轻百姓的徭役。

    奇观误国,何况宫殿即便如何金碧辉煌,也不能帮助皇帝一统天下。

    这些陆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筑的宫殿,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白白浪费了大量资源。

    李衡接过手后,将这些宫殿简单改造成寝室,分配给京城禁军。

    这些日子,李衡一直住在旧宫之中。

    先前他住过一段时间的万寿宫,只觉得那里冷气森森,根本不适宜住人。

    经历过大风大浪后,李衡的物质需求已经极其之低。

    身为真正的皇帝,他从不寻欢作乐。

    当初还是傀儡皇帝时,他便是整日消沉,为的只是让陆晟放下警惕。连续数日的放纵生活,也让李衡身心交瘁,自此之后,对于酒肉歌舞,再也提不起任何兴趣。

    反倒是带兵打仗,平定天下的伟业,更能激发他的兴趣。

    什么后宫佳丽,李衡统统没有。

    谁给李衡引见美人,便会被李衡定义为非忠良之臣,必有异心。

    包括当年跟随李衡一同从夏州打到凌阳的旧臣,其中有一部分人,自从进入凌阳,升官加爵后,其本心也开始慢慢改变。

    当年一同为天下黎民百姓而战的将士,却有人开始以权谋私,暗地里阳奉阴违。

    不少这样的话,传到了李衡耳中。

    一个绝对公平的世界是很难建立的,但身为大齐皇帝的李衡,只希望能利用自己的身份,给天下百姓一个公正。

    仅此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