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这个大明不太一样 » 第十六章 以工代赈

第十六章 以工代赈

    不过,赵天成很快脸色一沉。

    “你真把少爷当傻子了?你们家吃不上饭,跟少爷我有什么关系?赶紧滚开!”

    不是赵天成没有同情心,而是他真的管不过来啊!

    这一片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差不多墩堡的人都到了。

    密密麻麻,黑压压一片,一个个眼冒绿光……那都是饿的!

    赵天成毫不怀疑,只要他表现出一点善心来,这些人绝对会一拥而上,都来求他给饭吃。

    他的那一百五石粮食才够吃几天?哪都不到哪儿!反而啥事也做不成了。

    “干什么?想作死吗?”李大脑袋趁机上前,厉声呵斥。

    赵百户和家丁们平日里的威严,让这些破落军户们哪怕饿死,也不敢有丝毫反抗的念头。

    那个女人牵着两个孩子,哭哭啼啼地退进人群去。

    当然,赵天成知道,这是因为没有人股东。

    全天下像烟墩这种情况很多,有赵百户镇压,烟墩看似安稳,但其实跟一个火药桶一样。

    真要是有人鼓动,或者是有外来力量,这个火药桶立刻就会炸掉。

    这就是明末烽烟遍地,那些流贼到了哪里,哪里就糜烂的原因。

    “都回家好好等着吧!以后俺们家要开作坊,还会继续招人的!大家都有吃饭的机会!”

    赵天成指挥着李大脑袋等人驱散人群。

    三十个被选中的人留下,每人捧一碗饭,西里呼噜地吃着,脸上那叫一个满足,那叫一个享受。

    这只是麦糠加小米熬的粥而已,放在前世,肯定没人吃。

    现在赵天成吃着,也感觉麦糠拉嗓子,有些难以下咽,味道也不怎么样。

    可这些人吃得都非常香甜。

    “上次这么大口吃饭,是什么时候?我都不记得了!”杨铁栓吃着吃着,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镇子上人们日子普遍不好过。

    作为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匠户,他们家更是早就已经断粮了。平时都是去挖野菜,树皮,能不能吃上饭全靠运气。

    “要是有这样一碗饭,小丫也不会饿死啊!”杨铁栓抹着眼泪。

    赵天成面色凝重。

    杨铁栓家几个孩子,小女儿是不久前才饿死的。

    而这,在烟墩并不少见。

    人们吃完了,都是捧着碗,整个捂在脸上,伸着舌头,把碗边舔得干干净净。

    这该死的世道!

    赵天成在心里暗骂一声。

    “儿子,你真的要建作坊?咱们家可是军户啊!”赵顺声音严肃问道。

    “爹,您是怕朝廷问罪?”赵天成不答反问一句。

    “应该不会!现在朝廷已经管不了这些了。边将军户私底下做买卖的可不少。咱们烟墩,这偏远之地,山高皇帝远,建个作坊,应该没事!但这一步迈出,可就不好回头了!”

    “爹,癫道士跟我说过四个字,我觉得非常有道理。”赵天成又避开赵顺的问题。

    “哪四个字?”赵顺问道。

    “以工代赈!”赵天成伸出四根手指来。

    赵顺眼睛微微亮了一下。

    这四个字的意思并不难理解。

    “不愧是世外高人!”赵顺一拍手,“咱们烟墩就这么多土地,属于咱们军户的,都比较贫瘠。想要养活这么多人,让大家都吃饱饭,的确得另辟蹊径。

    以工代赈,真是好主意!儿子,你现在敢这么有信心地建工坊,想来道长是已经传授给你其中门道了吧?”

    “这都被你猜到了?”赵天成做出惊讶的表情。

    心说你这都会抢答了啊!

    “哈哈哈!那是当然了!如果不是遇到道长这样的世外高人,你一个乳臭小儿又懂得什么?”赵顺哈哈笑着,一副懂得一切的样子。

    “爹果然是爹!”赵天成夸赞一声。

    越看赵顺越像是大明白啊!

    ……

    “杨铁栓!”

    三十个人七零八落地站在那里,有人低声说笑着。

    刚刚每人吃了两碗饭,而且是“筷插不倒”的浓粥,一个个精神头都很足。

    不过,大家显然都没有纪律观念,非常散漫。

    杨铁栓父子照理地又站在了人群最后,默默的样子。

    赵天成只好把他们再喊过来。

    杨铁栓一瘸一拐地走过来,满是皱纹的脸上带着几分卑微。

    “少爷!”

    “杨铁栓,咱们这些人里,只有你是匠户,现在要做工坊,你必须得牵起头来啊!”赵天成道。

    “少爷,俺……”杨铁栓老脸一阵红。

    他这辈子,卑微习惯了。

    能吃上一碗饱饭,就已经心满意足,少爷竟然开口要让他牵头?

    这里可是有三十个人啊!

    那岂不是说,他要当这三十个人的头?

    “使不得!少爷,这怎么使得?俺哪有那个能耐……”杨铁栓连连摆手。

    “我说你有,你就有!我也不让你白做,当头,每天除了大家都有的一升麦糠之外,我可以再多给你一升米。”

    “真的?”杨铁栓猛地抬头,看向赵天成。

    “废话!少爷是什么身份!还能骗你一个破落户不成!”旁边李大脑袋不高兴了,眼睛一瞪。

    他准备今天全天跟在少爷身边,寸步不离,免得这些破落户们欺负少爷心软。

    “对对对!少爷怎么可能骗俺!那行!俺愿意当这个头!少爷让俺怎么干,俺就怎么干!”杨铁栓带着几分激动道。

    本来他是不敢的。

    但是……少爷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啊!

    每天在两顿饭,和一升麦糠之外,竟然还能多拿一升米?

    再加上大儿子的那份,岂不是说,全家都能吃饱,还能有富裕?

    要是能天天这样,不要说让他当头了,就是要他的人头,他都不会犹豫啊!

    众人都向着杨铁栓投去羡慕的目光。

    这个栓瘸子,这是走了狗屎运了啊!怎么突然就被少爷给看上了!

    “来!你来看看这个图,是咱们接下来要建的工坊。我准备建一座造纸的作坊。”

    赵天成早就画好了图纸,铺展开来,招呼杨铁栓过来看。

    杨铁栓表情认真。

    他铁了心,要好好表现,绝对要对得起少爷给的这两升粮食。

    赵天成已经尽量用这个时代的人能理解的思维来作图,旁边还有注释,再加上他的讲解,片刻时间,杨铁栓就明白了。

    “怎么样?这个东西,你能不能给建好?”赵天成问道。

    “能!”杨铁栓用力点点头,“少爷放心,俺绝对给建好了!”

    “好!接下来都交给你了!你们这些人,都跟着杨工头,好好听杨工头的话。今天除了要给你们的酬劳之外,我会另外再拿出十升麦糠来,作为奖励。只要是杨工头说做得最好的十个人,每人能获得一升麦糠的奖励。”

    赵天成这句话一出口,众人都是一个精神。

    原以为每天就是这两顿饭,一升麦糠了。

    做得好的话,竟然还能多拿一升?

    关键是只有十个人,能多拿一升,在场可是有三十个人啊!

    必须好好干!

    而且,要跟杨铁栓搞好关系。

    之前对于杨铁栓上位,很多人都感到不服,还有点小心思,想着只要少爷走了,肯定不听杨铁栓的话,让他干不下去。

    凭什么他多拿一升米?

    现在,大家都不想着这些了。

    能多拿一升麦糠才是王道啊!

    “各位乡亲……”杨铁栓大着胆子,说话稍微有些哆嗦。他从来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大声讲过话。

    “可以叫工友!”赵天成提醒。

    “各位工友,俺的打算是这样的……”

    杨铁栓也不会说什么好听话,没有感谢少爷之类的,而是直奔主题。

    赵天成见状,反倒感到满意。

    接下来,杨铁栓吩咐手下三十个人各自去做什么,井井有条。

    还跟赵天成一起商量,选定了作坊建造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