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科幻灵异 » 河出图 » 第三十三章 姚广孝

第三十三章 姚广孝

    “那既然朱元璋作出如此恶毒之事,为什么大明王朝竟然国运昌隆,能坚持几百年呢,嘻嘻,看来胖叔你也是瞎扯的嘛。”姜洛离俏皮的揶揄着说道。

    胖姚并不生气,而是呵呵一笑说道:“这气运之物本就千丝万缕,难以捉摸。那俗话不是也有‘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的说法嘛。

    天道轮回,自有定数,莫说普通人,帝王家又何尝不是。

    不过话说回来,这大明江山能绵延数百年,可能还得感谢我的先祖呢,嘿嘿嘿。”

    “什么?你先祖?”河阳惊得下巴快掉下来了,这家伙有点放飞自我了这是。

    “没错,我的先祖就是姚广孝,呵呵!”胖姚脸不红心不跳的说到。

    “那朱元璋行如此逆天之举,如果不是我先祖姚广孝手段通天,恐怕又是一个秦朝的下场,二世而终。”

    “这是什么说法?”河阳莫名其妙。

    “明朝历史上的‘靖难之役’,你应该有所耳闻吧。就是燕王朱棣抢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的事情。我说小伙子,你的历史是体育老师教的嘛?”胖姚不满的说道。

    河阳有点无语,“这我当然知道,我是想问和你先祖姚广孝又有什么关系,姚广孝是谁?”

    “哈哈。。”姜洛离看他俩争得面红耳赤,禁不住笑出声来,河阳也是好几天没看她这么开心了。

    岑不语依然像个榆木疙瘩,至始至终没说一句话。

    “说起姚广孝,那可是厉害的很呢!”

    胖姚得意洋洋的说道:“那靖难之役自然是我先祖他的功劳,不然就凭朱棣那个穷酸王爷,能成事嘛?不过这倒不值得提,我说的是后面的事情。

    燕王朱棣当了皇帝后,为什么迁都,也和这件事情有关,和明朝的国运也是关干系甚大。”

    河阳几人被吊起了胃口,赶忙催到:“你倒是说呀。”

    “刘伯温斩断龙脉之事,姚广孝自是知道。所以在朱元璋驾崩后,撺掇燕王朱棣,夺了皇位。后来,劝他把皇位迁到燕京,这也是风水上的原因。

    朱元璋斩断龙脉,逆天而行,朱家气运本已衰弱,那姚广孝劝燕王迁都,是因为燕京在天龙脉风水的龙颈位置,左以东岳泰山为白虎位,右以中岳嵩山为青龙位,华北平原作名堂,南俯中原,沃野千里,九龙集会于燕京,形成大都会结作,借那天龙脉之气,才使得那明王朝气数得以延长数百年。”

    一直不言语的岑不语,此刻说话了,问道:“风水构造上,一直是左青龙,有右白虎,你这是说反了吧。”

    胖姚摇摇头,肯定的说道:“不可能,你们可以去看看卫星图,泰山斑斓宛如白虎,那嵩山蜿蜒犹如青龙,这不会错。

    我先祖建议明成祖朱棣定都在燕京,便是有意为之。你想那朱元璋逆天在前,燕王朱棣虽说不是盗,也是借天龙脉风水,引帝王之气,实属不妥。所以故意找得青龙、白虎位对调,逆转阴阳之风水格局,可谓神来之笔,瞒天过海之举。”

    “哎,我说大明王朝出了这么多奇葩皇帝,原来都是你先祖干的好事。”河阳装模做样的唉声叹气道。

    “我去,这话可不能乱说,这龙脉风水,可是封建王朝的命根子,我祖先不这么干,那大明早亡了,你没看后来吴三桂盗取那龙珠,破坏天龙脉风水后,那大明就亡了。不然就凭当时清军的几万人马,也不可能在几年内一统九州。”胖姚气的脸红脖子粗。

    河阳其实是开玩笑的,此刻虽然不明白这风水布局,但胖姚之说也颇有道理,看他生气的样子,连忙安稳说:“姚兄莫怪,我只是开个玩笑。历史学家们总不理解明朝为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听你这么说,好像能理解了。”

    “是啊,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何其壮哉!但天道演化,气数有定,终归摆脱不了改朝换代的命运。”姚俊叹道,脸上浮现出难得的凝重神情。

    聊了大半天,河阳也有些困乏了,不知不觉就闭上眼睛。正在迷迷糊糊间,忽觉鼻前飘来一阵香风,半眯着眼一看,原来是姜洛离在轻轻拿车上的毛毯盖在了他身上,心想这小丫头还挺体贴的,便又继续睡去。

    睡得正香时,河阳感觉肩膀被人轻轻推了几下,原来是已经到了目的地,岑不语已经把车停在了露天停车场。

    河阳看了下手机,上午十点多了,几人早上都未用餐,这会儿早已饥肠辘辘,商量了下,决定先找个地方用餐。

    停车的地方离山海关古城不远,走了几百米,一座高大绵长的古城墙出现在眼前。古城墙由巨大的古石砖堆砌而成,约十来米高,墙上坑坑洼洼,满是历史的痕迹。

    抬眼望去,只见得正前方是这座城墙的入口处,上方赫然写着“山海关”三个大字。上方还有个城楼,城楼上也有块匾额,写着“迎恩楼”。

    河阳心想这必是这古城的一个入口了,抬头观望了片刻,几人便穿过厚厚的古城墙进去了。

    此时正值春末,草长莺飞,杨柳拂水,来山海关古城里旅游观赏的人也是络绎不绝,使得这座古城显得异常热闹。穿过人群,几人就近找了一间饭馆进去吃饭,顺便也商量下从哪里开始找起。

    “哧溜……”

    “饿死叔了,此刻一碗面条就如同山珍海味呢。”

    胖姚吸进一根面条,满脸荡漾的样子,很满足的说到,看来真是饿坏了。

    河阳笑笑没有说话,继续埋头吃饭,心里盘算着,这人海茫茫,一点头绪都没有,到底去哪里找呢?

    正思量间,胖姚吃的差不多了,咂咂嘴,说到:“小伙子不要忧心,山海关这地方也不大,待回我们就沿着这古城,到附近看看,我想肯定能发现什么线索。”

    河阳点点头,没有说话,看了下姜洛离和岑不语,俩人都已经吃罢,都在等着他呢,便匆匆扒了几口,起身和大家一起出了饭馆。

    几人走在古城内的石路上,边走边观望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和成排坐立的古建筑。

    “这山海关古城和待会儿我们要去的老龙头长城都是明朝初年,洪武皇帝朱元璋派中山王徐达修建的,后来清军入关后,这里的屏障作用不在,所以也就年久失修,加上1900庚子年八国联军攻打BJ的时候,这里也顺道遭了殃,被嚯嚯的七七八八。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古城里的建筑,很多是建国后人民政府在保持原貌的情况下,重新翻修的。

    来,大家往前面走,前面就到了这座古城最让人期待的景点箭楼了,‘天下第一关’巨匾就是在那里,大家跟我来……”

    旁边一个导游左手拿着扩音器,右手拿个小旗子,正带着一队游客,边走边介绍。

    胖姚拍拍河阳的肩膀,说到:“走,我们也跟去看看。”

    姜洛离也听到了刚才导游的解说,问胖姚:“姚叔,你不是说这山海关秦朝就修建了吗?为什么刚才那个导游说是明朝才修建的?”

    胖姚神色飞扬,笑眯眯的说道:“秦朝确实是在山海关这里有修长城,但并没有建城邑,明朝以前这附近的关隘要塞叫渝关,在距这里以西几十公里的地方。

    当年,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获得契丹兵力支持对抗后唐,不但厚着脸皮认契丹辽太宗为干爹,还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赵宋终其一朝也没有夺回来,这里一直控制在游牧部落手里。

    到明朝朱元璋时,没用几年就把燕云十六州全部收回,后命徐达在这儿傍角山而建长城关隘,和之前的长城连起来,才有了这现在的山海关。”

    “哈哈……”姜洛离忍不住笑出来声。

    “这皇帝当的够没有节操,竟然认别人干爹。”河阳也忍不住笑着说。

    胖姚也笑得前俯后仰,“哈哈哈,最奇葩的是,那辽太宗耶律德光比石敬瑭还小十来岁呢。”

    正聊天间,几人便走到了箭楼下面,河阳抬头望去,一幅巨大的匾额挂在城楼上,上面写着“天下第一关”几个字,字迹苍劲有力、雄浑豪放。

    河阳正想问这是哪位书法大家所写呢,只听得旁边的导游在介绍:“这‘天下第一关’几个字,是明朝的一位进士萧显所写,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临摹品,据说真迹就存在这座城楼的里面……”

    原来如此,河阳和姜洛离对视一笑,看来她也有此疑问,

    几人本想上去一览风景,怎奈这里不让游人上去,便悻悻的准备顺着这东门离开古城,河阳走了几步,回头发现岑不语还站在原地,盯着那巨匾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