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三年一统江山,你管朕叫傀儡昏君 » 第147章 默契仗

第147章 默契仗

    三王对于南边各州的统治,不说是丧尽天良,至少也是毫无良知可言。

    藩王势力对于地方的统治,除了其皇族势力外,同时也要依附于地方门阀贵族,需要利用其在地方的控制力,从而对百姓们进行压榨。

    越王李瓒之所以能够如此稳定地经历着安州,就是因为他对于门阀士族势力的拉拢,或许大量利益。

    在他们这群藩王以及门阀贵族眼里,根本没有百姓的身影。

    百姓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群蝼蚁。

    即便如此,淮江百姓的反抗,仍然不如燕国统治期间,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陆晟竭泽而渔的统治手段,引起百姓剧烈反抗。

    李瓒似乎深知不知逼得太紧,最好是让这群农民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但不能完全将其闭上绝路,正因如此,李瓒所统治的安州,农民起义次数是最少的。

    能够与陆晟对抗半年,且占据优势,李瓒自然并非无能之辈。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威胁他夺取天下的势力,竟然是从北方来的流寇大军。

    对方的兵力,以及战斗素养,完全不像是李瓒印象中的流寇势力。其战斗力,以及纪律性,远超于淮江一带的农民军。

    藩王军伤亡数万,依旧没能阻挡流寇进犯。

    不仅是青州,或许就连江州,也同样无法守住。

    在李瓒的命令下,所有藩王联军的部队,都已经撤退到淮江以南的禹州。大军沿着淮江两岸驻防,只要守住禹州,就可以保证安州不受敌寇袭扰。

    经历数天的水路行程,李瓒终于返回自己的大本营安州府。

    但前线溃退的战报,不断从江州传来。

    如此看来,江州的确是不保了。

    在李瓒的内心中,也放弃了江州。

    毕竟江州是吴王跟宁王的势力,这两人李氏皇族宗亲,已经渐渐失去李瓒信任。

    曾经无比团结稳固的藩王联盟,随着青州江州多次战败,已经出现了裂痕。

    宁王地盘尽失,手下亲兵也所剩无几,只能继续依附于李瓒。

    吴王的江州之地,也正遭受着农民军的猛攻,州府一破,也可以宣告江州落入农民军手中。

    吴王早已经乘船离去,抛下仍在坚守的部众。

    无论是气势上还是军队士气上,农民军都已经赢了。

    现在吴王只能守住禹州最后的领地,否则他的下场也将如宁王一般,完全沦为李瓒的傀儡,毫无利用价值。

    这两位皇室宗亲,成为帮助李瓒抵御义军的马前卒,生死却不在自己手中。

    李瓒此刻的心思,仍放在青州的“战事”上。

    “齐军有什么动向?”

    李瓒询问属下。

    “根据探子回报,齐军至少有八万兵马,分别从东南两路出关。”

    “关南……有多少朝廷兵马?”

    “回王爷,朝廷大军五万兵马,已经驻守在江北三州各城,距离我军不过二十余里。”属下禀报道。

    李瓒主动让出淮江三州一般城池,却未能换来朝廷更多的大军支持。

    但越王李瓒很清楚,即便自己不主动让出淮江三州,这些领土仅凭他手中的兵力,也根本无法手中。

    战争走向完全脱离李瓒的控制。

    目前李瓒只能期盼一件事,那便是齐军在青州与流寇大军交战,最好是落得个两败俱伤,好让李瓒他的部队休整多日,稳固住最后的防线……

    但过了这么多天,却依旧没有收到让他感到振奋的消息。

    李瓒无论怎么也想不到,朝廷大军与起义军双方的战争伤亡,两边都是零。

    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黄巢部下的起义军,竟然与齐军打了一场默契仗。

    对于齐军的进逼,农民军完全选择退让,不与齐军正面交锋,甚至有交出整个青州的打算,毕竟这支农民军早已习惯了四处流窜,此刻面对藩王军连战连胜,士气正盛,无论是怎么样的转移,将士们都不会抱有异议。

    放眼江州的战事,已经临近尾声。

    风头正盛的农民军,在黄巢的亲自率领,攻入江州府。

    从战争中历练出来的农民军,此时已经完全像是一直正规军,并非当年靠打家劫舍的流寇。

    藩王属下的部队,显然有些轻敌了,面对这么多场战败,颓势已经完全无法逆转。

    “大汉”军队占领青州南部,以及整个江州,成为大齐十九州一股极具威胁的势力。

    此时的青州,仍然没有大战的迹象。

    青州之中,手握“汉”以及“黄”字旗的军队,渐渐往南边撤离。

    而位于北方,已经激烈了将近六万的齐军部队。

    黄文敬亲自率领精锐一万五千人,浩浩荡荡地往青州府进发。

    在黄文敬部负责收复青州后,吕布麾下的部队,也被李衡调遣至冀州,负责地方防御,以免又生什么事端。

    对于黄文敬,李衡是极为信任的。

    在先前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里,黄文敬将冀州事务处理得井然有序,包括收拢冀州军残部,安抚冀州百姓,恢复各地农业生产,各项要事都处理得不错。

    青州乃大齐东面最为重要的州府,自然是要派一个有声望有能力的人前往,才能够稳住整个局面。

    在李衡眼中,黄文敬是唯一合适的人选。

    黄文敬抵达青州州府的第二天,便已经得知农民军撤出,在派出斥候探明虚实后,朝廷军队,进入了青州府。

    州府的百姓,已经许久没见过打着大齐旗帜的军队,不免有些惊讶,同时也颇为畏惧。

    因为在农民军进入州府时,许多百姓对义军多有帮助,如果朝廷军队收复青州,是否会对帮助过义军的人进行清算。

    答案是,不会。

    黄文敬部下的士兵,对百姓秋毫无犯,甚至主动帮助百姓,与百姓们打好关系。

    在百姓们看来,这些举动,只有农民出身的义军才会这样。

    可他们似乎忘了,这些大齐将士的出身,同样是卑微的普通人。

    黄文敬一到,青州府顿时重新回归秩序。

    大齐的旗帜,重新插在了州府的城墙之上。

    曾经富庶的青州州府,府库的物资早已经被农民军所转移,运送到了南边的江州,支援义军对禹州发起的进攻。

    南边的战事,齐军并不会去理会。

    等到所有农民军撤出青州后,黄文敬便再派人去接管。

    开战之后的六十七天,青州便被朝廷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