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三年一统江山,你管朕叫傀儡昏君 » 第157章 银羽会

第157章 银羽会

    两次命案的发生,让宫内所有人绷紧神经,而这个燕朝新宫,也成为了皇城禁地。

    连续两个死者都是魏忠贤派系的官员,以至于朝中不少人怀疑,是不是朝中两派势力在暗中作对。

    魏忠贤派属于前朝旧官僚体系,是整个凌阳城根深蒂固的势力,不少官员都是关中贵族门阀阶层,即便是换了朝代,凭借其家族影响力以及势力控制范围,依旧能够在朝廷中获取一席之地。

    为了维护刚光复凌阳不久的大齐而言,这群阶层的官员无法彻底清算,只要他们对大齐有忠诚之心,便可适度保留其势力。

    等到之后新政改革,方可慢慢将这群势力更换,以做到平稳过渡。

    李衡之所以放心留下这群旧势力,无非就是因为有魏忠贤为首,替李衡控制这群人,不至于出什么乱子。

    从这些日子看来,这群旧官僚还算是安分,还没有什么异心。

    除了魏忠贤一派,另一派的文武官员,被称之为关外派。

    顾名思义,这群官员大多来自关外,当初与李衡一同打入关内,而后进入凌阳,属于外来者,固然不受那群关中门阀的待见。

    而因为关中门阀大多效忠过陆晟,所以关外派也对魏党颇有不满。

    此次命案死者,都是魏党大臣,且都身居要职。

    故此,身为关外派之首的房玄龄,成为魏党的怀疑对象。

    在许多人看来,房玄龄先前并无声望,却一出场便被皇上拜为宰相,朝中大臣多有不服,后来因为颇具贤才,备受关外派大臣的敬重,又身处高位,顺理成章地成为关外派之首。

    两派明面上十分和平,但暗地里相互使绊。

    即便魏忠贤多番叮嘱同僚,切勿再与关外派作对,可双方在朝堂上总是互相看不惯。

    两派关系还没到水火不容的地步,暂且还有调节的余地。

    但调节并非李衡的意愿,大齐光复之初,任用那些旧势力官员,是为了过渡之用。

    到了最后,这些具有妥协性的旧势力,终归是要退出历史舞台。

    只是现在不是时候。

    命案的发生,相当于推波助澜。

    凶杀好巧不巧就是发生在皇宫,死的还是旧派官员,又怎么不让人怀疑。

    有传言称,是皇上在清算燕国旧势力。

    魏忠贤一派的朝廷大臣,人人自危。

    李衡倒也没有下杀心,他确实想要用寒门贤才取代这些门阀阶层,但绝不用如此狠辣的手段。

    能够在凌阳光复后存活下来的旧势力,大多没有什么罪名,还没到要暗杀清除的地步。

    李衡唯一能想要的动机,便是有人想利用魏党旧派之死,挑拨朝中两派势力的矛盾。

    如今大齐朝政才刚刚稳定下来,倘若再生祸患,对朝廷极为不利。

    杀人者,绝对别有用心。

    “彻查此燕国龙兵符下落。”李衡吩咐道,转身离开此处。

    齐军攻入凌阳皇城时,并没有找到所谓的禁军兵符。

    龙兵符的意义,在于掌控燕国禁军。

    但如今燕国已亡,别说所谓的青龙军。

    李衡思索着,继续往前走,突然间,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停住了。

    当初燕国的禁军兵马,有一小部分受降了,成为了如今的齐军兵马。

    只不过这些兵马,大多安排在战略位置并不那么重要的城池,即便这群人要造反,朝廷也能够轻易将其剿灭。

    李衡不得不将此命案与燕国旧势力联系起来,代表着燕朝军事力量的龙兵符,在这案发现在,究竟是意味着什么呢?

    回到文书房,李衡又道:“传魏忠贤。”

    相对于皇上李衡,魏忠贤反而对燕国的旧势力更为了解。

    魏忠贤如今身处城外,收到李衡的召见后,立即返回皇城。

    大太监魏忠贤前来觐见,更是带来了一条让李衡感到意外的消息:“并州发生小规模兵变,但危机已经解除,所有参与兵变的士兵都已被斩杀。”

    这些参与兵变的士兵,皆是当初燕国投降大齐的兵马,总人数不到一千人。叛军想要占据并州府,夺取兵库。

    但谋反之事遭到揭发,叛军与朝廷军发生交战,最终齐军伤亡三百人,将一千余叛军尽数消灭。

    “主谋是谁?”李衡眉头紧皱。

    “回陛下,兵变主谋陈澪,是并州军恒德校尉,八品官,并非要职,但他却是前朝青龙军左卫侍郎,当初凌阳之战时,投降大齐,改编入并州军,投身并州重建以及防御。”魏忠贤说道。

    魏忠贤说的这人,身份背景并不意外。

    在整个大齐刚收编的军队,有许多曾是燕国旧部,因为当初齐军兵力微弱,必须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故此收编了不少燕国降军,如今都散落在大齐各州。

    为了防止他们串联谋反,李衡特意将他们拆散开来,分布各地,而那些战力较高,难以完全管控者,便交由吕布亲自指挥。凭借吕布曾经的燕国大将军身份,使得那些燕国旧部心甘情愿为吕布效力,只要吕布不反,这群势力仍能够加以控制。

    现在,李衡最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兵变,青龙军。

    岑景旻,燕国旧部,龙兵符。

    这些信息串联起来,仿佛在暗示着什么……

    “宫内发生了两次命案,皆是你魏忠贤派系的官员,你可有怀疑之人?”

    李衡询问道。

    魏忠贤俯身低头,了解过事情大概后,说道:“回陛下,老奴愚见,此命案凶手,并非宫内之人。”

    “何出此言?”

    “倘若宫内人士想要刺杀朝廷大臣,绝不会在皇宫作案,老奴昨日也前去检查尸首,有理由怀疑,此案是银羽会所为,当初陆晟窃国时,凌阳皇城便有不少文武官员遇刺,恐怕下一个要被刺杀的,将是老奴。”

    “银羽会?”

    这是李衡很少听闻的名字,对其并不了解。“意思是说,是他们在清算燕国旧臣?”

    “正是。”

    魏忠贤的话,点名了李衡内心的疑惑。

    “不管如何,都要彻查与岑景旻有牵连的朝廷官员。”李衡再次吩咐。

    并州兵变,以及岑景旻身旁的龙兵符,或许能够相联系在一起。

    若真是银羽会所为,为何他们要在案发现场留下武功秘籍,以及那龙兵符呢?

    这群刺客,是在帮助李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