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武道养身:开局遇到狐妖 » 第八章:擂台比武

第八章:擂台比武

    从原主的记忆里面这件事情是:狐妖伤人,然后山中猎户到宁安城寻求帮助,之后原身的父亲作为宁安城第一高手挺身而出,带着儿子入山除妖,之后就是双双重伤,然后被山中猎户救回家中。

    这是原主所留给他的记忆。

    当然,这是以人的视角来看的整件事情。

    但现在狐妖对他们父子俩都没有下死手,这就存在问题了,与一般情况不符了呀,因为狐妖没下死手,故意放他们回来已经是既定事实。

    前面那些都是韩默原身听到的,有道是三人成虎,别人说的一定带有别人的主观意识,以及主观好恶在里面,所以这不一定为真,或者起码有一部分是假的。

    记得前世有一种骗术,对方说的全都是真的,就是把说话的顺序重新组合一下,这就成假的了。

    韩默心中不由得浮现出一个大胆的猜测,整件事的开头就要向前延伸一下了。

    猎户入山捕猎,这本身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他们捕猎的时候却遇到了狐妖,不管中间发生了什么,有人被狐妖所杀,这是原身的记忆,确实有人死在了狐妖手中,但人只有两个,剩下的都是受了伤。

    之后就是山中猎户前来报官,希望官府处置那狐妖,再之后就是原身记忆中的那一部分,这一部分是原身亲身参与的,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一部分。

    整一过程现在看来,那头狐妖或许并没有真正伤人的想法,否则就凭借韩默父子都拿不下来的战斗力,不要说几名粗通武功的猎户了,就是几十名猎户也不见得是那只狐妖的对手。

    当然这个想法韩默是万万不会给杨老先生说的,毕竟这个世界可没有前世那么思想开放,万一老先生一生气不给他爹治了怎么办?

    不过这样一来,或许不用去小白云观去求药了,既然那只狐妖没有杀人的想法,又是她下的毒,自己或许能去找她要一下解药,当然前提是自己要有能够力压狐妖的实力,否则去了也是一盘儿被人肆意揉捏的菜。

    而能不能打得过那狐妖就要看黑色空间够不够给力了。

    一念至此,韩默就不再留杨老先生了,亲自将杨老先生送到府外,然后再让府中下人赶着牛车将杨老先生送回去。

    回到院中,母亲挡在韩默面前问道:“杨老先生说怎么样了?”

    “娘,没事儿,韩老先生已经告诉我如何治父亲的毒了,您不用担心。”韩默对整件事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计较,也没打算告诉母亲让她担心。

    至于为何韩默的母亲现在能在院里,当然是韩默醒了,他母亲就不适合继续在宁安县中抛头露面了。

    “真的?”韩默母亲脸上露出怀疑之色。

    “真的。”韩默脸上露出安慰的笑容。

    当天,韩默继续修炼虎咆刀法,一整天的时间下来,依旧没能练出血气,但是刀法却更加纯熟了不少,黑色空间中的声音让他对虎咆刀的理解更上一层。

    虎咆刀与风行剑融合之后,不单单是让刀法更加圆润自如,而且在挥刀之中除了虎啸,还有风!

    云从龙,风从虎的风!

    韩默收刀而立,心中隐隐有所领悟,院中二师兄看着韩默的身影双目露出惊艳之色。

    以他的眼界自然能够看出韩默的刀虽然还不纯熟,但已经初步有了猛虎的神形,这虽然很不符合常理,但往往在江湖上就会有那么一些天才,刀法还未纯熟,便已经悟得其中精髓。

    而韩默并不是那种天才,他能做到这种地步全赖黑色空间中的声音。

    夜晚韩默则继续修炼生阳功,真气也是除了第一天外,之后就再也没有那么明显的进步。

    真气在经脉中慢慢积攒,同时也在滋养着韩默的身体。

    转眼三天已过,到了韩默与程氏武馆约架的日子。

    武道街早就已经是人声鼎沸,不单单是擂台周边喂围满了人,就连武道街两侧的茶馆也全都坐满了人,这一次说书的也不说书了,唱曲儿的也不唱曲儿了,全部都眼巴巴的看向比武擂台的方向。

    就连宁安城县长也在天水楼早早的订好了房间。

    毕竟这可是宁安县中最大的两家武馆掐架,上一次这种等级的掐架还是韩默的父亲刚来与另外一家武馆的馆主掐架,而韩默的父亲与程氏武馆的程师傅从来没有掐过家。

    因为两家相对于宁安城来讲都属于“外来户”,不是当地人,在去除狐妖之前,两家还曾经联手一起打压宁安城本地的武馆,否则也不会出现两家武馆独大的局面。

    县里的典史也早就派捕快维持好武道街的秩序。

    要知道大源国尚武,民间习武,武斗早就已经成了一种风气,擂台比武更是一件激发人血气,容易冲动上头的事,若是有人在下面一言不合闹出什么流血事件来就不好了。

    这可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切切实实发生过的事情,甚至都有人甘愿为此签下生死状的都有。

    时间刚过辰时,程氏武馆的人就到了,同样来了的还有县长大人。

    两声锣鼓响过,县令大人在一众衙役的簇拥下缓缓走来。

    县令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身穿一身绿袍,眉目中蓄着一股刚刚养成的威严之气,前些年刚刚荣登皇榜,然后就被发到下面一个小县城里来当县令了。

    与县令并身走在一起的是一名身穿灰袍,手持一把拂尘,腰间挎有一口宝剑,一头黑发被一根乌木发簪所固定,颌下短须上还沾着油渍,一看就是一名洒脱不羁之人。

    县令一手拉着那名道长,两人在两排衙役的中间并排向天水楼走去。

    “邬道长,这就是我县的武道街。”县令昂首阔步,“我县百姓这精神面貌可好?”

    邬道长双目眯起,眼睛扫过忍不住点了点头道:“全靠赵县令治理有方啊,贵县人气旺盛,武道之运充足,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诞生出一位真正的武道中人啊,只可惜。”

    “道长但说无妨。”赵县令开怀道。

    邬道长手指指向韩默家的方向,说道:“只可惜,那里武道之气虽少,但凝而不散,已成鲲鹏之势,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要飞走了,不能再为赵县令您今年的考核添一份功绩了。”

    赵县令一愣,但一听到功绩立马就紧张了起来,他知道自己身边这位可是真正的高人,稍微提点一下他,就受益匪浅。

    “还请道长指点。”

    邬道长摇了摇头,“如神物自晦,宝光内敛,对方已成气候,看不真切了。”

    赵县令脸上难以自持的露出一些失望,但紧接着就消失不见,带着邬道长一起走向天水楼已经定好的包间。

    窗户撑开,两人坐下的位置正好与擂台齐高。

    “两边的人都来了吗?”赵县令问道。

    “程氏武馆的人已经来了,但是韩默还没有来。”

    赵县令微微皱眉,心中对韩默的感官顿时更加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