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三年一统江山,你管朕叫傀儡昏君 » 第140章 义军夺青州

第140章 义军夺青州

    淮江上,几艘战舰正顺流而下,浩浩荡荡地从安州出发,前往江州。

    越王李瓒将亲自前往江州,指挥大军剿匪。

    朝廷的又一封诏令,已经送到李瓒手中。

    在确认李衡并无进攻江北三州的想法后,李瓒决定亲自带兵,将所有匪军彻底消灭。

    皇上的诏令让李瓒感到意外,在信中,李衡完全没有提及江北三州,甚至对李瓒的兵马调动也丝毫不在乎。

    不仅如此,信中对李瓒的嘉奖,完全出乎意料。

    本以为李衡会趁此立下威望,必定言辞狠厉,树立皇帝威严。

    但这封信,完全看不出李衡有何目的。

    反正拖下去,对于李瓒而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李瓒只能猜测,李衡虽入主凌阳,但朝廷内部的问题,并非他一个黄毛小子能够处理的。

    早在几年前,李瓒曾与李衡见过面,那时候他就觉得,这位比他小十岁的弟弟,根本没有成为皇帝的可能。

    但陆晟将李衡捧上皇位,李瓒不由地怒从心来。

    如今李衡重新夺得皇位,李瓒觉得他身后必有人在掌控着全局,总之绝不是李衡一人能够控制整个大齐朝廷。

    或许一个陆晟死了,又出现了另一个陆晟。

    早在当初李衡在夏州发布诏令之后,有人便猜测是黄文敬控制着皇帝,试图掌控天下。

    可李瓒也与黄文敬相识,虽关系不深,但对于这个忠良之将还是颇有了解。

    以黄文敬的为人,做出这种事的可能性并不大。

    更何况仅凭黄文敬守金石城的威望,是不足以让大齐百官臣服。

    故此,在李衡背后,一定还有一个位高权重的人物。

    李瓒早已经派出细作,深入凌阳调查。

    既然李衡无心收回江北三州,那李瓒也不客气,立即将防御三州的部分暗中抽调,增援青州,同样重兵仍需要固守在前线,以防朝廷方面反悔,起兵南下……

    根据关南的探子以及细作回报,朝廷镇守南关的兵马,已经从前线撤回到了关内,仿佛是放弃了江北三州,不与藩王军发生摩擦。

    这么多的动作,以至于李瓒越来越怀疑,是不是李衡也在有心拖延?难不成凌阳朝廷内部的矛盾要爆发了?

    带着几分疑问,李瓒踏上了前往江州的战舰。

    先解决青州危机,他才能有兵力夺取天下。

    数日的行程,后续增援部队,以及李瓒的战舰,终于抵达江州。

    江州此地,距离青州前线不过一百五余里。

    早在开战前,起义军摧枯拉朽,十日便兵围州府,多亏藩王大军及时赶到,才首次解围,与起义军南北对峙。

    敌人不仅是青州北部的流寇,在东南部的平申军,同样牵扯着藩王军的力量。

    为此李瓒特意吩咐,先稳固北部阵线,集中优势兵力,对东南的平申流寇发动清剿,势必是将所有流寇扼杀在青州。

    此战应当速战,不可向先前一样,放走任何一个匪军,否则日后这群人又卷土重来,匪患完全没有停止之日。

    两个月前,平申部流寇的总兵力,不过三万余人,先前越王已经调动大军对其发起进攻,成功剿灭流寇一万余人。

    如今两方继续在青州对峙,平申部的流寇,仍是三万多人。

    这群流寇占据险要山寨,时常袭扰藩王军的粮草运输部队。

    经过数天的交战,藩王军猛攻平申部最后一座山寨,攻破将平申部的大本营,消灭两万余匪军

    但此次围攻,依旧没有达到全歼的效果,依旧有数千土匪逃出山寨,又流窜到了青州或江州各地。

    李瓒收到战报后,也是颇为不悦,但此刻平申匪军已经不是重点,北边的战事,对藩王军而言,越发不利。

    黄巢部起义军再度南下,围攻青州州府。

    州府一丢,青州府库以及粮仓将落入农民军手中,到时候李瓒也失去了最为重要的战略重镇。

    在剿灭平申部后,没有后顾之忧的藩王军,尽数北上,开始剿匪。

    在整个青州,已经有足足七万主力部队,如此之多的兵力聚集在青州,大军粮草供给是个问题。

    李瓒下令,让青州南部的门阀贵族,给军队提供部队粮草,日后将尽数奉还。

    但门阀势力根深蒂固的地方,根本不理会李瓒的所谓命令。

    不少地主听闻青州战事迫近,已经连忙转移了所有财产,向着江州安州等地逃去。

    藩王军的粮草供给,无法就地补充,只能从江州安州各地调来,水路并进,一同增援青州。

    此时青州州府已经被农民军所围困,完全无法突围。

    这支所谓的流寇势力,战斗力比任何匪军都要强悍。

    即便是与燕军交战多次的藩王军,也败给了这支农民军数次。

    青州岌岌可危。

    藩王大军赶到,与农民军展开决战。

    在进攻青州前,黄巢所率领的义军兵力有十余万,但进驻青州,占据各城池之后,实力不减反增,总兵力已经来到了二十万。虽士兵战力上远不如藩王军,但在数量上可是完全的碾压。

    由于越王李瓒要时刻提防关中朝廷的南下,故此不能把全部主力放在青州战场,如此兵分几路,完全没有兵力优势。

    面对气势汹汹的起义军,人数占据劣势的藩王军,久战之后便落入下风,补给过慢,青州本地没有多余的兵源补充,藩王军想要征兵,也只能从淮江各州拉拢新兵。

    如今几乎半个青州的穷困百姓,或是无家可归的流民,都有已经加入了黄巢部下的起义军。这支农民军开仓放粮的义举,早已经传遍了整个青州,百姓们恨不得将城中县令绑起来,以供应黄巢的起义军。

    青州州府之战,持续了足足六天,中间士兵们只有短暂的休息时间,对着那摇摇欲坠的高墙发起持续的猛攻。

    终于,在攻城的第七天,黄巢部起义军攻入州府,气势正盛,一举拿下内城,将整座州府收入囊中。

    存粮充足的青州粮仓,就此落入黄巢手中,不仅如此,青州府库的税银,同样给义军增加了一笔巨大的财富,黄巢也正好利用这些银两,赏赐犒劳众将士。

    全城将士高声欢呼,齐声大喊:“天王万岁!”

    就连城中百姓,也随大军一同庆祝。

    整个青州,民心已转向黄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