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营步 » 卷二大争之世章十九赵国穷途

卷二大争之世章十九赵国穷途

    汨罗江旁,赢黎图身着一身玄,持酒酹酒。

    今日,是清明。

    今日,殇日。

    韩非的骨灰被洒在这里。

    “给你算一卦。”

    “算命我找他人即可,你还是少算卦吧。擅露天机必遭天谴。”荀子对身旁这位邋遢老道人说出了心声。

    “也罢,吃你的住你的,那就听你一回,不过今日太阳黄经15°,斗指乙。”

    身后传来了两道声音打断了赢黎图的悼念,见赢黎图转身,荀子弯腰“见过殿下。”

    “卜前辈,怎么来了?”曾经有人为赢黎图一纸书信召唤老友,其中就有这位铁口直卦。

    “怎么你们认识?”这下轮到荀子好奇了。

    “不提也罢,故人之子。”

    “给点钱,老道可不想缅怀故人啊。”

    “你要去哪儿?”

    “九江郡,去看看几个老朋友,听说他们的日子过得很不错,老道打算去打秋风。”

    “卜前辈,金爷爷凤老板都在那儿,您可以放心去打秋风。”赢黎图倒是善解人意,一边说一边掏钱。一袋银子轻放于掌上,带着小辈对长辈的尊重。

    一切诚如他所言,故人之子。

    曾经,赢黎图也是知道的,在战前,有人为母后算上一卦,就是此人。

    母后的尸身,被撒了药才得以在秃鹫漫天中保存。

    之后这人就不见。

    “谢前辈当日的撒药,让母后的尸身得以保全,区区薄礼不成心意。”赢黎图的一举一动皆被关注,按理说荀子的地位极高,儒道大家。

    在汨罗江旁,三人聊得倒是极为投机,这件事很快就被传入当今楚国司徒的耳中。

    司徒府

    “想不到赢黎图竟然和荀子有如此深交,看来是我们失算了。不过荀子不能被赢黎图所得。”

    “大人,这件事交给我去办。”有人请命,司徒自然是愿意的,更何况这人还是他的学生。

    “张良想看我大楚的历代法令就去看吧,反正他也带不走。”司徒想过张良这么做的原因,无非就是借鉴学习,只是他绝想不到楚国皇宫虽大,但皇族人口众多,放东西的地方就那几处,因此一个房间能分门别类存放东西已经难能可贵了,若他知道存放法令的地方还存放了楚国的黄册之后就不知道他如何作想。

    籍库

    张良自从入了楚国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所以当他入了籍库后,赢黎图只能从其他方面进入籍库。

    “司徒估计对这件事不了解,否则绝对不会允许你进入这里的,不过你我必须要抓紧把这里的东西誊抄,最好原件在我们手中,既然天下分合乃大势所趋那就让我来结束这乱世。”昨晚两人聊了很久,虽然都处于监视中可别宫的房间都是紧挨着,窗户又是油纸糊的,只要找一个偏僻的角落互传消息或者直接悄声说话,除非靠近谁也不会发现,两人就这么聊着,从平时的生活到日常百姓的用度再接着民生社稷的谈论。

    在赢黎图的心里,觉得那一夜应该就只是说服了张良,却不知道张良被他折服了。

    一个从小游历天下,把民生囊括进自己的心的皇储足够他施展抱负了。

    “这些记录就是楚国。”

    赵国

    赵国随着赵王病逝,赵国罢朝三日。

    在赵王灵柩前,赵偃继位,是为赵幽缪王。

    赵偃转身目光扫视在郭开的身上,后者立刻低头随即献上马屁“臣见大王英姿勃发,心有所感我大赵统一天下不远矣。”

    “爱卿这话真是说道本王的心坎上去了,相信有爱卿辅助,这一日不远矣。”赵偃论皮囊还是可以看一看的,只是他想统一天下还远着呢?

    “爱卿对近日的天下局势如何看?”郭开一听这话就知道考验来了。

    之前他投靠赵偃,不过是看对方夜夜笙歌,他也想做一个奇货可居的吕不韦,于是他才发现夜夜笙歌只是表象,赵偃也想找一个伯乐,一来二去两人就这么勾搭上了。

    “齐国亡了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毕竟我们和齐国毗邻,齐国的领土我们还是可以惦记一二的。”当君王不就想开疆扩土吗?顺着这思路郭开说了下去。

    “就一二,那爱卿的胃口可不好啊。”赵偃瞟了一眼郭开,心中升出了一丝看不起,历来奸臣在察言观色上颇具天分,就这一眼郭开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匹夫,才冲冠一怒。

    现在,不急。

    迟早的事儿。

    “怎么大王已经有所打算了?”郭开试探道。

    “本王已经派李牧前去攻打莒氏,估计就这一两个月就会有消息。”赵国末期的名将的确不凡,不仅是能力还有数量。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李牧那可是名将,郭开很清楚昔年就是因为有李牧在,白起才未能在赵秦之战得手。

    “臣就知道只要跟随大王,就可以看见天下统一海内和清。”不得不说郭开的嘴就是能当奸臣的好材料啊。

    “本王今日有些疲乏,不知爱卿可有什么好去处?”

    “大王这么可不行,大王的身体可是关系到我大赵是否能统一天下,臣有一个好去处,叫青衣馆,那里的女子卖艺不卖身,又调的一手好曲子,最适合王上。”

    “好,就去那里。”光是听到介绍,赵偃就觉得心痒难耐。

    出了宫城,郭开就充当向导,一路上郭开都在讲述青衣馆。

    “看来,佞臣就是佞臣,不过佞臣的好处就是耳根子清净,心中舒畅,那就不妨一用。”这是赵偃看见这一幕心中的想法。

    青衣馆

    昔年,秦征巴蜀得了蜀锦。

    从此,蜀锦畅销各国。

    而今,青衣馆主对蜀锦稍作修改,除了一种花纹稍微简单但布料却更加紧实细密透气,经过这一改革,青衣馆从此得名。

    平日里,在赵国的百姓看来,这里只是一个织布卖布的地方,可因为这里全是女孩子,平日乏累时又喜欢弄些笛子古筝,久而久之这就变成了秦楼楚馆。

    当名声破坏时,刚好旁边的一家酒楼掌柜家里需要钱,百里嫣然趁此机会买下了酒楼,请了最好的工匠在一个月内装修,在这一个月内培养了几个还不错的孤女,使得她们色艺双绝。

    随后,青衣馆开业,百里嫣然请了整个赵国叫的上名字的达官贵人的夫人,前来鉴赏听曲,本来有些人碍于青衣馆的风评,但架不住来一人送一匹青衣锦,如此就能看出青衣锦多得赵国贵妇阶层的喜爱。

    也因此,青衣馆被正名,这里就只是妇人听曲耍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