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乱世,我成了大顺皇孙 » 第十章还是有眀事理的

第十章还是有眀事理的

    “啊……”

    马顺惊奇是老李头竟然是一心想见的亳侯。

    章旷吃惊的是在这种情形下见到了大顺军北路统帅。看他们亲昵的神态,不是儿子,也是重要子侄。

    这不仅是双重暴击。对章旷来说这是轰炸,这是核攻击,当然这不是章旷的想法。文人的自尊心让他气血翻涌,喉头一甜脑袋一蒙“哄”的晕了过去。

    大家赶快七手八脚把明使章旷送回大营。

    今天是个什么日子啊!

    原本就是去相个亲,以前世的心态,拗不过家长或亲戚的劝说就出席一下,吃个饭或者喝个茶聊一下。礼貌一点留个微信,以后可能永远不联系。

    没想到啊没想到,自己小坐了一会,终身大事没了。

    还得给解释两个兄弟韦三“胖子”的诘问。

    一直想劝说亳侯忍辱负重,为了民族大义,联明抗清。可是找到亳侯了,想联合的明使让自己气晕了。

    好乱啊,好烦啊。马顺认认真真反思自己,这得修正计划啊。

    这是在送晕倒的明使回营的路上,老李头呃现在是老爹了,给详细讲了崇祯七年兴安州车厢峡之围中李顺为质,然后失踪,踪迹皆无。马顺也对照讲到自己以前的事一点也想不起来,等自己能记忆的时候,已经开始在关中流浪。

    当然也讲到自己之所以叫马顺,一随义父姓马。二呢是自己流浪时贴身小褂绣有一个“顺”,小褂呢是蜀锦,看起来价值不菲,看来是父母希望自己顺利顺利,所以就叫了马顺。

    老爹噌一下又蹦有跳的,这是你奶绣的,你奶绣的。一下不见人影了。

    马顺被领到内寨的一座大帐前,看来这里就是核心老营。大帐之前,竖着一杆迎风招展的大旗,上书一个斗大的“李”字,两排高大的亲兵身披重甲,手持长刀威武的站在账前。

    进的帐来,很是宽敞,只见两排座椅,上首一个案几,老爹坐在案几后面笑。看来这就是中军大帐啊!此时此景下,马顺也学古人对着老爹弯下腰拱了拱手。

    “孙子耶,孙子!”

    屏风后面奶奶转了出来。

    “奶奶!”

    “今天才是真正的认祖归宗,你知道吗,你那个小褂是我给你裁剪的,也是我一针一线绣的顺字,还在吗?”

    “在的,在的,在义父老家,我已经叫人取了”。

    老爹接口道:“已经不重要了,现在你已经是我儿子,李顺!”

    “哈哈哈哈哈哈”已经掩饰不住的哈哈大笑。

    “孙子,你知道为什么在这让你认祖归宗吗?”马顺现在已经是李顺了,赶快正了正身形,认真听。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这认祖归宗就是说你是十万儿郎的主心骨,前阵我说大事你们男人做主,现在你要做起主来,做起十万儿郎的主。”

    “是,是,是”李顺一下感到自己的责任。以前可能几百,几千的人要自己负责,虽然自己胸怀天下,但是现在一下子做几十万人的主,自己的担子不小。

    “在哪,在哪,哈哈哈哈,听说咋孙子找到了”。

    人未到,声先达。帐外一个身着铠甲,膀大腰圆,满脸络腮胡的大汉带着随从龙行虎步跨了进来。

    “这是你三爷,高一功。”李过赶忙站起来,看来在北路军中高一功不光辈分大,受到李过的尊敬是实实在在的。

    “三爷!”“像,真像,这活脱脱‘闯王’翻版啊!”

    这个“三爷”高一功噼里啪啦不给李顺说话的机会:“你知道你为啥叫李顺不,是闯王亲自取得,你丢了,最伤心的是闯王!后来建国叫大顺,肯定是惦念你,可笑那些个文官还拟了好多个国名,一开始你爷已经想好了。你爷太惨了,该死的张狗子,袁瘸子这些人,咋能叫闯王单独外出呢?这些杀千刀的?”

    “行了,行了。今天高兴的日子。不是不让你提那些扫兴的话吗?”

    “是,姐”。高一功向高皇后拱手道。

    然后就是摆酒庆团圆。李顺拒绝了搬到核心老营,理由肯定是训练亲卫啊,学堂讲课啊,当说到就近照顾庄稼。就没人坚持了。

    明使章旷还是走了。李顺估计这个时候他求见李过,还是能见到的。文人骨子里的清高,傲气就不适合做使臣。

    在这个国破天下兴亡的关键时刻,不是应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吗?骂几句这点挫折都经受不住。

    李顺在学堂外堵到了吴花。两人沿着田埂慢慢的走着。吴果形影不离的跟在后面。这姐弟,还真是无花果。弟弟是姐姐的忠实护卫。

    为了打破尴尬,李顺先开口:“你们姐弟这名字,还真特别——”

    “我爹取得,说北方不常见,让别人一听就知道我们是南方孩子。”还真是落落大方,吴花也不扭捏。

    “我听说你认祖归根了,现在是李顺了,恭喜啊。”

    “李顺马顺都是我,跟是谁的儿子没关系。我找你是想说奶奶指婚的事——”

    “我爹当初把我放到老营就有意让奶奶给安排婚配,所以全凭奶奶做主。”

    “你说你们是南方的,我听你口音是关中的腔调啊?”

    吴果强着答道:“奶奶没给你说嘛,我爹是关中泾阳的,我们从小在福州长大。”

    “呃,我还第一次知道。你们这是——”

    “我们还没回过家,我爹已经回去了,听说有大姨娘,不方便。”吴果到也老实。

    李顺能想到,看来是外室所生,不方便带回家乡。至少或者要得到家族认可,才能归家。

    李顺不知道怎么往下说。

    说自己有女朋友,你不要等我了。可自己没有女朋友啊,哪怕形式上这些兄弟姐妹都已经认可大师姐是自己的媳妇。至少现在没有婚约啊!

    吴花全凭奶奶做主,而奶奶又是葫芦僧断糊涂案。

    李顺也不知如何是好。

    堵牧游来了。

    这位轻车简骑的湖广巡抚算是晚明不多见的几位明事理的人之一。

    堵牧游不愧是南明官员中最具战略眼光的政治家,他深知明朝官军虽多,将领和士卒都已腐败至极,要支撑抗清大业唯一的办法就是依仗农民军。

    他到今天才来,也是和湖广总督何腾蛟的政治龌龊有关。这些政治投机者把联合农民军当成权宜之计,内心里往往对农民军深怀敌意。

    郎有情,妾有意。很快大顺北路农民军改编为“忠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