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网红的修炼 » 第29章 小城的旧闻

第29章 小城的旧闻

    第二天,易剑抽空研究起了温步平的拆迁案。

    易剑认真看了温步平的证据,他发现要胜诉难度很大,他隐约觉得,这案子底下的事情可能很复杂。于是,他打电话给温步平,让他来律所一趟。

    温步平很快来到了易剑的办公室。

    易剑对他说:“我看了你的材料,要实现你的告状目的,证据上的问题挺大的。虽然,当年你老房子租赁有告过一起租赁案件,法院也作出了调解书。但调解书毕竟不是判决书,里头没有对房屋400多平方米作出事实认定,400多平方米是写在双方协议的条款里的。因此,单凭这份调解书很难推翻拆迁的丈量图。但陈兴涣与米厂的契纸,显示陈兴涣的地西至米厂厨房,这一点对我们很有利,也就是陈兴涣的二十多平方平米的地并入了米厂即并入你的旧房子,你认为这买地的钱已经从租金中折抵了,但证据上无法有力的证明这一点。”

    温步平道:“当年我爸在世时,大概在1956年之前,房屋是由刘荣等人租用经营“联发”米厂。1957年下半年,米厂由城郊区接管改为“舍平粮食加工厂”。1966年上半年舍平粮食加工厂单方决定将楼店由原来的木板门拆建为砖墙店面,花费1517.36元,这些钱是从当年的店租里抵扣的。这些事实从原来调解的租赁案件的卷宗材料就可以证实。就是说我们实际出资了拆建费用。当年拆迁的房屋,就是经过1966年拆建后的房屋。陈兴涣的二十多平方平米的地也是那个时候米厂先占用,后面以240元的钱买过来,那240元钱也是从店租中抵扣。整栋房屋前面三层、后面二层,最里面有一小部分是一层。包括了原陈兴涣的土地20多平方米和原舍平粮食加工厂厂房的一小部分。丈量图所示的四至范围是一个长方形显然不符合事实,我家房屋在北面里头向东方向显然有突出来一块,包括原舍平粮食加工厂厂房的一小部分和原陈兴涣的地24.84平方米。”

    易剑道:“这些事实,有没有人证。”

    温步平道:“有,当年加工厂的工人都知道,有好几个人还活着。”

    “有人愿意出来作证吗?”

    “那我要去问一下。”

    “如果加上人证,那么我们主张的事实就很可能被法院采信。”

    “那我先去找找他们。”

    “这个案件,我觉得以我的水平,告不赢的可能性比较大,你要有心理准备,毕竟跟政府对着干,但理我们可以争一争,争赢了,到时政府总要给个说法。”

    “都十多年了,律师你一定要帮我想想办法。”

    “行,不过,咱把丑话说在前头,案件我会尽力,但成不成,我不会给你保证。”

    “我明白,我相信你。”

    “好,那咱们就把委托合同签了,然后你到律所交钱,如嫌麻烦钱交给我也行,回头再给你发票。”

    “行。”

    委托书签完后,易剑道:“你说说,当年拆迁还有什么特别的事吗?”

    “传闻当年花园广场的项目是林育县长极力促进的。”

    “你说的林育是不是现在的A市市高官?”易剑打断温步平道。

    “是是,就是他,……(不宜收录故删)这话咱们就这里说说,别往外传。”

    “你怎么知道?”

    “我为房子的事,折腾了这么多年,找了多少人你知道吗,多多少少听到一些事。”

    “我听电视上,林育书记讲话,那是一腔正气,看起来是个好领导。”

    “唉,哪个当官的在电视不是一腔正气。你到底还是年纪轻了些,有些事情你不懂。……(不宜收录故删)”

    “那你都知道什么事,你说说,说不一定对案子有帮助。”

    于是温步平就把多年来经历的或听来的要闻向易剑讲了一些。

    传闻林育跟一个叫徐锦的房地产商人关系很好。徐锦与林育是老乡。当年林育在小城力主花园广场项目,背后的房地产商就是徐锦。舍平村,现在叫舍平社区的陆支书与徐锦的关系也很好。

    这个陆支书就是之前符新晗那晚请卿卿、蕴灵唱KTV,一起请来的客人。易剑此时,当然不知道。

    这世界说大很大,说小很小。从温步平的嘴里,易剑听到了尤滔的名字。这尤滔就是方方小贷公司的老总,没想到他当年竟然是徐锦的手下。

    从温步平那里,易剑还知道……

    如今在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商家云集、屋宇错落有致的闹市中,谁又能知繁华的背后是谁的汗水掩盖了历史的年轮,是谁的泪水埋在了深深的地下。

    温步平还说到,为什么当年日本人小小的一撮就能统治大半个中国,那是因为汉奸、伪军多呀。他徐锦一个外地人,如何能在小城干得风声水起,因为有许多象尤滔这样的本地人甘愿为之效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财富和地位,有多少人看不清信仰的分量。

    当一场政策带来的春风吹来时,再加上此起彼伏的旗帜铺天盖地地飞舞,横流的欲望便充满起财富再分配的嗜血魔性,想尽办法地渗透进每一个可以腐蚀的地方,借着资本的力量,转眼间就变换了曾经的模样。有的人富了,相对而言,大部分的人却穷了。

    看来这温步平也是满有些思想见识的,易剑了解之下,才知原来人家当过民办的教师,这与普通老农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怪不得当时,他的思想觉悟高,首先响应政府的号召。他的行为再一次印证了,在政府的土地财政政策中,老实人一定不是最合算的。在钉子户的眼里,这些人明显地阻挡了他们的财路。

    ……(不宜收录故删)

    因为这件事,温步平了解到检察院对牵涉拆迁的一起案件进行立案侦查,之后处理了一两个小毛毛,整个案件就不了了之了。但是档案的事情依然没有着落。所以,温步平认为,要驳斥政府的说法,还需要看到档案。

    听完温步平说的故事,易剑对温步平道:“拆迁的档案肯定要调取,可是这里面牵扯太多,政府一般不会让我们看。”

    “那怎么办?”

    “可以申请法院调。但我觉得,如果猫腻太多,法院也许也调不到,有的东西只能让它尘封。”

    “那就申请法院调了再说。”

    “好吧,今天先聊到这,情况我已基本了解了,回头我拟个起诉状,给你看看。还有你这几天去把证人的事情落实一下。”

    “好。”

    易剑认为,舍平粮食加工厂占用陈兴涣的地,进而立契将陈兴涣的地买过来并入温步平的老房子,并进行拆建。关键这买地的240元到底是舍平粮食加工厂支付的还是加工厂从店租里面扣除的,手头的证据都没办法还原事实。这可是权属的问题。这拆迁队也真是,二三十平方米的地而且还用板皮围起来,当年丈量时就不找人问问,做一下笔录,若是补偿款已被领走了,温步平既然告了,不管怎样,你把证据给他看一看,不就得了。可见,这里面牵扯的事情肯定不简单。不管怎样,漏量是高度盖然存在的,现在温步平说漏量了三十多平方米,应当从两方面举证,一个是要证明拆迁丈量图有误差,形状不对,第二要证明拆迁时漏了哪部分,面积多少,其上房屋虽是加工厂建的,但费用是温家支付的,底下地皮的产权也是温家的。这当年的人证少不了,当年的档案也少不了。关键能收集到240元买地的钱谁付的就好了。

    易剑整理了一下思路,便坐下来开始草拟民事起诉状。