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科幻灵异 » 河出图 » 第四十九章 烛影斧声

第四十九章 烛影斧声

    胖姚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问张老四道:“你的那块玉就是在这里捡的吗?”

    张老四点点头,肯定的答道:“就是这里,不会记错的。”

    “能拿出来看看吗?”

    “这……”

    张老四极不情愿的样子。

    看几个人都看着他,紧张的喊道:“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你们不会是把我引到后山劫我这玉的吧?我可告诉你们,我来之前已经给镇上的哥们交代过了,抢劫可是重罪呢!”

    河阳不禁哑然失笑,调侃道:“张老四,你那难道是传国玉玺啊,值得我们几个人费这么大劲把你骗到这里抢?胖兄也就是想看看那块玉,推断下这墓冢的来历而已。你看我身后背的是什么,我们还差你那块玉吗?”

    张老四尴尬的挠头嘿嘿笑了笑,似乎也觉得自己想象力有点太丰富了,从怀里摸索半天,才掏出那块玉,递给胖姚。

    胖姚接过玉,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对着太阳看了半天,水绿色的玉石在阳光下通透发亮,玉石中一些部位还夹杂着丝丝松香黄的沁色。

    “咦,上面还刻有字?”

    胖姚把玉石反过来看,发现玉石的背部密密麻麻的刻了两行隽永娟秀的小字,不禁神色微变,辨认了片刻,念道:“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环,周而复始。”

    又看了一会儿,胖姚点点头,称赞道:“是块古玉,看起来确实有不少年头了,这就是玉蛇飞龙款式不假,但不知道是什么年代造的,我想至少有上千年了。只是这上面刻的两行字,却让人费解。”

    “什么?上千年了!”

    张老四听言,连忙伸手把玉又抢回了手中,眼中光彩闪烁,欣喜若狂,小心翼翼的捂着,生怕它化了似的。

    胖姚忍不住哈哈大笑道:“你这家伙,真是个财迷,放心吧,这就是寻常的古玉而已,我对它一点兴趣也没有。”

    张老四听胖姚这么说,贼溜溜的眼睛转了半天,神秘兮兮的问道:“这么说,你们要找的可是大宝贝啊,到时候一定得有我的好处啊。”

    胖姚拍拍他的肩膀,安稳道:“放心,不管找不找得到什么宝贝,你得酬劳肯定不会少的。你先看看,我们接下来往哪边走?”

    张老四往四周望了望,不太确定得指着北边得连绵山脉道:“应该是那边吧,我也不太清楚啊,对,就是那边!”

    河阳往北边望去,那边的山脉略矮,被浓密的丛林覆盖,郁郁葱葱一片绿,再远处的地方被云雾所笼罩,看不清楚。

    不知道为什么,河阳有种直觉,感觉那云雾不同寻常,和在龙吟寺后山看到的雾气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灵气氤氲。

    想到此处,不知道那里来的信心,河阳也指着那边说:“我也觉得我们可以去那边看看,说不定会有发现。”

    胖姚正想建议大家往南边走,因为看地图,再往北几十公里,就出了这群山了,再往北就是一望无际的荒凉戈壁滩,魏羡云那帮人不太可能往戈壁滩去。

    但看到河阳如此坚定的样子,又想想龙吟寺的奇事,便点点头同意了。

    这几天发生的事,让胖姚对河阳这小子也越来越看不懂了,以前只听上面说要关注魏羡云。

    这次出行,他越来越觉得河阳更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为什么之前没有一点关于他的信息呢?

    岑不语看了下手表,已经下午三点多了,催促道:“那我们就往北走吧,抓紧时间,天色不早了。”

    剩余几人点点头,继续顺着山路穿行,向北而去。

    一路上一直看山里风景,时间久了,也审美疲劳。

    河阳跟在胖姚后边,突然想到刚才那个玉蛇飞龙上的刻字,问胖姚:“刚才那个玉石上刻的那些字,你知道是什么来历吗?彷佛有些印象,又记不起了。”

    “哦,那是《推背图》书中开篇第一象里的谶语。”胖姚喘着气回答道。

    河阳恍然大悟,说道:“《推背图》?我之前听一猥琐老道提起过,后来一直想找此书来看,谁料还没来得及看,就出了魏羡云这档子事儿。”

    “什么?猥琐老道?”

    胖姚听河阳这么说,先是一愣,接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还特意不怀好意的看了看岑不语。

    岑不语此时则是脸色铁青,闷头不语。

    河阳看他俩的古怪神态,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解释道:“就是我之前遇到的一老道人,挺有趣的,叫尹道人。”

    “哈哈哈……”

    胖姚笑的差点岔气。

    “怎么了?胖兄?有这么好笑吗?”

    河阳一脸懵圈,完全搞不明白笑点在那里,岔开话题问道:“我听那道人说,此书可是一部可预测天下大势的奇书呢。”

    胖姚止住了笑,一本正经的说道:“说起这些,那可是我擅长的。这《推背图》确实算的上是一部奇书。据传是唐太宗时期,为卜算国运,太宗李世民命国师袁天罡还有其弟子李淳风利用八卦之术推演大唐气运,谁料李淳风推演起来便一发不可收拾,竟推演华夏二千年之气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提醒天机不可泄露,方才作罢,于是被后人称为《推背图》。”

    河阳点点头,心想怪不得被称为《推背图》,原来是这么回事,不过对这《推背图》的准确性很是怀疑,按那老道之前所说,“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气运之物千丝万缕,谁又能推演得了上千年后之事呢?

    胖姚似乎明白河阳所想,说道:“要说这推演之术,历史上有好多类似之书,比如姜太公的《乾坤万年歌》,能推演上万年之事。还有你之前说的刘伯温的《烧饼歌》,也能推得上千年。刘伯温的能耐你们自是知道,能精通堪舆,斩尽龙脉,必然不凡,至于姜太公,呵呵……”

    胖姚看了看姜洛离,接着说道:“那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精通阴阳五行,易经八卦之术,别忘了他可是作那封神榜之人。”

    河阳注意到胖姚的表情,再看姜洛离略显自豪撅着嘴的样子,心想姜洛离难道是姜太公的后人?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正想问姜洛离,胖姚又打开了话匣子:“不过这些预言之作,都写的似是而非,既然是谶语,如何解读,历来也是各有说辞。所谓天机不可泄露,便是如此吧。不过那《推背图》目前流传的版本,经过一些朝代的篡改,已面目全非,真假难辨了。”

    张老四也一直在默默的听胖姚所讲,这时插话道:“哎,你还别说,我家里就有一本,是我太爷爷传下来的,我之前还翻过几页呢,不过我看不太懂,嘿嘿,只能勉强看懂一个叫金什么叹的批注,看了几页,也没看出什么稀奇啊。”

    胖姚哈哈一笑道:“你说的应该是金圣叹批注版,《推背图》至今流传好多个版本,其中金圣叹的版本被认为是最接近原书的。不过这真假谁知道呢,自从宋太宗赵光义时代开始下令封禁此书后,这本书已经难辩出真假了。”

    河阳顿时更加好奇,问道:“那宋太宗为什么要下令封禁此书呢?难道这书里有什么大逆不道的地方。”

    胖姚点点头,答道:“不错!像这种预测国运、推演朝代兴衰之书,历来都是封建帝王的眼中钉。尤其是宋太宗赵光义更是对此书深恶痛绝,所以才不遗余力的想封禁掉此书。但是越封禁,百姓就越好奇,私藏之风更甚。后来宋太宗听一高人的建议,变堵为疏,搞了很多篡改过的版本,批量投放到民间去,鱼目混珠,自此后,这《推背图》就变得真假难辨了。”

    河阳不禁叹道:“宋太宗这一招真是太绝了!不过他为什么会如此痛恨此书呢?”

    “嘿嘿……”

    胖姚又故作神秘的笑了笑,问河阳几人:“你们可听说过宋朝时的一件奇案?叫烛影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