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乱世,我成了大顺皇孙 » 第三十四章羊汤馆子

第三十四章羊汤馆子

    “湖广总督何腾蛟,还有他的监军章旷这些人咋样?”家国天下的话题太沉重,李顺就问问这两天要打交道的。

    “借用我刚说的话,比鬼更鬼,比人更坏!”

    “这湖广总督还邀请我赴宴,也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吴齐道:“这安全方面你放心,我在长沙经营的比他时间长,现在好多师弟师妹给我来信,你掉跟毛,我死一万次都不够谢罪!”

    李顺不是怕安全,而是怕这些江湖老政客。

    明末已经向军阀转变,初期的江北四镇高杰,黄的功,刘良佐和刘泽清。都是因为有兵,朝廷拿他们无可奈何,又得依仗他们。不过,因为实力有限,也没蹦跶几天。

    现在的郑芝龙兄弟,因为有兵,飞扬跋扈,隆武帝想有所作为都无可奈何。

    而何腾蛟这个老政客,也明白其中窍门,竭力拉拢收买郝摇旗。郝摇旗政治幼稚,有兵却选择依附一个政客。

    想到郝摇旗,就想到冯建。李顺也就师兄弟和吴齐畅聊起来。

    说到师兄弟李顺也就当前的情况做了通报,就工作重心转移到兴山做了说明,当然李顺认祖归宗吴齐很高兴。为心怀天下有了坚实的军事基础。新式农作物丰收,整合老秦军这些以前的内部文件都有通报。

    “郝摇旗这人没有一点政治觉悟,大老粗一个,但是心肠不坏,还有农民本色。”吴齐道。

    “你这是夸他吗,就是什么都好,就不适合当大军统帅,是不这意思?”

    “我跟他打交道的少,这是冯建告诉我的!”

    “你都知道了,冯建的部队的是——”

    冯建原是李顺在大顺军埋下的一颗棋子。冯建原毕业于“竹记商会”商科,最后在兵科(当时还是护卫班)进修,后投到郝摇旗手下,因功累进,现在已经是郝摇旗的左膀右臂。

    当然这也跟不断有“竹记商会”毕业的学员输送到冯建部队,可以说这支部队就是根据李顺的理念而建。基层组织架构全是“竹记”学员,行军打仗的理念当然高于这个时代。

    “那次我带人慰问,见到了那么多熟悉的师弟,我不一下子就明白了。我估计这么多年失踪的师弟师妹们已经在全国开枝散叶了吧?”也不等李顺回答吴齐继续道:“要说不容易,还是他们不容易,他们天天打仗,流血牺牲是家常便饭,就这,冯建部队军纪严明,在义军中都是很出名的。”

    “那是必须的,找个机会我见见这帮兄弟!”

    “这我都安排好了,你的护卫,就那五百老秦军宿营地就安排在冯建营盘旁边,这老秦军是你训练的,让他们新旧比较一下,有个竞争,当然更多的是为安全考虑。冯建,自己人。而新旧比较,军人嘛,较量才能现血性!”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吴齐笑道:“你后面安排的行进队列表演,再让冯建他们观摩一下,做做评判?”

    “你这是挑事,老秦军这次是表演,而冯建他们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能比较吗?”“别寒了冯建他们的心?”

    这次专门带了五百老秦军出来,这些都是严格挑选的,个子都要到一米八以上,专门严格训练了行进队列。准备选择合适时机给展示下“忠贞营”的军容军貌。

    没想到还没安排呢,怎么邀请人,邀请那些人观看行军队列表演,已经叫吴齐把老秦军安排给自己人了。

    不过也好,自己内部也要有有序竞争,能促进良性循环。

    “寒心,看到江山代有人才出,高兴都来不急。寒心,是让敌人心寒!”吴齐到是很有信心。

    好吧!你赢了。

    一夜无话。

    大清早,李顺被吴齐拉着要去吃早点。

    你这是客栈,不供应早点?就是不供应,还没有你我吃的?

    当然吴齐就是一番解释,听到吴齐的介绍,李顺才知道这是最近才新开的一家卖北方羊汤的馆子。因为好吃,生意火的不行。

    这是想家了,在吃食上寻找安慰。

    坐下,等着上汤。

    李顺却被隔壁的一个声音吸引了,这嚣张的声音也不加掩饰:“你们有没有点脑子,那‘兴隆’‘隆胜’都是林家的产业,你们被打出来,活该,还好意思说,真是一堆猪脑子——”

    一个弱弱的声音道:“我们想那林家老爷不是跟我们大人不对付,慰劳军爷,是朝廷的旨意,有什么事让他们互相扯皮啊?”

    那个嚣张的声音更大了:“不对付,能跟我们大人不对付的人,我们能惹得起吗?说了你们是猪脑子,你们不会找那小点的,没背景的?”

    这个声音这么熟悉,这个嚣张也很熟悉。

    李顺侧个身子,斜着瞟了一眼,还真是熟人。章阔,章旷的管家。这在兴山的时候,还想对李顺的试验田有想法。哦,那个时候还是王田。王,没了。算无主田。

    听说现在章旷是何腾蛟的大红人,升了什么兵部侍郎,看来水涨船高,这个张阔也越发嚣张了。

    “你们不要去‘兴隆’‘隆胜’了,那个是非我们架不动,万福楼也别去了,那的东家和巡抚大人也有关系。到是‘同福客栈’你们可以去看看,没听说有什么背景。像这新开的羊汤馆子也可以嘛?”说这个章阔识相吧,就像也不识相。到底谁是猪脑子也不知道。

    张阔旁边的两位随从执行力不错,直接就招手:“店家,店家,过来一下。”

    这会大清早,客人不多。店家服务态度也不错,赶忙跑过来:“几位老爷,有事您吩咐?”

    “店家,你这生意不错嘛!最近城外军爷要劳军,你准备准备吧,也不多钱,这是我们兵部老爷对你们的抬爱,你们就偷着乐吧?”

    这说话艺术,要钱都是抬爱。

    店家眼角抽了抽,皮笑肉不笑的:“几位爷,我们是小本买卖,都是在衙门登过记的,慰劳军爷是应该,可我们这才开门没几日,确实没钱啊——”

    一个随从立马蹦起来:“别给脸不要脸啊,你们这些北方的流——民,北方蛮子,没有城外的军爷,早让鞑子把你们抓去做奴才,现在让你们出点钱,你们唧唧歪歪,一副贱骨头?”

    这是想说流寇,赶忙打住说成流民。上层朝堂在遏制和排挤来自北方的大顺军,下层对这些逃亡的北方民众横征暴敛。这个畸形社会怎么联合抗清呢。

    也对,最近城里城外,全是北方人,先来了个地域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