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乱世,我成了大顺皇孙 » 第四十一章招商会

第四十一章招商会

    李顺拿出了“忠贞营”十多万人的供需这个大蛋糕。

    当然还有“竹记商会”为“忠贞营”背书。承诺分润更多的“竹记商会”商品,这个时候大明重心从东南正向西南转移,让这次招商将会成为风口。让更多的商品从这里走出去,是李顺的目标。

    当然具体事宜还要慢慢谈,现在只是列出了框架。

    比如,原来的雪花盐是有钱人家的专用品,贵为日用品的盐竟成了奢侈品。当然现在仍然供应雪花盐,但是普通人家日常食用的粗盐也放量供应。

    看到这么多人打听粗盐的价格,并询问贩卖事宜,林家的宿老都笑意盎然,心里早就乐开了花,李顺也刚在大会前才知道,林州传回来的消息,盐矿已经实验熬制成功。下一步,就等投产,量产,并扩大产能。

    李顺的意思呢,除了本省粗盐的销售交给林家自销。其余全部拿出按份额竞拍销售权,李顺给林家权衡了利弊,林家在家主林成辉做主下也同意了。

    李顺给林家权衡的是商品就是互通有无,钱不可能让某个人,某一家赚完。每一个商号,每一个家族单个打通的关系有限,但是如果串成网,就能做大,做出去。

    现在全国势力纷杂,战乱不止,局势千变万化,多一个人,多一个商号,多一个家族就多一份保险,分担一份风险。乱世的钱不好挣,但也挣不完。

    当然纳税大户烟草也被李顺拿出来,这个是妥妥的奢侈品。现在苦于原料烟叶种植的问题,李顺有优良种子,有先进技术,就等合作伙伴。这个前来洽谈的人也非常多。

    这个林家也深谈过,希望林州也加大种植,李顺只给了他们些许种子。但李顺更倾向于彩云之南方面的商号,当然李顺知道作为烟草大省的彩云之南不是浪得虚名,这里的维度,气候,土壤都非常适合烟草的种植,所以是不二之选。把这里原产地烟草推广天下,“驱除鞑虏”的经费也差不了多少。

    高档白酒就不用说了,有了武关方面的粮食供应,现在兴山老黑山酿酒工坊已经开始产出白酒了,李顺依据后世的经验,让调酒师调出了酱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和凤香型白酒。这一下震惊不少人。

    在白酒展位,买不买酒,做不做酒生意的都被酒的香味吸引而来。都要来试饮一番,连声说“好”!这都是活广告啊!

    原本有高度白酒就已经很了不起,现在没想到酒也被玩出了花,不但有度数变化,还有香味不同的多种选择。当然高度纯白酒就主要贩卖到北方,添加各种香型的白酒细分南方市场。

    当然李顺还拿出了新式的农作物种子,承诺提供种植技术,回收秋收成品农作物。

    玉米,土豆都是耐存储的,可以做主食的。红薯则可以加工成淀粉,粉条等等,所以回收是完全没问题的。

    除了出售的,当然采购大宗原材料也是大头。

    原来朝廷啊军队采购口碑都不好,这个成了官员贪污腐化,中饱私囊的来源,并且商人也苦不堪言,不走歪门邪道,要不来本钱,更赚不了钱。走了歪门邪道,影响商誉。所以就有了红顶商人,发家也快,跌的也狠。

    现在有“竹记商会”背书,这十几年“竹记”可是一本商业的教科书,合同能细致到交货日期精确到某年某月某日某个时辰,钱款能精确到一分一毫。

    当然“竹记”收货也以严苛闻名,这些想做“竹记”生意的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成为“竹记”原料供货商,也是一个口碑的积累。

    比如做棉花生意的,有人问你这棉花怎么样?掌柜就好不客气:“我们的棉花主要供竹记!”一下就堵住了买棉花人的嘴,就不会在质量上说事。

    “竹记”成了质量试金石。

    现在“竹记”背书“忠贞营的大宗采购一下吸引了所有商行的目光。

    从衣食住行的棉花布料到蔬菜杂粮的采购,还有建筑材料石头木头砖头等,包括麻,竹这些造纸的。当然还有煤炭粮食这些大宗商品的采购。

    万福楼的梁掌柜找到李顺神秘兮兮的说他能提供大宗煤炭,这当然好啊。李顺又顺嘴问了句货源和交接,没想到货源是资州。

    李顺知道现在八里坪已经开始的冶炼铁矿就是用的资州煤炭,李顺希望竞争,但希望良性竞争。恶意的恶性竞争只会扰乱市场。所以就顺嘴了一句:“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在用资州煤炭,如果货源是资州的呢,我们要和资州的供货商商量下?”

    没想到万福楼掌柜笑得更开心了:“少东家真是诚信经营,难怪竹记能成为大明第一商会,资州供煤的我们就是那家,那家就是我们的!”

    “原来我们还有所顾忌,可能有误会,承蒙少东家厚爱,我们现在可以敞开供应,可以无限量!”

    果然不要小瞧任何一个人,任何一家商行。

    这个“万福楼”在长沙就是一幢高档酒楼,没想到人家还有资州的煤矿,记得还有通江的行船,上次“胖子”刘月半走江陵坐的就是人家“万福楼”的。谁知道人家后面还有什么后手。有什么后台。

    “你们东家是——”“我的本家,梁家家主。可惜家主在江南,回头一定上门拜访!”

    “好,一定。我也想认识你们梁家——梁家的家主!”李顺郑重道。

    “忠贞营”的行进队列表演告一段落,但“竹记商会”的招商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整天人流川流不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李顺接到不少邀约,有邀请“竹记商会”少东家的,这些主要是商业层面的。有邀请“忠贞营”兴国侯世子的,这些就都是官方的。

    “竹记”的师兄妹也来劝:“你看这是我们合作十年的老主顾,你去赴宴,我们后面就好谈,不管是供货啊,还是采购都方便很多!”

    没办法!得去!

    堵牧游派人来打招呼,这个谁谁谁是曾任侍郎,邀请一定要去。

    还有投贴的说是总督何腾蛟门生,那明显的不去是不给总督的面子,让李顺一阵头大。

    让李顺是疲于应付,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