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三年一统江山,你管朕叫傀儡昏君 » 第178章 反齐同盟

第178章 反齐同盟

    齐国使臣之死,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在其怀中搜出来的密信,“揭发”了齐国要进攻周国的“阴谋”。

    在信中,“慕容”二字,成为关键点。

    难不成周国兵部尚书要密谋齐国,推翻周皇统治?

    仅凭一封信,怎么可以就此定罪朝廷大臣。

    周皇立即命人彻查密信真实性,同时火速召见慕容修入宫,将其软禁。

    慕容修刚得知张高挚遇害,心中悲痛万分,还来得及哀悼,宫中禁军便推开了尚书府的大门,将其押送进宫。

    对于谋反一事,慕容修是绝对不知情的,可以肯定的是,这必然是政敌迫害,他苦劝皇上切勿听信谗言,明辨是非。

    但如今压抑紧绷的气氛下,各路大臣在周皇耳边进言,使得其难以独立思考。

    “齐军数万正越过赵国境内,向大周而来。”

    此线报一传回申都,朝野震惊。

    这下似乎已经坐实了齐国要干预周国内政,而且也让慕容修蒙冤叛国之罪。

    此条前线消息,不过是主战派以及他国细作的谣传。

    周国奸臣欺上瞒下,排除异己。

    就是这些巧合的线索,引起了周国朝廷内的大地震,让周国兵部尚书慕容修入狱,被判死罪。

    在多方势力的迫害下,身为周国主和派重要人士的慕容修,就此倒下来了。

    整个周国朝廷,八成是主战派的官员。

    周国要加入战争一事,似乎已经无可避免。

    周皇从赵国使臣口中得知,齐军的下一个侵占目标,是赵国西北的苍山道。

    只要齐国夺取了苍山道后,便可以与周国接壤,进而进攻周国领土。

    此言论颇为牵强,只因为如今齐国仍在铭山一带与赵军对峙,根本不可能越过铭山或是楚国,去攻打周国。

    但如今形势如此,当主战派官员被刺杀后,朝中的反齐情绪便愈发高涨。

    不少人已经开始清算与齐国的历史恩怨,找来找去发现,齐国如今收复的安州府,在六百年前曾是周国先祖的领地……

    “他齐国今日能与楚赵两国同时开战,日后必定会将矛头指向我大周!”

    朝中主战派大臣义正言辞道,试图说服周皇。

    而与此同时,楚赵结盟的消息,也传到了周皇耳中。

    倘若现在还不站队,留给周国的时间便也不多了。

    楚国与赵国这两个邻国,周国是肯定惹不起的,但只要与这两国结盟,去攻打齐国,即便无法获得领土,亦能分点好处。

    楚赵同盟已成定论,现在楚国的使臣,力劝周皇加入其联盟之中。

    而楚国所开出的条件,是周皇无法拒绝的。

    三国结成同盟,战胜齐国之后,安州西部十城,已经铭山西郡,将割让给周国。而且在赵国的苍山道,也会开通一道周国人专属的道路,以便于在周国与安州飞地间来往。

    “齐国有兵马数十万,我三国务必加以联合,共同抵御齐国威胁……”

    在周皇的多番思量,以及朝中大臣每日进言下,周国最终决定,接受楚赵两国发起的同盟请求,结成军事同盟,一起对抗东边齐国的“威胁”。

    三国反齐同盟,就此成立。

    为了应对齐军在西面的威胁,周国将派遣大军五万,进入楚国东部,负责防御此处。

    而周国的一切动静,都已经传回了关中凌阳。

    得知张高挚死讯后,李衡便深感不安。

    先前张高挚发回凌阳的信中写道,周国局势已经开始变故,而这个变故,或许就是周国对其态度的转变。

    和平已经是不可能。

    三国结成反齐联盟后,李衡却并不感到惊讶。

    周国的加入,确实会对局势造成极大的影响,但大齐要达到最终战争目的,就不必惧怕任何敌人。

    如今大齐国内混乱已经平息,完全可以把所有精力放在收复失地上。

    赵国所占领的铭山八郡,驻扎着十万大军,齐军一时间难以立即夺回。

    现在齐军的军事重点,放在了西面代州,以及南边江州。

    而安州禹州两地,则由关羽率部防御。

    赵军居高临下,随时有可能发起对安州的战事。

    没有了天险的南边,使得齐军陷入被动之中。

    在西面,楚军重新集结了主力部队,兵分两路,同时发起对西山关以及巴陵的进攻。

    守卫代州的陈子光部,开始面临几个月前的危机。

    如今在大齐朝廷中,大臣们都在议论一个点,究竟是把主攻方向放在南边,还是率先进攻西面的楚国。

    倘若进攻楚国,则必须要面对铭山八郡,又或是主力从江州南下,进攻江东道。

    在这个月里,赵军的水师,不断从江东道港口出发,袭扰江州一带。

    为了应付赵军的威胁,齐军集结了所有的水师力量,负责守卫江州,等到日后更多战舰下水,便可掌控南方江河的控制权。

    现在局势看来,西面代州反而是更好的进攻方向,没有天险阻碍,兵力上楚军也更显劣势。

    反齐同盟的消息传回凌阳的第二日,便有大臣进言,应集结南部主力,转移到代州,趁着周国军队还没有增援之前,夺下楚东重地,从而扼杀这所谓的反齐联盟。

    此计策或许是最为委托的。

    因为在南边,虽然赵军占据主动优势,但忌惮与齐军士气正盛,赵军不敢主动对安州发起进攻。

    双方已经对峙一段时间,未曾发生大规模交战,反倒是铭山地带,常有小部队发生摩擦。

    面对群臣的献策,李衡思量一番后,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先前部署在淮北地带的黄文敬,早几日已被召回关中,而后李衡下令,黄文敬部立即转移到代州地区,整条西线转变为战略防御状态。

    而齐军真正的主攻方向,是在南边。

    关羽部加上吕布的大军,主力一共十五万余人,几乎是大齐军队半数的精锐力量。

    夺回铭山八郡,是李衡的首要目标。

    在不少大臣看来,先攻打铭山八郡是不明智的选择,因为赵军早已经驻扎大量兵马,凭借大齐南部大军,并不能轻易拿下。

    如此天险地带,对于大齐而言,实在是太过重要了。

    如今整个天下的局势,对于大齐,无非是极其艰难。

    已经没有犹豫的时间。

    李衡即可下令,关羽与吕布各率大军,进攻铭山八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